拳頭打向最美逆行者:道德綁架,是醫患關係惡化的根本原因

做人要“言必行,行必果”。醫患之間更要誠信,這“誠信”兩個字講的是“內誠於心,外信於人”。-- 木浮生 《世界微塵裡》

4月1日7時28分,廣州第八人民醫院嘉禾院區,一名尼日利亞籍新冠肺炎確診患者將一女護士打傷。

距離湖北省漢川市CT室的打醫傷醫事件4天。

距離首都醫科大學附屬北京朝陽醫院眼科主任陶勇暴力傷醫的時間是72天。

距離北京民航總醫院急診科醫生楊文被殺的時間是99天。

隨便翻翻,毆打,傷害,捅傷,割傷,這樣的事件,越來越多的用到了醫護人員的身上。

最美逆行者,救死扶傷,迎難而上,偉大的英雄,這些,好像剛剛在我們耳畔錚錚作響。

醫生,到底是好人還是壞人?

拳頭打向最美逆行者:道德綁架,是醫患關係惡化的根本原因

最美逆行者

2020年庚子鼠年年初,一種叫新型冠狀病毒肺炎的疫情讓中國的一切戛然而止,新年,回家,繁榮,喧囂,都按了暫停鍵。

84歲的鐘南山,臨危受命,為民出征。無數名被防護服包裹的無名戰士逆行而上,奮戰於防疫一線,連呼吸都在和時間爭分奪秒。

感恩最美逆行者!

其實,“最美逆行者”,是我們不願意看到的字眼。

圍繞“最美***”價值觀的爭執從未停止過。評選標準,是去找那些“最苦、最累、最慘”的人, 塑造成 “道德模範”,讓大家去歌頌和學習。

這些吃苦耐勞的榜樣,媒體曝光,希望其他醫生都這樣做,籤請願書,逆行救援。

疫情期間,有無數的醫護人員,在一線奮戰,他們也害怕,但義無反顧。因為他們是英雄。

對於榜樣與英雄的認同,我們需要從人性與法制,“職業道德”和“個人品德”的視角去評價。

拳頭打向最美逆行者:道德綁架,是醫患關係惡化的根本原因

“最美逆行者”將醫生塑造成不食人間煙火的“白衣天使”,是部分醫生的個人品德,卻拔高了公眾對整個醫生群體“職業道德”的期待與要求,而現實之中的落差導致了醫患關係的緊張。

昔日那套不顧家庭、不顧健康、不顧個人的價值標準,與當代人的情感顯得格格不入。“最美”的背後冷落了親情、違背了人性,放大了醫療行業的艱難困苦,甚至阻礙了醫學生的選擇。

“最美逆行者”的“美”應該是暖的而不是悲的,應該經得起情與法的考量。

符合人性和正常的“三觀”,醫生難道不可以,事業有成的同時,家庭幸福麼?

道德綁架之所以能屢屢得手,最主要的原因還是在這個強調集體和統一價值觀的社會里,關於道德的輿論譴責,殺傷力實在太大。

愛馬仕皮帶

微博熱搜,鍾南山兒子鍾帷德有愛瑪仕腰帶的事情引起熱議,爭論的中心圍繞著“父親簡樸而奢靡”,“醫護人員怎麼能買得起奢侈品”,“肯定是靠爹”之類。

但是,如果稍微瞭解一下,就會發現鍾帷德能買得起愛馬仕,是憑藉他自己出眾的醫學能力,還真不是“靠爹”。

鍾帷德,除了鍾南山兒子這個身份之外,還是廣州市第一人民醫院的教授,主任醫師,博士生導師,國家級百千萬人才,享受國務院特殊津貼。

拳頭打向最美逆行者:道德綁架,是醫患關係惡化的根本原因

而從財產來源看,除了工資,還有其他各種線上線下的講課、出診收入。他並不是收入來源不明,而是勤勞致富的標杆。

這些收入去買愛馬仕,入了誰的眼,紮了誰的心?

社會對醫生的評價標準和尺度,是既要有精湛的技術,努力救死扶傷,又要有良好的職業操守。

道德綁架的人從不考慮別人成就與光鮮背後的汗水與努力,反而認為這是醫生的灰色收入。

醫生考驗的是他們的專業素養和仁心,用不用奢侈品,都不應受到無端指責,更不應被道德綁架。

只要醫生財產來源合法,無論一擲千金,還是一毛不拔,都是個體的自由,他人無權說三道四。價值多元化時代,尊重他人的選擇和生活方式。不是因為其醫生的身份,一味地道德綁架。

能治癒和拯救病人的醫生只是一個職業,不要將醫生職業泛道德化。

無力和天命

疫情之中,以張文宏為首的醫生很焦慮 ,“不做這些事,我晚上就焦慮地睡不著覺!”

《中國醫生》 開篇說:中國2000 萬人就醫, 但醫生卻只有 400萬左右。醫生這群人,有個標籤就是焦慮。 很多時候, 這群焦慮的人在考慮: 天命和無力。

現代醫學的天花板,人性的眾生像,還有醫患之間的溝通。

不是每一種疾病都可以醫治,不是每一個病人都能救活。

醫生不是神,不是放在道德的至高點上就是神。

湖北宜昌疫情一線醫生在手記中寫道: 在隔離病房工作的日子裡, 時間對在們來說只有一個概念:急。我們沒精力去感懷時間流逝。在背後默默做著這些事,媒體看上去覺得非常偉大, 其實沒有, 我認為這是我們的天命而已。

很多媒體曝光醫生開藥拿了多少回扣,手術收了多少紅包。患者為此,責怪醫生,辱罵醫生,甚至毆打和殘殺。而忘了醫生的焦慮和付出。

拳頭打向最美逆行者:道德綁架,是醫患關係惡化的根本原因

想想, 一個人什麼時候最委屈?醫生全力在救人,手術檯站了十幾個小時, 最後被患者暴打了一頓。護士輸液扎針慢了疼了,被患者暴打一頓。認為醫生沒有醫治好,患者亮起屠刀。

醫生必須不停地學習,來應對整個醫學的發展瞬息萬變, 做醫生沒辦法隨便。病人是千差萬別的, 你也不知道盡患了全力之後, 是不是一定能把病人救得回來。

我們在用專業知識扮演者上帝,任何一位醫生,在手術檯上的時候,都不會因為別的事放棄搶救生命。

良心是一種根據道德準則來判斷自己的本能,它不只是一種能力;它是一種本能。

因為有了這種本能,我們希望患者的相信,相信醫生的學識和能力,相信醫生的良心。

美國醫生特魯多的墓碑上有一句名言:“有時是治癒,常常是安慰,總是去幫助”。這說明,醫學的最大價值不是治癒疾病,而是安慰和幫助病人。

只有讓醫學走出商業交易和技術崇拜的誤區,醫患關係才能迴歸本位。 -- 《把看病當成商業交易,是對生命的褻瀆》

傷害後的放下

3月28日,在傷醫事件發生2個月後,陶勇醫生首度面對公眾,以直播的形式告訴大家他很好以及自己的心路歷程。他表示:“這段時間,是我人生最為黑暗的低谷。”

陶醫生是個特別善良的人,患者有困難,他都會出手幫助。手術費付不起,他就墊付;只夠做一隻眼睛手術的錢,他給做兩隻眼睛。就連給那位砍他的患者做手術,也是忍著巨大的腰痛和背上的6顆釘子做下去的。

在受到傷害後,他也選擇了放下。

陶醫生有資格選擇原諒,但我們不能同意。

黑暗的從來不是一個職業,而是某一個人。

這些人將心中的怨氣發洩給醫護人員,傷害他們。熟悉醫生的人,義憤填膺。但不熟悉醫生的人,便有了固定的認知。

如果你們沒有錯,為什麼有那麼多的醫患糾紛?

天長日久,日子長了,看病的人多了,壞印象累積起來。一個又一個。

勇者憤怒,抽刃向更強者;怯者憤怒,卻抽刃向更弱者。

整個醫療行業,為這一些沒有遠見,只考慮自己而不顧全大局的傷害醫護人員的人,在買單。

別小看這場蝴蝶引發的海嘯,它有可以給醫療行業帶來滅頂之災。

在一切醫生所具備的道德品質之中,善良的本性在世界上是最需要的。

可是,世界以痛吻我,為什麼讓我報之以歌?

當人們對醫生的印象,定型為一種“道德綁架”時,可能,就到了被醫生拋棄的時候了。

拳頭打向最美逆行者:道德綁架,是醫患關係惡化的根本原因

小醫治人,大醫治國。

今天的事情就此翻篇,明天穿上白大褂,還是要像所有醫學生宣過的誓裡那樣,恪守醫德、尊師守紀、救死扶傷、不辭艱辛,你們是,我也是。

在生命科學領域裡,沒有完美,只有盡力和爭取。

在醫患關係溝通中,沒有服從,只有理解和信任。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