綠維文旅:新疆葡萄溝景區景觀提升

葡萄溝,位於新疆吐魯番市區東北 11 公里處,系火焰山西側的一個峽谷,溝谷狹長平緩,因盛產葡萄而得名,是新疆吐魯番地區的 5A 級旅遊景區,每年都有幾十萬遊客來這裡觀光旅遊。雖其知名度較高,也具有鮮明的地域特色,但當地城鎮化程度不高,存在基礎設施薄弱、公共服務設施不完善、建築與景觀不太協調、旅遊產品單一、農民參與度低等問題,影響了當地的可持續發展。在這一背景下,綠維文旅受葡萄溝管委會委託,並對其進行了改造提升設計。

一、核心思路

項目組經過長期、仔細的現場考察、走訪以及歷史資料翻閱後,對葡萄溝景區的發展癥結進行了分析,並結合其文化背景及資源特質,以增強遊客體驗為重點、延長遊客停留時間為目標、提高農民收入為根本,提出了“重塑生態空間、延續農耕文脈”的提升思路。這一思路在傳承生態文明、體現農耕文化與民俗文化的基礎上,圍繞解決農民就業、提高農民收入、改善農民生活環境的問題展開,使得整個項目不僅僅是簡單的景觀提升,更是為旅遊區域綜合開發提供了一套解決方案。

具體來看,即實現景區、文化消費聚集區、鄉村就地城鎮化區三位一體發展。葡萄溝景區提升以觀光遊憩改造為主,通過遊線、分區、環境整治、景觀特色化、節點遊憩化,實現觀光價值提升;文化消費聚集區,以業態引導,調整經營業態,形成文化消費的體驗化、商品化、經營提升、消費價值提升,實現文化消費產業的聚集效應,擴大產業價值;葡萄溝是行政村,又是旅遊區,又在城郊和城市規劃區域,應依託景區,推進農民住宅提升改造,進行衛生環境整治,加大公共設施配套,走出了新型城鎮化之路。

二、設計語言的轉化及落地

怎樣將策劃思路落實到設計上,促成項目的真正落地?我們認為,首先要進行設計語言的轉化,這是實現策劃與設計對接的第一步。

(一)建築改造設計

建築改造設計注意四個方面:材質上,融入地域文化特色,著重突出生土文化;空間上,遵循“上下有層次,前後有進退”的原則,形成錯落有致的佈局;功能上,遵循功能性與實用性相結合的原則,將旅遊接待、住宿、購買、餐飲等與民居建築、庭院結合。

綠維文旅:新疆葡萄溝景區景觀提升

圖16-13-1 民居改造效果圖

綠維文旅:新疆葡萄溝景區景觀提升

圖16-13-2 民居改造實景圖

(二)景觀提升

庭院景觀:在尊重、延續居民生活習慣的基礎上,提取當地民族、文化符號,進行提升,並融入旅遊功能及業態。

街道景觀:硬化路面,材質採用紅磚鋪地,在顏色上選擇跟環境協調的色彩,綠化採用當地果樹種植,道路落差較大的路段,進行卵石加固。

綠維文旅:新疆葡萄溝景區景觀提升

圖16-13-3 街道景觀改造效果圖

綠維文旅:新疆葡萄溝景區景觀提升

圖16-13-4 街道景觀改造實景圖

廣場景觀:在滿足集散與休閒功能的同時,體現葡萄溝地域特色,廣場中心設置景觀雕塑,形成景觀核心吸引物。

綠維文旅:新疆葡萄溝景區景觀提升

圖16-13-5 集散廣場及主題景觀標誌物

景區大門:去除原來的宗教因素,充分挖掘葡萄元素,利用仿生設計及環保材質,提取民居上的一些元素符號,重新包裝,使之更符合景區定位。

綠維文旅:新疆葡萄溝景區景觀提升

圖16-13-6 大門設計效果圖

綠維文旅:新疆葡萄溝景區景觀提升

圖16-13-7 大門改造實景圖

停車場景觀:考慮當地的氣候因素,將停車位與葡萄架結合,形成獨具葡萄溝特色的生態停車場。

綠維文旅:新疆葡萄溝景區景觀提升

圖16-13-8 客車停車位效果圖

夜間景觀:在行車道路和步行空間主要採用功能性照明,在民居建築局部及重要景觀節點設施上採用裝飾性照明。

綠維文旅:新疆葡萄溝景區景觀提升

圖16-13-9 夜間景觀效果圖

(三) 遊憩節點設計

結合道路沿線的開敞空間,按照人體工程學原理,營造景觀休憩節點,

在功能上考慮到遊客休閒娛樂的需要,增加休息涼亭、公園、會所、濱水休閒節點、主題景觀小品,在業態上結合旅遊發展,營造符合葡萄溝地域特色的休憩設施。

綠維文旅:新疆葡萄溝景區景觀提升

圖16-13-10 北入口改造效果圖

綠維文旅:新疆葡萄溝景區景觀提升

圖16-13-11 北入口實景圖

(四)服務配套設施提升

換乘點:結合交通及旅遊業態設置換乘點,景觀設計以滿足換乘功能為主,同時體現生土建築形式及葡萄溝文化。

衛生間:按照旅遊景區四星級衛生間建設標準,結合地域文化特色,除滿足功能需求外,在建築形式上融入整體環境景觀。

果皮箱、休息座椅:結合葡萄溝文化內涵,設置具有獨特文化表現形式的景觀服務設施。


綠維文旅:新疆葡萄溝景區景觀提升

圖16-13-12 休閒座椅實景圖

三、項目改造提升成就

葡萄溝不僅是旅遊景區、是文化消費聚集區,還是鄉村就地城鎮化區,通過景區景觀提升、業態調整、住宅改造、環境整治、配套建設等,進一步推動了旅遊景區創新發展和就地城鎮化建設。改造提升後的葡萄溝,村民生活環境更加美好,基礎設施更加健全,村民也擺脫了落後的農耕時代,通過大力發展餐飲、住宿等旅遊延伸產業,大大提高了經濟收入水平。此外,通過調整休閒商業、休閒遊樂、手工製作等業態,不僅實現了觀光型旅遊向娛樂、休閒一體化旅遊的轉換,提高了景區核心吸引力,也為村民提供了更多的就業機會,調整了當地農民產業結構。

現在的葡萄溝舊貌換新顏,成為了旅遊主題鮮明、遊客體驗舒適、景觀建築令人陶醉、居民幸福安康的幸福家園。2015 年,景區吸引了知名親子娛樂節目《爸爸去哪兒》劇組的關注,成為節目的拍攝地,節目播出後,受到了來自全國各地遊客的喜愛和關注。2015 年 7 月,國家旅遊局李金早特地奔赴葡萄溝調研考察,深切感受了當地的濃郁的民族風情文化。未來,以葡萄溝為核心的區域影響力必將輻射整個新疆,實現新疆的旅遊產業整體更上一層樓。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