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識場口不賭石之後江、莫灣基、達馬坎翡翠原石場口圖文詳解

“不識場口不賭石”,緬甸翡翠原石有著成千上百的場口,而這些大大小小場口都有其不同之處,但由於翡翠原石的變數太大場口過多,因此就算最老到的老司機都認不清摸不透每個場口的特性。但我們對於市場上常見的較幾大場口還是必須瞭解的。

不識場口不賭石之後江、莫灣基、達馬坎翡翠原石場口圖文詳解

達馬坎場口

達馬坎場區,這個場區位於霧露河下游,老場區的西部,達馬坎同老場區相鄰,距帕敢約30km。以達馬坎為中心,所處的翡翠塊體,統稱達馬坎賭石。玉石礦床大多為老第三系及部分第四系沖積礦,早年開採河岸邊坡的頂層砂礦。此處玉礦搬運不遠磨圓度不大,屬於半風化半搬運堆積的半山半水砂石匹克玉料。下部礦層黏結很硬,膠結物主要為碳酸鹽鈣質和黏土,越向下越難開採。大馬坎開採年代不太久遠。以達馬坎場口為代表著名場口分別有:達馬坎、雀丙、大三卡、英格疊、黃巴等近20個場口。據朋友介紹,最深的地方已經開採到第五層、第六層,深度達20M。

不識場口不賭石之後江、莫灣基、達馬坎翡翠原石場口圖文詳解

達馬坎翡翠原石

達馬坎場區是沖積或殘—坡積礦床,它產於現代河床沖積洪積冰積層中的硬玉礦床,此類硬玉礦床有較高的經濟價值,特點為薄皮,磨圓度好,稱為水石。

不識場口不賭石之後江、莫灣基、達馬坎翡翠原石場口圖文詳解

達馬坎水石

不識場口不賭石之後江、莫灣基、達馬坎翡翠原石場口圖文詳解

達馬坎水石

達馬坎此場區常有特級翡翠產出,達馬坎賭石分佈於霧露河兩岸,從會卡到達馬坎長几十公里地段範圍內及坎底河中段。大馬坎是典型格的殘坡積,地段上的衝擊礦床,主要為坡積及山下河床水石,所產出的塊體有自身的特點,主要有黃砂皮和黃紅砂皮兩種翡翠礫石。達馬坎賭石以半山半水聞名,其次是水石。

不識場口不賭石之後江、莫灣基、達馬坎翡翠原石場口圖文詳解

達馬坎半山半水石

不識場口不賭石之後江、莫灣基、達馬坎翡翠原石場口圖文詳解

達馬坎半山半水石

塊體皮殼一般比較薄,該廠口的水石較多,翡翠個體較小,5kg以上的很少,但拋光起“鋼色”受光,油性很大,溫潤細膩,色級一般比較高,但色味偏藍。因而是好玉產地。不同場口之間翡翠皮殼表現相差頗大,其中大馬坎場口的翡翠皮殼較厚,呈灰色,且皮肉相雜。皮殼下必有霧,霧色呈紅、黃、黑、白多種,達馬坎其中呈紅、黑霧的玉石地子灰,黃、白霧的石頭質地好。一般是“十霧九有水”,凡是皮殼與黃色(玉)相雜難分的,其玉色偏藍,並多顯現蜂窩狀態,大馬坎賭石顏色有褐色,紅黃色,灰色,少見臘殼。

不識場口不賭石之後江、莫灣基、達馬坎翡翠原石場口圖文詳解

達馬坎賭石几乎都有霧層,多見紅霧,黑霧,黃霧。大馬坎有的透明度高,有的則顯底灰底木,質量變化極大。達馬坎賭石主要特徵為色串皮,霧串皮,霧裹色,霧吃色,皮肉難分。 達馬坎賭石的半山半水這種石頭黃殼、黃霧且皮薄,可賭性強。若厚皮而霧黑,便不可賭,賭來底灰水短,綠色往往偏藍,又無反彈力。水石部分雖能見色,但不入裡,達馬坎賭石部分松花入裡,一般顏色不相連接。達馬坎還有就是出黃夾綠,這是它最有特色的,很多著名的作品都是利用了它這個特色雕刻而成,所以達馬坎也是專出怪樁的場口。

不識場口不賭石之後江、莫灣基、達馬坎翡翠原石場口圖文詳解


不識場口不賭石之後江、莫灣基、達馬坎翡翠原石場口圖文詳解

後江場口

後江廠範圍十分狹窄,長僅三公里餘,寬不過150米,在這狹長的河床階地上分佈著十餘個小廠口。主要廠口有、莫格隆、佳摩、莫底、莫東閣、香港犟、莫格朵、比斯都等。廠口規模雖小,但原石的數量卻比較多。原石屬次生型沖積、衝坡積原石,主要原石類型為水石和半山半水石。

不識場口不賭石之後江、莫灣基、達馬坎翡翠原石場口圖文詳解

後江廠以出產小色料而著稱。原石件頭很小,其重量以兩計,1公斤以下者居多,5公斤以上者僅為少數。原石的皮殼類型較多,如大蒜皮殼、洋芋皮殼、蛋綠皮殼、田雞皮殼、羊奶果皮殼等。皮殼的表層通常會有蠟皮,其色可為黃、紅、黑等色,且容易脫落。

後江石的種一般比較好,色也高,但細裂多。在各種皮殼中以大蒜皮殼及白蠟皮殼的種質為最好,尤其是細水翻砂非常受光,起貨非常好。後江石的一個鮮明特點是“見色漲三分”。就是說起,後江石的色會翻,在石頭上看似7分色,但起貨後就可能變濃為10分色。因此,購買後江石時,寧可“買淡不買濃”。切不可買足色的,因為色濃了,起貨後會變得深而濃,色就會比較陰暗,失去光彩,反而不好看。

不識場口不賭石之後江、莫灣基、達馬坎翡翠原石場口圖文詳解


不識場口不賭石之後江、莫灣基、達馬坎翡翠原石場口圖文詳解


不識場口不賭石之後江、莫灣基、達馬坎翡翠原石場口圖文詳解


不識場口不賭石之後江、莫灣基、達馬坎翡翠原石場口圖文詳解

據珠寶界鬼才江鎮城先生的《翡翠原石之旅》介紹,後江石主要有兩種類型:第一種類型是靠山邊的洪沖積層,這種洪沖積層被一層坡積物所覆蓋,當地人稱坡積物為“毛層”,其毛層(坡積物)由山頂約1米厚,越往山腳越厚,可達8—10米,含礫石層在坡積物之下。第二種類型是現代河床河漫灘型,又分老後江玉和新後江玉。新後江玉產於沖積層之下部,而老後江玉產於沖積層的底部。

老後江的特點:玉皮呈灰綠色,個體很小,很少超過0.3kg,主要是水石,磨圓度、形狀、大小均似芒果。沙皮顏色多種,玉質細膩,常有蠟殼。一般所產的翡翠常滿綠高翠,透光性好,結構緊密。所謂“十個後江九個水”做出來的成品取貨很高,拋光後顏色會增加,即所謂的“放堂”。

新後江的特點:皮比老後江厚,同樣有蠟殼,個體比老後江大,一般在3kg以內,水與底比老後江差很多,成品拋光色會變暗,一般講即使是滿翠的新產後江做出來的成品也很難成高檔翡翠。

莫灣基場口

莫灣基位於帕敢場口東北的莫灣河支流兩側,所開採的均是高地礫石層的翡翠砂礦,高地礫石層被河流切割開,約有100米深。所以兩邊均可見切割出的礫石層剖面。礫石層由上到下分兩層,上層為紅色層和黃色層,下層為灰色至黑色層,半膠結狀,含綠色片岩、雲母片巖。翡翠礫石常有蠟殼,礫石為半滾圓狀至次稜角狀,多為黑烏紗料,皮厚,皮殼烏黑彷彿黑油漆,皮下有霧(很多市場裡面的黑皮石頭沒有霧,屬新場石),蟒帶有白霧及松花,一般種好,有高綠,塊小的會有滿綠。目前,莫灣基黑烏砂與帕敢黑烏砂一樣,已開採完畢。

不識場口不賭石之後江、莫灣基、達馬坎翡翠原石場口圖文詳解

《翡翠原石之旅》:莫灣基出場的黑皮殼玉石,種肉皆優,皮殼上有蟒的表現就可賭,賭漲幾率很高,蠟殼、黑、厚薄皮均有,不好洗。

《那塊賣五億美金的賭石》:莫灣基的烏砂只要有表現,就容易賭漲,色容易進去,種水好。莫灣基烏砂的外貌與其他場口的烏砂有一個明顯區別,就是黑色外皮上有點點白斑。

不識場口不賭石之後江、莫灣基、達馬坎翡翠原石場口圖文詳解

附註:黑烏砂的皮殼大致可分為蠟殼皮、翻砂皮、水皮(薄皮)、油皮四種

蠟殼皮,顧名思義就是皮殼上有一層好象蠟一樣的東西,有光澤,色黑亮,如果不把這層蠟殼皮擦掉,很難觀察到種水肉質,蠟殼皮下多數細裂多,種相對較嫩,不好賭漲。建議先將蠟殼擦開,再根據觀察到的情況再定,不要盲目切開。

翻砂皮在黑鳥砂中較常見,皮粗糙見砂,砂松皮鬆乾澀的多為種嫩肉粗,砂緊如水泥則為砂緊皮緊,種相對較老,種最好的可達冰,但肉粗棉多,價格便大打折扣。黑烏砂的翻砂皮與白鹽砂、黃砂皮的翻砂是完全不同的兩種概念,不要輕信商家的話。

水皮(薄皮)的黑烏砂亦較常見,特徵為皮薄如蟬翼,無砂,摸之爽滑不刮手,尤如吹漲了的氣球,繃緊而薄,此類型的黑烏砂大多種老肉質細膩,若水長而清者,則在糯冰以上。

油皮是黑烏砂種水料中的極品,其特徵與水皮相似,水皮在不打溼的情況下,皮顯暗啞,而油皮則顯光亮,觸之如嬰兒的肌膚,特別爽滑,此類石都在糯冰以上,而肉細膩棉少,價格甚高。

不識場口不賭石之後江、莫灣基、達馬坎翡翠原石場口圖文詳解


不識場口不賭石之後江、莫灣基、達馬坎翡翠原石場口圖文詳解

黑烏砂是底層石,各個場口都出,由於以前設備落後,很難深度開採,所以以前黑烏砂的量較少,現在有先進的設施了,黑烏砂出土的量便大大提高,量大了,價格自然就會低些,玩的人便會多些。黑烏砂原石的個頭與其他原石相比,大個頭的相對多些,所以想象空間便大些,很多人便想賭手鐲,認為能賭出手鐲的機率高,其實這是一個思維偏差,它不象買布做衣服,買多少布便能做多少衣服。而賭石能否出手鐲,因素很多,就算能出手鐲,手鐲的價值如何更重要,所以,挑選黑烏砂還是要以種水的老嫩重要,出不了手鐲,做掛件也值錢。黑烏砂底灰肉粗種嫩的相對較多,但有色的原石也不少,所以很多人喜歡買黑烏砂賭色,你若經濟條件允許,賭色時切莫忘記有色必須要有種水,這樣的賭石才能大贏,當然價格也會很高,垮的時候會虧很多。黑烏砂變種很神奇,有的相差僅幾釐米,便是兩個世界,所以地(底)便顯得很重要,就算種嫩些,但肉質細膩,無棉無雜質,看起來溫潤亮澤,也可彌補種嫩的缺陷。黑烏砂有一種表現,是其他原石所沒有的,緬旬人發音叫“通”,表現為原石皮色烏黑有松花,松花顆粒粗大凸起,呈不規則排列,顏色豔陽,松花下看不到種水,松花的種水則很好,緬甸人認為這種石:解之傾家蕩產,或解之富可敵國二種極端。.....未完待續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