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什么《吐槽大会》嘉宾被黑不会生气?

阿布160104287


首先呢,说下《吐槽大会》这个节目,他的灵感还是来源于脱口秀,甚至可以说他就是一个脱口秀节目,只是他由原来的脱口秀演员自带段子变成了邀请嘉宾以特有的吐槽文化让他们接受吐槽和自嘲。

至于说为什么嘉宾被吐槽的时候不会生气,我觉得在他们上节目录制的时候都已经知道自己要被吐槽的观点和习惯。毕竟这种提前录制的节目都是会经过很好的彩排的。

还有就是基于观众们对于《吐槽大会》的喜爱,他们上节目来还可以提高下自己的曝光率。这对嘉宾来说也是一个宣传。


娱文娱


事前都对过台词的,不会生气,说到《吐槽大会》最喜欢黑国足那一期,各位跟我一样的点关注、点赞!

大概说一下这一期吧:

说起中国男足,球迷们可谓又爱又恨,每次都下定决心不再看比赛,但手又不自主的点开……

开局主持人张绍刚就对国足进行了一番“吐槽。”

冯潇霆曾在05年世青赛中被FIFA评为十大希望之星,除此之外他还调皮的补充了一句:“齐名的还有梅西”

梅西踢成世界巨星,而冯潇霆踢成了国足段子手。

除此之外,还被大家叫“婷姐。”

李诞在台上吐槽表示:“黄健翔老师在微博上说,国足要能打进世界杯他就裸奔。后来到了乐视体育,国足没冲出亚洲,贾跃亭冲了亚洲……”

张腾岳表示:“中国有13亿人口,9亿人在挤兑你们,剩下的4亿人在学习怎么挤兑你们……”

吐槽归吐槽,后来每一位都表示了对国足的期盼,国足的进步。

无论是张绍刚教书的点燃自己,烫伤别人、黄健翔的解说燃烧激情,烫伤自己、林丹卖内裤、Miss一个亿的签约费、张腾岳的《走进科学》也都遭到毫不留情的“攻击。”

不同的是,“攻击”除了冯潇霆之外,还有国足,背后那张红椅子,不同的人坐上去,就代表背后的整个圈层文化和反映出来的问题,也是时下人们热烈关注讨论激烈的话题。

爱之深,责之切。虽然都是直击国足发展中的痛点,话狠,但不可否认的是,他们说得有理。

吐槽大会,看起来是勇敢者的游戏,但实际上,是勇敢智者的游戏。有吃瓜网友会表示,你一个踢足球的不好好踢自己的足球,跑来上综艺节目干嘛?当今这个社会,对国足的吐槽和偏见远远大于鼓励,吐槽就算了,但是偏见就有把人看扁的意思。了解足球的年轻人也较少,冯潇霆上这次综艺节目其实是为中国足球正名,告诉屏幕前的你们,运动员不易,国足正在变好,我们这一代也很努力,希望有更多热爱足球的孩子参与进来,中国足球一定是世界杯的常客

。没错,中国男足依然是现在的话题,一点风吹草动都能上热搜,以后真进了世界杯,从落败的足球到成为世界杯的常客,才是永远的话题。


影音元素


首先就是因为这个节目敢说,而且是当着嘉宾面说,当着在座的每一个嘉宾来聊当年他们的黑料,来用这个做笑点,把高高在上的明星拉下了神坛,变成了跟我们一样有缺点有过错的正常人,拉近了明星和观众之间的距离。而且吐槽大会虽然说重点在于吐槽,但是吐槽得有尺度。

并不是像网络上的水军一样进行人身攻击或者谩骂,没有故意带节奏,而是一种相对娱乐的互怼,说说笑笑中把这点黑料整出去,而且也会分人分底线,会问清楚每个嘉宾能接受的底线在哪。当然这也是很多嘉宾愿意上《吐槽大会》的原因,节目组并不是不分青红皂白的一顿乱黑,而是提前写好了词定好了台本,会给邀请过来的嘉宾看,让嘉宾确定完了可以说之后才拿出来表演,这样来的嘉宾就不存在生气的问题了。

同时很多嘉宾愿意来上这个节目也是希望通过这个节目能够继续让自己保持一些热度,或者说变相洗白一波自己。比如说最开始上节目的周杰,不光自黑嗤之以鼻孔。还聊到了表情包,一波根本没有架子的发言也是让大家重新接受了这个曾经被黑成炭的明星。而且有些明星其实能接受的度特别大,就比如曹云金那一期,不管是被收回名字,还是微博写作文,到之后的发票都可以拿出来说,也可谓是笑点满满。

在一个社会导向变了的年代,大家也是走下神坛来贴近观众,这也是观众们希望看到的。所以《吐槽大会》




爱喝啤酒的大宇


《吐槽大会》只是“看起来”很得罪人。录制之前,所有的段子都是跟被吐槽者反复沟通后的,保留下的是被吐槽者能接受的一部分

以自身的槽点来获得观众对他的新看法。

吐槽的对象和内容都是大部分人都很看不惯他的地方。越是看不惯就越拿那个点来吐槽,以玩笑的形式说出来,大家就会对你有一个新的理解了,不会再像以前那样讨厌你。

越是成熟的艺人越知道这是怎么回事儿,说出来大家笑笑就过去了。而且艺人不愿意提的东西也不敢吐,比如林丹出轨



愉快的小工


因为这属于商业互助,有些嘉宾是为了工作宣传而参加,有些嘉宾是吐槽大会栏目组花通告费请来接受吐槽,并且录制前演播稿子槽点和吐槽尺度都是提前沟通过的,在嘉宾本人和经纪公司默许的情况下才可以融入节目录制并呈现给观众朋友们。





闲仁小果


1、吐槽就是一个表演。

《吐槽大会》就是一个综艺节目,吐槽也只是一场表演。无论是上场的嘉宾,还是台下的观众,看的就是一个节目效果。拿了大笔出场费,连自我娱乐一下都不肯吗?那也太没有娱乐精神了。

尤其吐槽的和被吐槽的往往还在同一现场,就更好办了。中国人讲究背后不论人长短,在现场的无非当听个玩笑话,还有什么不敢吐槽的?

2、吐槽内容无伤大雅。

仔细看看节目的吐槽吧。无非就是围绕身高、体重、绯闻、言论等无足轻重的事情抖机灵,跟传统相声艺术已经没有本质区别。无非是吐槽这种形式,把相声里抽象的人具体化成了当场的嘉宾,更有代入感而已。

看一遍很开心,看过后,有什么能记住的?没有。看似非常搞笑的节目背后,其实都是精心设计过的,既有笑点,又不真的刺到人。多么精致的节目啊!

总结:嘉宾都是上道的人,怎么会生气呢?名利双收,或许还能博个脾气好、度量大的美称,何乐而不为?


沃吉也


其实他们生气了我们看出来了也没有什么用了。首先这个综艺的目的就是让观众知道明星也和我们一样有缺点有弱点和槽点。为了节目效果嘉宾也会接受调侃,(毕竟合同有内容,你有薪酬拿)我记得看过一期是陶喆上节目,他就是生气了,也表现出来了。节目出来也很少看见人同情他,说吐槽的太过不对。因为观众看的你身上的槽点。(有些偏题)[捂脸][捂脸][捂脸]


橘子洲洲


怎么会不生气,这种被网友大肆评论的“黑点”,要当面再被掀开一遍,生气不生气咱先不提,但是尴尬是一定的,为什么我们会觉得他们不生气,一、剪辑的功劳,一个好的剪辑是能让黑的变成白的,哭脸变成笑脸,到时候先拍几个笑容,然后再剪辑到里面去,你就会觉得他们表情没什么变化;二、当然是表情管理了,一个表情管理优秀的明星,能做到泰山崩于前,面具不掉。双重保险下,你能看到他们黑脸才是难得吧!


木泗水


谁跟钱过不去啊。


我叫臭大了


这个《吐槽大会》说是吐槽其实就是间接洗白而已。又是以一种脱口秀的方式,以一种节目的状态去呈现。很多黑料多的明星是很乐意去上的。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