赤峰市喀喇沁旗:沃野響歡歌,田疇春耕忙

俗話說:清明前後,種瓜種豆。雖然四月的喀喇沁依然春寒料峭,但清明節前後卻是種植中藥材的大好時節。近日,享有“中國北沙參、桔梗之鄉”美譽的內蒙古赤峰市喀喇沁旗牛家營子鎮已全面拉開了中藥材種植的春耕大幕。

走進牛家營子鎮下水地村,廣袤的田野一望無際,平坦如坻,一塊塊農田整齊排列,合理分佈。田野上,馬路邊,到處是忙著春耕的農民,三個一群,五個一夥兒,人來人往,機器轟鳴,定格成一幅動人的春日農耕圖。

赤峰市喀喇沁旗:沃野響歡歌,田疇春耕忙

下水地村3組村民張志東正在藥田裡忙著種沙參。一家四口有開溝的、施肥的、播種子的,還有負責蓋土平地的,雖然全是人工完成,但每個人分工明確、動作嫻熟,播下一粒粒種子的同時,也播下了一家人收穫的希望。

“我們四口人全家出動,3月30日到地裡種沙參。預計4天左右能種完。”張志東說。

赤峰市喀喇沁旗:沃野響歡歌,田疇春耕忙

為擴大種植規模,張志東在自家6畝地種植中藥材的基礎上,又承包4畝地,種植沙參、桔梗、牛膝等中藥材。2019年,10畝中藥材累計收入4萬元。

與張志東一家忙著耕種不同,該村2組村民肖文洋正在地裡忙著挖藥。隨著挖藥機的轟鳴,一塊塊泥土被掀起,一棵棵桔梗在地裡現出原形,幾名村民動作熟練,迅速撿起桔梗,裝進袋子,人與機器配合默契,一氣呵成。

據肖文洋介紹,2019年,他承包了20畝地種植中藥材,每畝中藥材收入3000餘元。去年秋天,因為家裡活多,就把挖藥的活放到了今年春季。

“這幾天用挖藥機挖藥,效率高,速度快。挖完藥後,再平整土地,種植沙參,完全來得及。”肖文洋信心滿滿。

人們常說,“凡事預則立,不預則廢。”春耕生產更不應該打無準備之仗。作為中藥材種植大鎮,牛家營子鎮堅持早動手、早謀劃、早落實,依託合作社、種植大戶、農資經銷商等多種途徑,全力推進春耕物資儲備,為保障中藥材生產加油助力、保駕護航。該鎮浩通種植合作社為加強春耕備耕工作,專門從甘肅引進10噸黃芪種子,保障周邊4個合作社種植中藥材,覆蓋中藥材種植1000餘畝。

在該鎮開心購物自選超市農資大廳,化肥、農藥、種子、地膜一應俱全,幾乎堆滿了整個大廳,幾位農戶正在忙著挑選化肥。超市負責人於志清告訴記者,為了儘快籌備好春耕物資,該超市自2019年12月就開始籌備農資,春節期間雖然各地發生疫情,但店裡的農資儲備充足,可以完全保障農戶生產需要。

一個地區要發展,產業是關鍵。作為全國著名的中藥材生產基地,牛家營子鎮多措並舉、全力推動春耕備耕工作。截至目前,該鎮農戶已完成種子、化肥採購量的70%,備耕整地完成90%,春季灌溉4萬畝,動力機械年檢243臺套。

“受疫情影響,今年中藥材價格上漲明顯。全鎮預計增加中藥材種植面積5000畝左右,鎮內種植大戶到周邊旗縣發展中藥材1萬畝,帶動各地中藥材種植5萬畝。”該鎮副鎮長劉建東表示。

赤峰市喀喇沁旗:沃野響歡歌,田疇春耕忙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