“消费扶贫”让坡索村村民的钱包“鼓”起来

广西新闻网东兰3月29日讯(通讯员 叶莽莽 罗洋)河池市东兰县花香乡坡索村贫困户覃世平去年耕种12亩富硒大米田,共收获了5400公斤的优质稻谷,但销路问题曾一度让他很担心。在驻村第一书记的帮助下,通过后援单位进行“消费扶贫”,日前,他的最后一批2900公斤富硒大米顺利卖出。在签领完货款的那一刻,他很高兴地紧握着驻村第一书记的手,一边言谢,一边表示“有底气继续种好田,让自己的钱包更加‘鼓’起来!”

坡索村下辖35个自然屯29个村民小组,目前常住总人数为684户2625人,均为农业人口。全村建档立卡登记在册302户1111人。2016年,南方电网公司定点精准帮扶后,该村大力发展“3+1”特色种养产业,种植富硒米、香蒜、山油茶,养殖三乌鸡,贫困户特色产业覆盖率达100%。当年,全村脱贫“摘帽”,贫困发生率由31.1%下降至2.19%。剩余未脱贫10户18人计划今年全“摘帽”。

覃世平也积极响应村两委的种养号召,经过村里组织的种植专业技术培训,于去年开始,勤劳耕种自家的12亩富硒大米田。去年9月,他喜获5400公斤优质稻谷的好收成。面对堆满粮仓的稻谷,他喜忧参半。他发愁的是,该拿去哪里卖,还得个好价钱?

广西电网公司派驻坡索村第一书记钟金宏在了解这个情况后,一边安慰他“好女不愁嫁,好米不愁卖”,一边想方设法帮他找销路。经联系,广西电网公司食堂决定包买下覃世平收获的全部富硒大米。日前,覃世平的最后一批大米已经出仓。靠卖这些大米,覃世平共收入13920元。

近年来,南方电网公司各系统单位依托相关消费扶贫政策,大力开展食堂采购,解决了坡索村村民的农产品销路难题,也大幅提升了贫困户们的再生产信心。

此外,为帮助村民们拓宽农产品销路,2019年,驻村工作队队员还积极帮助该村率先在全县试点建设农村电商平台,将村民们的富硒米、黄豆、山茶油、乌鸡、麻鸭等优质农产品集中由村里的种养合作社进行加工、包装后,在通过电商渠道对外销售的同时,提供给南方电网公司系统职工自行采购。去年,坡索村销售农产品达81万元,受益群众2625人,村集体经济收入突破22万元,在河池市排名前列。

“在扶贫路上我们还将不断创新,不断探索提升村民生活水平渠道,切实让村民们的钱包‘鼓起来’,享受到国家乡村振兴战略的红利。”钟金宏介绍,2020年,坡索村将依托南方电网公司投入的120万元帮扶资金,继续组织发展乌鸡蛋鸡养殖等种养产业,积极开辟市场,同时创办南方电网坡索村生态农产品加工扶贫车间,提炼打造坡索农产品品牌,并通过“线上线下”双渠道获益,力争2020年村集体经济创收达到50万元。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