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西十大最難懂方言,你的家鄉話上榜了嗎?

到江西除了遊歷好山好水,品嚐特色美食,和當地人聊天也是一大樂趣呢?吳語,客家語,贛語,客家話······江西方言各地都不一樣,據說聽的懂就是老鄉!江西到底哪些方言最難懂?來看看你口中說的方言是不是別人耳中的天書?

江西十大最難懂方言,你的家鄉話上榜了嗎?


Top10 : 上饒玉山縣


玉山方言屬吳語系,比較接近浙南吳語。全縣大致可以分為四種腔調:“本地腔”是玉山的代表方言,分佈在縣城及縣城周圍的大部分地區,常用的稱呼有公(爺爺)、麻(奶奶)、公爹(公公)、家娘(婆婆)、老公(丈夫)、老嫲(妻子)、新婦(媳婦)、平肩(妯娌)、娜你你(女孩子),努妮毛(男孩子)等。

江西十大最難懂方言,你的家鄉話上榜了嗎?

除本地腔外,還有“上角腔”、 “底角腔”、“西鄉腔”。各種腔之間還有細微差別,說得慢一點,大家還是能聽懂的。

Top9 : 吉安永豐縣


永豐位於江西省中南部,屬於吉安市,是客家話和贛語的交界地帶。方言有:

(1)永豐話 屬贛語吉茶片吉安小片;

(2)客家話 屬寧龍片。分佈在潭頭鄉和君埠、龍岡兩鄉大部分;

(3)淳安話-遂安話 部分新安江水庫移民使用;

(4)畲客話 分佈在上溪鄉禮坊、上固鄉漢下、君埠鄉山嶺、龍岡鄉羊石、勝豐、表湖6個畲族村委會。

江西十大最難懂方言,你的家鄉話上榜了嗎?

一個縣裡都這麼多“小語種”你是不是也醉了呢?同住在一個縣裡,鄰村的人都有可能聽不懂對方說什麼哦!


Top8 : 九江湖口縣


湖口話即湖口贛語,屬贛語昌都片 ,當地有一個傳說,女媧造就的第八個人時,就傳授了他這種語言。

江西十大最難懂方言,你的家鄉話上榜了嗎?

它保留了贛語的諸多共性,同時也不乏自身的特色。贛語昌都片以南昌話為代表, 其特點是去聲分陰陽。入聲多數地方分陰陽,陰入調值高,陽入調值低。多數地方聲母送氣與否影響到調類的分化。如此高大上的用聲方法,明白些鳳毛麟角已經很不容易了。


Top7 : 贛州信豐縣


信豐老城區方言與其他地方不同,具有發音平和之特色,語音娓娓動聽。信豐縣城話和贛州市章貢區的話比較相近都屬於西南官腔又夾帶客家方言,主體是西南官腔。

江西十大最難懂方言,你的家鄉話上榜了嗎?

這種話和廣西柳州話相似,信豐除縣城嘉定鎮外其他地方和贛南大部分地方一樣都說客家話。來漲漲“姿勢”,看你能猜對幾個當地方言?胺洞——洞眼;胺罐——裝東西的瓦罐;庵燦——搗蛋、不通情理;阿頭B——女孩,女丫頭。


Top6 : 贛州瑞金縣


瑞金方言,也叫瑞金話;兼有古漢語、贛州方言和普通話的種種優點,而成為一種表現力強、涵義豐富、生動、幽默、雅緻的方言。

江西十大最難懂方言,你的家鄉話上榜了嗎?

有些瑞金話保留了古音古義或古語構詞方式,具有濃厚的文言文色彩,而顯得高雅不俗。如指稱叔伯兒子為“侄兒”,其中“兒”,瑞金話讀作“倪(ni)”與古語合轍。再如表示努力、盡心的“竭力”,表示奇怪、有名堂的“蹊蹺”,表示睡覺的“歇眼”,做夢的“眠夢”,表示清早的“朝晨”和開支的“用度”等,也都是古語的直接沿用。說了這麼多,有沒有感覺濃濃的古文化氣息襲來呢?


Top5 : 撫州樂安縣


樂安位於江西省中部,屬撫州市。東鄰崇仁、宜黃;東南連寧都;西南接永豐;北毗豐城;西北靠新幹。

江西十大最難懂方言,你的家鄉話上榜了嗎?

樂安話屬贛語撫廣片,是贛語的一個分支,與崇仁、宜黃、撫州等地贛語極為接近,亦可以通話。樂安境內方言大致可分為縣城話、公溪話、戴坊話、羅陂話和招攜話五個小片。江西方言博大精深,一縣五片,片片不同。


Top4 : 贛州尋烏縣


尋烏縣有幾種音調不同的方言,東北片為羅塘腔,東南片為岑峰腔。中部大片為長寧腔。中部的長寧腔為全縣語言的主流,以縣城話為根。而羅塘腔的讀音,聲調接近會昌話,跟所謂的主流有很大差異,幾乎是格格不入。

江西十大最難懂方言,你的家鄉話上榜了嗎?

曾經用尋烏方言對一位重慶的同學說過這樣的一句話:“今天晚上我請你吃飯”,問她是否能聽懂,她對這句話翻譯如下:“你不會把我殺了吧”。如此大的語境差異,和不懂的人怕是連基本溝通都是困難吧。


Top3 : 上饒廣豐區


廣豐方言,又被本地人稱為“廣豐腔”,是廣豐縣境內最主要的方言,屬於吳語處衢片,與江西省玉山話、浙江省開化話、常山話、江山話關係較為密切。

江西十大最難懂方言,你的家鄉話上榜了嗎?

全縣百分之八十以上人口講廣豐話,其中以縣城永豐鎮為中心的幾個鄉鎮的口音最為純正。根據日本愛媛大學秋谷裕幸教授1997-1998年的調查整理,廣豐方言包括零聲母在內共有聲母二十五個,韻母(包括自成音節的m,n,ng在內)共有五十一個。如此繁雜的語言體系,是要說話說到舌頭打結的節奏嗎?


Top2 : 吉安遂川縣


遂川的先民,繁衍生息發展至今,在語言方面,絕大多數都使用客家方言和本地方言。

江西十大最難懂方言,你的家鄉話上榜了嗎?

其中,泉江、雩田、枚江、碧洲、珠田、巾石等鄉鎮,大多數講本地方言,少數人講客家方言;其餘鄉鎮則大多數人講客家方言,少數人講本地方言。隨著人員頻繁流動,本地人與客家人交流增多,在生活、勞作、通婚等長期的交往中,共同創造了許多共同的詞彙和語言。兩種方言混用,成為多數人的選擇。尤其是年青人,多數都會講這兩種方言。小編要先聲明,客家話本身就是個複雜的語系,一般人還真學不會~


Top1 : 上饒餘干縣


據考,餘干話最早起源於北方。按《餘干姓氏考略》(民國,吳家志著)載。最早來餘干定居的姓氏是王姓,由山西太原、上黨等地遷徙餘干,加上餘干地處吳頭楚尾,逐漸北音南口。演化具有明顯楚吳方言特色的餘干話。

有—個字:“渠”,是餘干話用得最多的一個代詞。指他(或她)。這裡應讀作“qie”(上聲)。同一些老人講話可以學到許多東西,他會告訴你一些原汁原味的餘干話。如吊罐(即水壺)。兒哄官(即傻子)。試想:小兒可以哄到的人當然不聰明,刁人(聰明也是刁滑之人),跌古(倒黴,晦氣的意思)。

江西十大最難懂方言,你的家鄉話上榜了嗎?

如此要結合字面意思或者上下文語境去猜都很難理解的的餘干方言,一直被江西的網友稱為最難懂的江西版“天書”。這要在戰爭年代,隨便拉十來個人,就可以搞一個軍事情報處,外邊人是完全聽不懂的呀。猶如在用密碼對話的節奏有木有。


以上方言上榜的親,可否說一段來聽聽呢?沒上榜不服的也可以來挑戰哦?期待聽到你們的“天書”。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