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雅的扶貧大「技」

摘要: 他是一位土生土長的農民,對周邊村民有著深切的牽掛。每年,他利用自己的農機、自己僱傭農機手,為數百戶貧困戶免費種地,從耕、種、收到田間管理、除草打藥活兒全包。不僅如此,他還有著更長遠的眼光:教會 ...

老雅的扶貧大「技」

  

  他是一位土生土長的農民,對周邊村民有著深切的牽掛。每年,他利用自己的農機、自己僱傭農機手,為數百戶貧困戶免費種地,從耕、種、收到田間管理、除草打藥活兒全包。不僅如此,他還有著更長遠的眼光:教會貧困農民一技之長,讓他們通過自己的雙手實現脫貧致富。

  

  多年來,他通過提供免費技術培訓方式,培訓農民4萬人,其中貧困戶1萬多人,貧困戶利用學來的技術,每年可增收1.5萬多元,已經脫貧的佔90%以上。

  

  日前,2018年度全國科技助力精準扶貧先進集體和個人名單揭曉,阜陽市潁泉區農機維修協會會長寧光雅獲評2018年度全國科技助力精準扶貧先進個人。得知消息的人大都給寧光雅點贊:老雅脫貧有大“技”。

  

  讓農機手不缺活幹

  

在潁泉區寧老莊鎮棗樹行村一塊農田裡,一位農機手駕駛著大型拖拉機正在春耕作業,剛翻出來的土地散發出淡淡的泥土清香。看到在田間作業的農機手,寧光雅跑上前去,詢問當天的作業情況。

  

  “我在合作社幹五六年了,每年能掙三四萬塊錢。”農機手寧克軍告訴記者,他是姚莊自然村村民,犁一畝地收入5元,每天都犁七八十畝地,能掙三四百塊錢。機器是老雅農機合作社的,自己出勞力,收入比在城裡打工強。

  

  “在合作社幹活的收入,佔全家總收入的一半以上。”由於老父親患病臥床,每年要花不少醫藥費,寧克軍家被評為貧困戶,一家人的生活過得緊巴巴的,幸虧有了老雅農機合作社提供的掙錢機會。“在合作社幹活,讓俺這樣的貧困戶過上了好日子,而且容易上手,很滿意現在的工作。”寧克軍說,他還學習了打藥、播種、操控無人機技術,加上農閒時幹些零工,年收入10萬元。

  

  “像寧克軍這樣的社員,合作社有200多人,他們在合作社學習農機技術,不需要自己購買農機,就能有不錯的收入。”寧光雅告訴記者,每臺農機上都裝有GPS,每天作業多少清清楚楚,合作社按工作量支付報酬,勤快的農機手從來不缺活幹、不少拿錢。“合作社現有各類農機500多臺,需要大量的技術人員。”

  

  “一位農機手年收入三四萬元不成問題。”寧光雅一一道來:每年午收時節,農機手開著合作社的聯合收割機,從南往北收割到河南北部,一個月可以掙1萬多塊錢;再回來給秸稈打捆,一個禮拜能掙5000多塊錢。“收割作業髒、累,所以我們跨區作業只割到山東南部,然後回來參加秸稈打捆作業,本地秸稈打捆服務需求量大,利潤也高,一個農機手午季可以作業1000畝,合作社支付的工錢是5元/畝,農機手淨得5000元打捆收入。”

  

  貧困戶吃上技術飯

  

  “要是沒有老雅,像我這樣困在家裡出不去的,一分錢都掙不著。”在棗樹行村村民李剛家中,李剛夫妻倆正在照顧生病的老母親。聊起寧光雅的幫助,李剛的感激之情溢於言表。

  

  作為村裡貧困戶,李剛一家因為父母患病背上了債務。之前,他父親患上了腦溢血,欠下7萬多元外債。2015年,83歲的老母親張玉珍患上了心梗,做了手術治療,平時需要藥物維持,醫藥費對那時還沒被列為貧困戶的家庭來說不堪重負。後來,因為家庭困難,張玉珍被村裡列為建檔立卡貧困戶,醫藥費負擔有所減輕。

  

  和很多農民一樣,李剛曾常年在寧波、廣州等地務工謀生。母親生病後,李剛辭去了工作,回家照料老人。上有80多歲的母親需要照顧,下有兩個需要撫養的孩子,失去工作,讓李剛一家人的生活陷入了困境。

  

  幾年前,李剛加入了老雅農機專業合作社,因為年輕、愛學習,李剛很快熟練掌握了農機駕駛、維修技術,並取得了農用單翼、雙翼無人機操作證,可以從事無人機噴藥工作。

  

  “在合作社幹,年收入五六萬塊錢。”李剛說,2018年他母親再次發生腦梗,這段時間情緒不穩定,一不注意就會自個兒溜出去,身邊需要人時刻陪護。為此,他的工作時間不能固定,收入有所減少,午季大忙時準備讓妻子看護老人,自己到合作社幹活,全家人的生活就有了著落。

  

  授人以魚不如授人以漁。通過技術培訓方式,寧光雅幫助貧困戶學習農機技術,並僱傭其為合作社幹活,開展社會化服務。老雅農機合作社成立以來,已培訓近4萬人,其中貧困戶1萬多人,不少像李剛這樣的貧困戶家庭成員掌握了一門手藝,吃上了“技術飯”,有了穩定的收入來源。

  

  幫助更多困難的人

  

  十多年來,寧光雅堅持給當地的貧困戶拜年,一戶一份紅包,一戶一份對聯,一見面就問長問短,像對待自己的親人一樣。

  

  十多年來,寧光雅經常到社區、鄉村,為孤寡老人和貧困家庭的孩子做善事。在一份今年1月份捐助的名單中,老雅合作社捐助的寧老莊鎮孤殘兒童就有18位。

  

  “一個人有錢,不算有錢。”2018年,老雅農機專業合作社有66戶貧困戶帶資入股,每戶分紅3600元到5000元不等。“60歲以下的貧困戶能從銀行貸到小額扶貧貸款,貸來交由合作社使用,每年合作社為每個貧困戶提供3600元分紅;六七十歲的貧困戶,我們就利用自己的資產抵押貸款,村裡提供政策貼息,每戶每年能分紅5000元。”

  

  當地900多個貧困戶的田地,也由寧光雅負責打理,從耕種、植保到收割,全程免費提供農機作業服務,每年為貧困戶節省20多萬元。每年午季大忙時,合作社總是先安排收割貧困戶的小麥,再外出作業。平時,對貧困戶的需求也是有求必應。有人說,老雅幹了不少“瞎活”,寧光雅說,“不瞎”。

  

  為什麼對貧困戶這樣關心?這位一提起農機就滔滔不絕的農民,變得有點口訥:“咱就是土生土長的農民,都是鄉里鄉親的,有能力就該多幫助困難的人。多做善事好事,找咱合作社幹活的就越多。我也就越有能力幫助更多需要幫助的人。”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