白雲機場“分區候檢”防控疫情

<table> 白雲機場“分區候檢”防控疫情

3月26日,白雲機場大巴中轉通道,工作人員按要求為乘客測溫登記。 南方日報記者 鄭一見 攝

/<table>

3月10日起,為有效防控境外輸入病例,廣州在白雲機場T2航站樓東側設置了面積約為1600平方米的旅客集散區,來自全省20個地市、廣州市11區的工作人員在此駐點,對入境旅客第一時間開展旅客目的地調查,並組織轉運,護送前往隔離點。

根據最新數據,從2月27日至3月31日18時,廣州共承接入境航班400班,累計轉運旅客48827名,其中目的地為廣州市內的16492名、佔比33.7%。

過去一個月通過把外防境外疫情輸入作為疫情防控重中之重,廣州最終實現防控境外疫情輸入的全流程、全覆蓋、無死角的“閉環管理”模式,築牢防範境外輸入的嚴密防線。

入境▶▷ 守護關卡“密不透風”

工作幾小時,手套裡都是汗水,手被泡得發白,防護服裡的短袖溼透了。這是廣州白雲出入境邊防檢查站執勤民警的日常。

3月15日,廣州出現首例境外輸入確診病例。3月26日8時許,記者就在廣州白雲機場看到有入境旅客陸陸續續進入邊檢區域。

“是否有在這些疫情嚴重的國家停留過?”穿著厚厚防護服的邊檢人員開始對旅客仔細詢問,為旅客辦理入境手續。數小時內,邊檢人員已驗放了多名旅客。

在崗位執勤過程中,白雲出入境邊防檢查站執勤民警留存旅客申報信息,發現在海外疫情突出地區有過旅行史、居留史的人員,第一時間與海關檢疫、衛健委等相關部門進行協作。

其實在旅客登機前、航班起飛後、落地入境前,白雲邊檢站就提前掌握了載運人員信息變化情況,對相關入境人員建設多個預警模型,提前進行人員大數據預排查,按聯防聯控工作機制及時通報海關檢疫部門。

面對客流持續增長等現實問題,3月27日,廣州邊檢總站所屬其餘12個邊檢站240名民警分批走向了白雲機場口岸主戰場。

在白雲機場口岸的執勤現場,記者看到工作區域被嚴格劃分,穿防護服上勤的民警在走過隔離帶後,不允許返回隔離帶區域。

據介紹,白雲邊檢站對載運抗疫物資的航班提供“零等待”邊檢綠色通道;全天候開放白雲機場口岸通關,並通過分區候檢模式,降低人群密度,嚴防疫情感染傳播。

轉運▶▷ 展開“無縫對接”接力

越秀區、荔灣區、海珠區……在旅客集散區內,身著白色防護服的工作人員有序地為入境旅客貼上不同顏色的中英文標籤。集散區角落裡的小桌上,也為旅客準備好幾盒小點心。有需要翻譯服務的旅客,也能在現場及時找到英文、日文和韓文的翻譯志願者。

“從下飛機開始就一直有人指引我們如何辦理手續、登記資料,我覺得還是很安心的。”一位從柬埔寨金邊回到廣州的入境旅客告訴記者,自己已被安排至增城區的隔離酒店,進行14天的集中隔離醫學觀察。

這是一場需要“無縫對接”的接力賽。

自2月28日起,廣州市成立市入境人員服務工作小組,廣州市商務局作為統籌協調單位,先行安排100多人組建機場服務專班。此後,又協調其他市直各單位抽調100多人編入現場指揮部、現場服務組、賓館服務組等進行全天候輪換工作。

“已經越來越有秩序了。”廣州入境人員專項服務口岸協調組組長馮飈表示,“剛開始每天轉運1000多人,到3月底每天平均要轉運3000多人。高峰期我們一天最高要轉運3600人。”據介紹,T2航站樓的入境旅客出邊檢後,可以沿著標誌步行到此,T1航站樓的入境旅客則由專車送至集散區,由單獨的入口進入。

為及時轉運入境旅客,全市共安排了260臺車輛全天運作,每小時或每滿20人發車,最大限度減少旅客滯留機場的時間。“我們在每輛車上都安排了車長、醫護人員、翻譯人員和安保人員,確保整個轉送過程安全,服務到位。”馮飈透露。

“從1月27日到今天,確實都沒有休息過。”空港快線運輸有限公司旅客班車部市區線班長黃勇表示。自啟動入境旅客交通轉運工作以來,空港快線、廣州公交集團第二公共汽車有限公司等2家客運企業便按照每日分3班、每班8小時的方式,保障白雲機場入境人員轉運24小時運作。

而廣東省“自3月27日6時起,對所有經廣東口岸入境人員(含港澳臺地區,含中轉旅客)實行核酸檢測全覆蓋,並集中隔離醫學觀察14天,集中隔離食宿費用自理”的最新防疫工作要求,又讓入境旅客的轉運工作出現新的變化。

據廣州市商務局相關負責人介紹,目前廣州市商務局可提前一天按照航班預計情況制定第二天的轉運計劃,確定各區報到時間、承接旅客數量,大大提高轉運效率,也可大幅降低旅客滯留候車區域而衍生出的風險。

南方日報記者 黃舒旻 吳雨倫 實習生 譚皓文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