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兴市人社局为企业“送钱送人”排忧解难

随着疫情防控工作的阶段性胜利,各地纷纷将工作重心转移到了恢复企业生产和发展经济上。资兴市人社局根据上级政策和本地实际,实施了系列帮扶企业举措,为企业“送钱送人”、排忧解难,切实促进当地经济社会发展。

一、发放惠企六大“红包”,集中释放人社政策红利

一是社保减免“红包”。全面落实阶段性减免企业社会保险费政策,实行“免五、减三、缓六”三项措施,确定了全市296家参保单位符合减免政策(其中中小微企业276家,非中小微企业、单位20家)。经初步测算,从2020年2月起至6月,可为全市参保企业减免养老保险费约2200万元,工伤保险费约400万元,失业保险费约220万元。目前,按该项政策减免企业养老保险费已实施到位,截止3月18日,已为262家企业减免2-3月份养老保险费362万元。

二是复工复产“红包”。根据企业用工规模和复工率两个指标,对2020年3月10日前复工复产的规模以上民营工业企业以及经人社部门认定的就业扶贫车间分别给予1000元至5000元不等的交通补贴奖励。目前已兑现两批共42家企业交通补贴14.1万元。

三是稳岗补贴“红包”。对足额缴纳失业保险费1年以上,裁员率不高于上年度全国城镇调查失业率5.5%控制目标的企业,返还其上年度实际缴纳失业保险费总额的50%。3月6日,通过召开全市支持企业复工复产稳岗补贴兑现会议,已兑现第一批稳岗补贴96.2万元。

四是职业培训“红包”。对职业技能提升培训机构、企业职工培训中心开展职业技能培训补贴目录以外的培训工种参照目录内近似的工种给予补贴。同时在职业技能提升行动期间,提高政府补贴性职业技能培训补贴标准,对《湖南省职业技能培训补贴标准目录(2019-2021年)》(湘人社发〔2019〕17号)规定的各类职业技能培训补贴标准普遍提高50%。

五是吸纳就业“红包”。在疫情解除期间,对企业新招用人员按300元/人给予一次性吸纳就业补贴;对企业吸纳登记失业人员就业且签订1年以上劳动合同并按规定缴纳社会保险的可给予1000元/人的一次性吸纳就业补贴;对中小微企业吸纳高校毕业生稳定就业1年以上并按规定缴纳社会保险的可按1000元/人的标准给予其一次性吸纳就业补贴。

六是返乡创业“红包”。对返乡农民工首次创办小微企业且正常经营6个月以上的,按照3000元/个的标准给予一次性创业补贴。对自主创业者,符合条件的,给予不超过15万元的创业担保贷款支持(合伙企业最高贷款额度为75万元),贷款期限3年,市财政按规定据实对前2年全额贴息。

二、搭设三座就业“桥梁”,源源不断输送企业用工

一是村级直送“桥梁”。支持村级就业服务点和“互联网+就业”系统运维体系建设,对村支两委在2020年3月1日-3月31日期间积极动员和组织本村劳动力返岗复工,到资兴经开区园区企业就业达20人以上的,除可按资政办函[2020]4号文件享受政策奖励外,还可择优评选20个"资兴市劳动力输出先进村",每个先进村奖励5000元,奖金可由村委会以劳务经济人报酬的形式奖励给个人。

二是平台推送“桥梁”。通过资兴手机报、电视台、短信推送、“村村响”等方式,宣传复工复产形势和政策,推介“互联网+就业(就业扶贫)”信息系统和就业超市。引导广大劳动者通过手机APP、就业信息系统网站在家了解市内外企业招工用工需求,与用工企业开展网上远程求职、洽谈,通过网络对接好用工供需和上岗时间、薪酬待遇等,使互联网+就业(就业扶贫)信息系统成为广大农村劳动力求职的主要渠道。

三是招聘输送“桥梁”。进一步开展线上招聘活动,对招工具有一定规模的企业,可以帮助其举办网络专场招聘会。为抗击疫情解决企业用工紧缺,助力复工复产,促进就业扶贫,根据郴州市人社局的统一部署,资兴市人社局举办了为期一周的“企业复工复产线上线下招聘周”活动,活动期间,40家企业提供3000余个岗位,其中385人通过线上远程视频面试,求职成功83人,线下达成就业意向847人。为复工复产企业弥补了用工缺口,发挥稳就业助推全市经济发展的作用。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