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中國行業第一蘇泊爾,卻被“賤賣”法國人,今市值570億

自從改革開放之後,我國就步入了快速發展的時期。在這段時間裡,中國誕生了不少實體企業,從而也衍生出了不少國民品牌。這些品牌伴隨著一代人的成長,有些至今還發展的輝煌如初。

但是,有些民族品牌卻事不遂願,在發展的途中就已經“消失”了。究其原因,有些是創始人管理不善,決策失誤而導致企業經營困難;有些是因為業績不佳破產;有些是被“低價賤賣”,落入外企手中......

中國曾經有一個非常有名的飲料品牌,名叫“天府可樂”。據悉,在1990年的時候,天府可樂的營收已經可以達到3億元了。而“天府可樂”,也成為了不少人第一次喝到的可樂。

但是,在百事可樂向天府可樂“伸出橄欖枝”的時候,天府可樂的命運已經註定了。1994年,百事可樂和天府可樂出資組建了一個合資工廠。但是,這家工廠建成之後幾乎沒有生產天府可樂了,更像是百事可樂的生產線。

前中國行業第一蘇泊爾,卻被“賤賣”法國人,今市值570億

其實,不少外企進入中國的目的都是為了想要得到國內企業的穩固渠道和中國市場。他們會打壓國內品牌,從而讓自己步步高昇。就這樣,在天府可樂漸漸“消失”在國內市場中的時候,百事可樂和可口可樂這兩個外國品牌漸漸“駐足中國”。

國內有著不少擁有輝煌成績的民族品牌,但是其中有些品牌不是被外企打壓,就是被創始人“不當好”。作為中國最大的炊具公司,蘇泊爾就是一個典型的例子。

前中國行業第一蘇泊爾,卻被“賤賣”法國人,今市值570億

如今,中國製造已經走出了國門,更多的外國人也開始看到了中國製造的水平。例如,海爾已經成為了世界上最大的冰箱製造商;格力在近些年的發展突飛猛進;美的集團繼續走著多元化的道路......

甚至,我國已經有不少民族品牌開始拿下外國品牌。例如,海爾收購了通用電氣在美國的家電業務;美的集團收購了東芝的部分家電業務......但是,蘇泊爾的創始人蘇添福卻在成功上市之後,開始“瘋狂套現”。

蘇泊爾本來是一家非常有前途的國產品牌,以至於目前依舊有很多人都將蘇泊爾當作是國內品牌的驕傲。殊不知,蘇泊爾早就已經被創始人蘇添福賣的“一點不剩”了。

2004年,蘇泊爾成功上市,成為了中國第一家上市的炊具公司。而蘇添福自然是蘇泊爾的最大股東,持有大約42.86%的股份。但是,在蘇泊爾上市之後,蘇添福就開始和法國企業SEB商量起了收購的事情。

在2007年的時候,蘇添福正式將蘇泊爾“轉手”給了SEB。從那個時候開始,蘇泊爾就已經徹底成為了一個法國品牌。據公開數據得知,截止到2016年11月份的時候,蘇添福家族所持有的股份比例只剩下0.01%了,這就意味著蘇泊爾已經和中國沒有什麼關係了。

人們說,賣掉蘇泊爾,是開啟了一個時代——一個把企業賣出“豬價錢”的時代。不過,從商業的角度上來講,蘇添福做的絕對不是一個虧本的買賣。數據顯示,蘇氏父子至少成功套現超40億。

前中國行業第一蘇泊爾,卻被“賤賣”法國人,今市值570億

早在2000年的時候,蘇泊爾的銷售額已經輕鬆突破10億元。但是,炊具算是一個傳統的製造產業,不僅勞動密集,產品附加值還低。所以,蘇添福賣掉蘇泊爾也是另有他想。

不過,蘇泊爾也算是找了一個“好人家”。法國SEB接手蘇泊爾之後,將蘇泊爾發展的非常好。截止到2020年3月31日,蘇泊爾的市值還有571.17億元。近些年傳出消息,蘇添福正打算重新創業......不過,再造一個“蘇泊爾”,真的那麼容易嗎?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