仟葉教育ZT:化解青春期碰撞特殊時期收穫成長

仟葉教育ZT:化解青春期碰撞特殊時期收穫成長

  家有青春期的孩子,親子相處被突如其來的疫情變成全天候共處、“零距離”接觸,原本可以通過上班、上學減少矛盾的緩衝機會沒有了,反而可能迎來青春期與更年期的強勢碰撞。作為一名初中孩子的家長,我通過親身經歷和觀察發現,“神獸”沒有那麼可怕,父母無須過度緊張,只要我們能夠積極變換思路,掌握處理親子關係的規律和方法,也可以將挑戰變為家庭教育和孩子成長的機會。

  明確態度:讓手機管理不困難

  相信不少父母都有這種煩惱,看到孩子長時間抱著手機蜷縮在床上,邊吃飯邊玩手機,晚上睡覺前偷偷玩遊戲……種種亂象不免讓人窩火。這個超長假期與平日不同,居家學習的特殊性讓孩子更有理由接觸手機,許多學習任務與資訊獲悉都需要通過手機完成。但如果將手機完全交給孩子支配,自控力不強的孩子又容易管不住自己。我和很多父母一樣,也對此感到頭疼。

  如何管理孩子的手機使用,如何應對孩子可能產生的抗議?我認真地思考了一下這個問題,決定要明確態度,制定規矩,要求孩子晚上交回手機。但不能單方面強制執行,要把問題擺到桌面上來談。不出所料,我提出這個要求後,孩子立即產生牴觸情緒,反問道:“這是我的私人物品,為什麼要收回保管?”“為什麼你們的手機不用上交?”一連串問題拋向我們,火力十足。

  因為事先有所準備且立場堅定,我心平氣和地向孩子說了3條理由:“其一,科學證明青少年必須保證充足的睡眠,否則不利於身心健康,晚上收回手機可以保證你按時入睡和作息規律;其二,當初購買手機時,你就承諾過不玩遊戲,我們覺得你應該說到做到;其三,據我瞭解,這段時間你已經有過晚睡和早起玩遊戲的經歷,說明你尚未具備抵抗手機誘惑的自控力,等到以後你可以管住自己,不影響作息時,我們就取消這個規定。”具體時間要求是平日晚間21:00、週末晚間22:30收回手機,第二天在完成課業任務的情況下可以取回使用。

  剛開始執行規定時,孩子難免有牴觸情緒,特別是臨近收手機的時間點時,孩子真是分秒必爭,早收一分鐘都會表示不滿。但因為我和孩子媽媽態度一致又堅決,這項規定大概執行了不到一週時間就不再困難了,偶爾孩子還會主動上交手機。

  適時讚賞:讓家務勞動更快樂

  居家防疫期間,一日三餐都只能在家裡解決。但孩子似乎並未受到疫情的影響,食慾依然很好。我和孩子媽媽每天變著花樣做菜,既要保證營養又要保證口味。一個月下來,我們的廚藝已經有點兒黔驢技窮,每天最害怕聽到孩子那句“靈魂的拷問”——“今天這頓吃什麼?”於是,我們順水推舟主動示弱,表示已經難以滿足他對美食的追求,鼓勵他親自動手,嘗試開發新菜,我們可以從旁協助。其實我們是有意引導孩子從廚藝入手,積極參與到家務勞動中。

  孩子從小就對美食感興趣,不僅喜歡吃,而且喜歡研究,被我們稱為“小美食家”。以前沒那麼多時間在烹飪上實踐,沒想到這次居家隔離提供了機會,孩子積極投入到廚藝的研究和實踐中。對於孩子的大作,我們不僅認真品嚐,還及時表達讚賞。這種讚賞不是敷衍了事,而是具體點評,比如哪道菜做得有特色,哪道菜的配料有創新,哪道菜超過了爸媽的廚藝水平,哪道菜做得比飯店還有味道……孩子聽到這些讚揚,感到自豪又得意,做菜更加起勁,菜品不斷翻新,花樣百出,回鍋肉、孜然豬蹄、揚州炒飯、西紅柿豬肝湯等紛紛登場。

  我還發現,孩子雖還稚嫩,但對事物已有自己獨特的思考和體會。當我饒有興致地請教他烹飪心得時,他居然來了一句簡潔明瞭又富有哲理的感慨:“天下菜系,異曲同工。”讓我對他刮目相看。烹飪激發了孩子參與家務勞動的熱情,在此次居家生活中起到了以點帶面的作用,孩子不僅在廚藝上大顯身手,也開始主動整理床鋪、打掃衛生、搬運物品等。我們發現孩子參與家務勞動後,變得更快樂、更熱愛生活,也更願意與父母交流了。

  很多研究證明,多參與家務勞動,對孩子的全面發展甚至未來融入社會都有非常積極的作用。家長在生活中要多鼓勵孩子做力所能及的家務,同時要多給予孩子讚賞,不要過於挑剔和看重結果,要著眼於孩子在勞動過程中表現出的態度和品格。

  給予信任:讓親子關係有溫度

  在和孩子相處的過程中,我們制訂了一些明確的規矩,同時也給予他充分的信任。以晚上收回手機一事為例,我會在快到約定時間前提醒他一下,然後就不再反覆催他,冷靜等他自己履行規定交回手機;手機收回後,我會放在一個孩子也知道的抽屜裡,告訴他第二天完成學習任務後,可以自己去取手機。

  在生活中的一些互動細節中,我也儘量讓孩子感受到我們對他的信任和尊重,而不是像防賊一樣防著他。比如孩子做作業時有時會主動將習題答案交給我,怕我懷疑他抄襲答案,我就讓他把答案放在旁邊書架上,並告訴他:“爸爸相信你。你做完作業後如需要自己核對,可以到書架上取。”我發現,越是信任孩子,他越是自覺和自律。

  青春期孩子大都有自我中心主義情結,對父母權威充滿批判與挑戰。但只要我們在日常生活中給予孩子充分的理解和信任,讓孩子心中有親情的暖流湧動,往往會取得投桃報李的效果,孩子也會發自內心地來關心父母。

  一天早晨發生的一件小事,讓我非常感動和欣慰。那天我在衛生間洗漱完後,順便將臺盆和地面清洗一番,孩子看我在衛生間的時間比平時長了一些,就跑過來敲門,關切地問我有沒有什麼事。那一瞬間我覺得孩子真是長大了,相信我們平時給予他的愛和信任已經在孩子心裡生根發芽,總有一天會開出美麗的花朵,結出豐盛的果實。

  (作者系南京師範大學文學院中國語言文學博士後)

  《中國教育報》2020年04月02日第10版 版名:家教週刊·家長學校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