計算機行業:國家軟件重大工程啟動 工業技術軟件化將加快

日前,工業和信息化部新聞發言人、信息技術發展司司長謝少鋒在國務院聯防聯控新聞發佈會上回答“數字基礎設施建設”問題時提到,工信部將實施國家軟件重大工程,集中力量解決關鍵軟件的卡脖子問題,著力推動工業技術的軟件化,加快推廣軟件定義網絡的應用。

一、軟件是新基建之“魂”,但短板需補齊

我國軟件產業規模較大且增長快速,對電子信息產業的拉動作用明顯,被稱為是信息產業的“靈魂”。2019年,我國軟件業務收入突破7萬億元,同比增長15.4%,較同期電子信息製造業營業收入增速高10.9個百分點。在此次國家推動的新基建中,軟件也將發揮其無處不在的“靈魂”作用。但是我們也看到,國內軟件產業存在著嚴重的“卡脖子”問題,短板必須補齊,否則新基建的基礎就難言牢靠,主要體現在:基礎領域創新能力和動力不足、與各行業融合的深度和廣度不夠等。想要突破,正如工信部發言人所指出的那樣,需要在基礎軟件、工業技術軟件化等方向發力。

二、工業技術軟件化將加快

基礎軟件受重視程度將繼續提升,生態建設也將提速。中美貿易摩擦以來,我國基礎軟硬件在產業鏈安全和信息安全方面都受到了前所未有的挑戰。國產操作系統、數據庫、中間件、辦公軟件和部分工業軟件這些“卡脖子”領域,已經得到了各方的重視。目前,操作系統、數據庫等產品已經實現了“能用”,正在向“好用”轉變;辦公軟件如金山軟件等,通過錯位發展,在移動端和雲端已經取得較大突破。我們認為,未來在基礎領域,“國家軟件重大工程”除了繼續支持企業進行技術研發外,還將更加重視生態的建設,預計將是以“基礎軟硬件平臺”、“高端工業軟件及系統”等廠商為核心,打造完整的產業體系,再依託重點領域和行業的示範工程加以推廣,讓國產基礎軟件不但有人“叫好”,還要有人用。

工業技術軟件化將加快,支撐“工業互聯網”建設。工業技術軟件化、數字化是“互聯網+製造業”的重點方向,也是工業互聯網發展的基礎。但是一直以來,軟件和工業行業脫節比較嚴重,軟件企業對工業行業的業務知識和數據積累不足,研發的應用與行業實際業務需求差距巨大。工信部此次提到的工業技術軟件化,我們認為,未來側重點主要是兩個方向:一是高端工業軟件和工業APP,包括工業操作系統、大數據管理系統等;二是行業解決方案,主要集中在智能製造的關鍵環節,如智能製造單元、智能生產線、智能車間、智能工廠等領域的系統解決方案,工業行業龍頭企業的試點示範、推廣工作將提速。

三、投資建議

軟件行業橫跨投資和消費兩端,基礎軟件平臺、行業解決方案將同IT硬件一道有效拉動投資,而軟件應用同時也能夠賦能民生改善,拉動消費。工信部此時推出國家軟件重大工程,一方面有望逐步解決國內信息產業“少魂”的問題,另一方面也為國民經濟發展找到了新的投資方向。基礎軟件方面,我們認為操作系統、數據庫、中間件、辦公軟件等企業將充分受益;工業技術軟件化方面,智能製造解決方案企業、高端工業軟件企業將迎來長期利好。覆蓋標的中,推薦用友網絡、太極股份、廣聯達和超圖軟件。

風險提示。市場可能不及預期。政策風險較高。新冠疫情影響可能較大。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