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新冠肺炎患者手掏粪石 医生赵童是个什么样的人

37岁的河南省第二批援鄂医疗队队员赵童大夫火了。

因给一位80多岁的新冠肺炎患者手掏多个鸡蛋大小的粪石,3月15日央视《新闻联播》给了他1分46秒的关注报道。而他留给众人的印象,只是遮住面容的天蓝色防护服和一句“您把我当儿子就行了”的话。

3月30日,赵童跟随河南援鄂医疗队最后撤离的357名队员安全返豫。前一天,他还和队友坚守在武汉同济医院中法新城院区,做最后的病历整理和物品消毒工作。

这家位于武汉蔡甸区新天大道的医院,是武汉市新冠肺炎重症、危重症患者收治定点医院。生死门前,赵童和队友在这家医院先后抢救出了50位危重症患者。

为新冠肺炎患者手掏粪石 医生赵童是个什么样的人

【悲悯】

14年前第一次见患者死亡

偷偷哭了一整天

3月30日中午,河南郑州,刚刚踏上家乡的土地,赵童不忘打开手机,看了一眼3月22日自己发在今日头条微头条上的一篇文章,阅读量已突破1000万。

那篇文章是他挤出休息时间在酒店伏案到凌晨写完的,那一天,是他援鄂工作的第49天。

他在文中敞开心扉,最想表达的是,为患者手掏粪石是他的“本职工作”,这场疫情阻击战背后还有众多脚踏实地、默默无闻的工作者。

“人君之道,清净无为,务在博爱”(语出《说苑·君道》)。赵童是土生土长的焦作人,老家位于太行山南麓的博爱县,他从医后的点滴言行,仿佛正暗合着家乡县名的寓意。

2006年12月,23岁的赵童从南方医科大学毕业后入职焦作市人民医院重症医学科(ICU)。ICU是个常见到死亡的地方。工作的第二个月,赵童他们抢救的一名心脏病患者,因心脏病猝发抢救无效死亡。

“是位中年男性,之前在ICU一直观察治疗。”赵童说,他天天上班查房,每次见到这个患者,还问问病情,顺便聊一两句家常。就这样一个活生生的人,突然间就在眼前消失了。当看到“空荡荡的病床”,赵童说,他难受得不行,“偷偷哭了一整天”。他觉得自己学了那么多医学知识,在疾病面前,依然还是那样无力。

他的女朋友(现在的妻子)当时就安慰他:“你作为ICU的医生,将来不可避免地面对死亡。你必须把心态调整一下,如果连死亡都接受不了,那将来还怎么继续前行?”

随后的日子,赵童依然会见到死亡,但他慢慢地学会了调整自己,不影响下一个病人的抢救。而每次从鬼门关拽回来一个危重病人时,赵童都会由衷的高兴好长时间。

【仁心】

13岁孩子酒精中毒

赵童的心里装着患者,患者的心里也忘不了他。

2009年,一个13岁的男孩,因和爸爸闹别扭,喝下大量白酒致酒精中毒,拉进医院时,已出现休克,并伴随急性肾损伤。赵童给这个孩子实施了气管插管治疗,症状得到有效控制。等抢救到第五天,孩子父亲说,家里钱花得差不多了,不想再治疗了。

赵童很焦急,他当时就告诉孩子父亲,说孩子还小,从病情上分析还有希望。若经济困难,他可以先垫付一部分,或者和医院协商尽量减免点费用,“再给我两天抢救的时间”。

孩子父亲同意了。两天后,这个孩子症状大为好转,顺利拔管转到普通病房。

一年后,孩子康复出院,父亲领着他专门去感谢赵童大夫。赵童特意带着这个孩子参观了他当时接受抢救的病房,并叮嘱说,以后就算父母怎么吵自己,都请记住,父母都是为了孩子好。做错事了还能改,如果命没了,就再没机会了。

“ICU是扇生死门,在患者眼中,这里的每一名医护人员都是最后一根救命稻草!”赵童常常告诫自己带的学生说,ICU的医护人员尤其要把病人当亲人看待。

【担当】

事后一周没回家

ICU不仅常面对死亡,有时也潜伏致命危机。

2009年,国内流行高致病性禽流感(H7N9)。那年,赵童收治了一名从北京返焦的男性务工者,24岁。住进医院时,患者呼吸困难,赵童给他采取了气管插管治疗,症状很快缓解。

第二天科室主任查房,了解到这名患者刚从北京回来,于是马上联系焦作市疾控中心,对该患者进行H7N9筛查,结果确诊了,这个病人也成了当年焦作市首例H7N9患者。

赵童随后也做了筛查,庆幸没被传染,“因为前一天给患者的插管治疗是零防护”。接下来的一周,赵童没回家,他的妻子已怀孕6个月,“绝不能伤害到家人”。

在医院,赵童每天负责观察这个H7N9病例的体征变化,并将数据上报。

经过7天治疗,这个患者核酸转阴,转到了普通病房。

经由这次事情后,赵童常嘱咐同事,想要救更多的病人,一定要先保护好自己。

【精诚】

医生看病开药

应首先把自己当成患者及家属

赵童的敬业,还体现在专注于他面对的每一位患者。

3月11日,武汉同济医院中法新城院区C7东病区,赵童发现一位80多岁的新冠肺炎患者有肠梗阻,进一步检查肠内有粪石,如不及时处理,一旦出现肠穿孔会威胁患者生命。情急之下,赵童用双手为老人清理出数个鸡蛋大小的粪石。老人说“太脏了”,赵童答“没事,您把我当儿子就行了”。

为新冠肺炎患者手掏粪石 医生赵童是个什么样的人

赵童说,他以前治疗过不少久病卧床的老年患者,肠梗阻属常见症状。

3月15日晚,这个事迹经央视《新闻联播》报道后,赵童很多的朋友、同事转发报道并评论,“他(赵童)一直都是这样做的”“很努力的一个人”。

越来越多的媒体开始聚焦报道,但赵童却一直将自己埋进繁重的抢救工作。他说,面对疫情,医务人员更应该做的,是从专业角度提出建议,而非迎合聚光灯下的鲜花与掌声。100年前的西班牙流感是,17年前的SARS是,今年的新冠肺炎也不例外。

作为一名大夫,赵童说,给患者看病时,首先应把自己当成一个病人,想想自己做出的治疗方案,对自己身体有没有创伤,会不会疼?开这个药时用多大剂量?病人经济负担怎样?有没有副作用?跟病患家属交谈时,也要把自己当成病人家属,了解清楚家属在想什么,要站在对方的立场上进行沟通。

【大义】

奔赴武汉前

他已经做了“最坏的打算”

赵童对职业信念的追求,可追溯到他的学生时代。

赵童是80后,属独生子女,他们这代人曾经被很多人贴标签:温室里的花草、垮掉的一代等。但儿时的赵童不在乎这些,他憧憬着自己的英雄梦。他心目中的英雄,是至今埋藏在心底的江姐、董存瑞、黄继光等革命先烈。

既然这次历史选择了自己,赵童早做了最坏的打算。他说,他和妻子都是独生子女,双方父母都有退休工资,都有医保。这次援鄂,出发时他已经想好了,“就算牺牲了,我也不担心家人的生活”。

于是,大年初一,赵童向组织写下援鄂《请战书》;武汉抗疫一线,为节省防护服,他一直坚持穿纸尿裤;赴鄂前,他把组织上给的5000元慰问金上交,想作为特殊党费,组织只收了1000块钱;在武汉抗疫一线,有位重症张姓老太太情绪失控,猛扇了他几耳光,但他依然天天去看望老人,他说“老人可能有太多委屈”。

为新冠肺炎患者手掏粪石 医生赵童是个什么样的人

大年初一,赵童向组织写下援鄂《请战书》

2004年,组织上曾让赵童考虑写份《入党申请书》,但当时他婉拒了,理由是他觉得自己资格还不够,“只有思想入了党,才算是一名真正的党员”。直到2015年,赵童才加入中国共产党。

1月26日赵童进入焦作市人民医院发热门诊工作,2月2日奔赴武汉,他已经有俩月没见家人了。

他很想念爸爸、妈妈、妻子、孩子,但是他说,他的内心始终有两句话陪着他前行:苟利国家生死以,岂因福祸避趋之。


来源 河南青年时报

记者 杨军强/文 受访者供图

审核 田震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