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委員答卷——戰“疫”篇」 戰“疫”父子兵:疫情期間他和兒子共同奮戰

疫情期間,人性的力量得到彰顯。醫生、企業家、學者 …… 各行各業行動起來,用自己的力量築起一道防線。在抗 " 疫 " 的戰鬥中,不乏政協委員的身影,在一線戰鬥、捐款捐物、帶頭組織復工復產 …… 除了用自己的行動抗擊疫情,他們也在疫情中不斷思考,提出意見建議。4 月 3 日起,本報持續推出 " 委員答卷——戰‘疫’篇系列報道 "。

這兩個月,對全國政協委員、郴州市第一人民醫院中心醫院急診科主任徐自強,是忙碌的兩個月。過年是一家團圓的日子,但徐自強和兒子卻奮戰在醫院。

「委员答卷——战“疫”篇」 战“疫”父子兵:疫情期间他和儿子共同奋战

1 月 24 日到 26 日,在這 3 天 72 小時裡,58 歲的徐自強帶領急診科團隊,收治了 1017 名患者,只在除夕夜裡 2 點半回家休息了 4 個小時。不僅自己上 " 戰場 ",他還給兒子也報了名,戰 " 疫 " 父子兵,父子倆隔著隔離本互相打氣的視頻還上了熱搜。

戰 " 疫 " 的一天:7 點到醫院,快零點才到家

今年元月 28 日,大年初四,對於普通人,是在家隔離的新年假期,對於全國政協委員、郴州市第一人民醫院中心醫院急診科主任徐自強來說,是一個緊張的工作日。

6 點 20 分,徐自強起床,一邊洗漱一邊收聽新聞,他關心全國的疫情。7 點 10 分他就來到了醫院,體溫監測後,他來到急診監護室 ( EICU ) ,逐個查看危重病人。開調度會、解決醫院原有病人的轉院問題、給發熱病人會診 …… 一上午,徐自強沒有停下來的時間,12 點 20 才匆匆吃盒飯,隨後在辦公室的沙發上打個盹。

忙碌的一天,到了晚上七點,徐自強接到來自妻兄的電話,妻兄要他晚上去吃年飯。徐自強說:" 不要等我,我還不知道什麼時候做完手上的事。" 妻兄責備起來,說徐自強和兒子徐秋筆都太不守時," 當醫生也要有個正常的作息時間!" 徐自強這才知道,兒子徐秋筆也還在醫院值班。

但這段年飯徐自強最終還是沒吃成。快九點時,他快到家門口了,接到一個患者家屬的電話,說兒子咳嗽 20 天了,想去急診科找徐自強看病。徐自強又回了診室。雖然是夜晚,但醫院的內、外科診室依然排著長隊,病人們焦急地等待著。徐自強接待開始接待病人,連家人的電話也沒空再接。當天晚上 23 點 40 分,他才回家。

「委员答卷——战“疫”篇」 战“疫”父子兵:疫情期间他和儿子共同奋战

為兒子報名救治組

疫情期間,一條 # 醫生父子隔防護玻璃互相打氣 # 的視頻登上微博熱搜榜,熱搜的主人公就是徐自強和他的兒子徐秋筆。

1 月 26 日中午,徐自強已在抗擊新型冠狀病毒感染肺炎疫情一線連續工作了 48 小時,趁著午餐時間抽空到相隔不到 10 米的發熱門診隔離區,看望同樣在值班的兒子徐秋筆。父子倆人隔著防護玻璃無法交流,徐自強隨手拿出一張處方箋,在上面寫下 " 秋筆,加油!" 然後,左手舉著處方箋,右手比劃一個 V 字,給另一頭的兒子加油鼓勁。隔離病房裡徐秋筆會心地與父親相視點頭。

1 月 23 日,徐自強第一個主動向郴州市第一人民醫院黨委請戰加入救治組。他還幫兒子報了名。1 月 23 日,徐秋筆被作為第一批救治組成員進駐醫院發熱門診隔離區。

徐自強經常跟兒子說的一句話是:" 我爺爺,我父親,我,我兒子,都是醫生。我們一家四代都是醫生,一定要成為一個好醫生,一個讓病人稱讚的、滿意的醫生。"

" 病人生命大於天 "

徐自強說過,病人的生命大於天。這不是他第一次和病毒搏鬥。2003 年春夏的 " 非典 " 時期,徐自強負責承擔全市 " 發熱病人 " 的轉運工作。哪裡有 " 發熱病人 " 的疫情報告,哪裡就有他身穿防護服在做排查和轉運工作的身影。整個抗擊 " 非典 " 期間,徐自強親自出車轉運 " 發熱病人 " 達 200 多次。

2014 年,西非埃博拉病毒肆虐。10 月份,一名臨武籍在西非務工人員,返鄉後出現發熱、抽搐、血便等症狀,臨床表現酷似埃博拉流行性出血熱。接觸病人的醫務人員也被迅速隔離,一時引起恐慌。徐自強說:" 我年齡最大,我上。你們都還年輕,就站在後面,要你們幫忙你們再來,危險的事我來做!" 他身穿隔離衣親自護理病人,為病人插胃管、插導尿管,給患者喂藥,直到病人病情好轉,才撤下來。

作為一名政協委員,徐自強也在不斷思考,他呼籲今後政府相關部門對酒店賓館的建設管理中,要統籌協調,完善應急使用功能,配備一定的醫療物資,並在出現疫情的時候發揮 " 臨時醫院 " 的功能,緩解醫院床位不足的問題,讓病人能及時得到救助和隔離。

瀟湘晨報記者李姝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