試從孔子、王陽明經歷談起,談一談“職場炮灰”與“致良知”精神

(1)

後世很敬仰孔子和王陽明的為人、修養與功業,但是卻可能忽視了一點,孔子和王陽明為了“弘道”(孔子講:人能弘道,而非道能弘人)或“致良知”,曾經也當過“職場上的炮灰”!

孔子本人的人生經歷,在家鄉魯國變革卻遭排擠,被迫周遊列國卻又未能如願、未能找到實現其政治理想的地方。

王陽明本人的人生經歷,因病不能赴任、乾脆折道而返、相背而行,背了“違抗上令”的鍋,臨死前仍受到了不公正的遭遇。好在,陽明先生遺言“此心光明,亦復何言”,聊以為慰。

筆者曾用了一年的閒暇時光,拜讀王陽明心學的相關著作,心力得到加持,認知也有所提升。然後陰差陽錯地用到了職場,儘管有所收穫,仍免不了碰得頭破血流。儘管如此,我仍堅持認為:陽明心學是提高自身修養的方法之一。

(2)

反思在職場中,運用陽明心學,為什麼會碰得頭破血流?為什麼持陽明心學者,有可能逃脫不了職場炮灰的命運?但是,為什麼陽明心學運用在職場,被碰得頭破血流,為什麼有人仍然堅持?

從根本上講,陽明心學是解決自身修身的問題,而不是解決人際交往的問題。

修身,本質上是一個人的事情;而人際交往,本質上卻是兩個人或多個人的事情、而且離不開或隱或現的利益。儘管你一個人認同某理念或事情,但是別人不見得認同,你也不能強制別人認同,如果強制別人認同,你就有可能受到抵制或反抗。所以說,在利益詭譎的職場中,陽明心學踐行者可能會碰得頭破血流、甚至成為“炮灰”。

從根本上講,陽明心學仍然是正能量。陽明心學讓我們敢於講真話,敢於與壞人壞事做鬥爭,讓局部利益服從整體利益,而這一點,也是企業最高層樂意看到的。

越來越多的企業和企業家,越來越認同“致良知”精神的強大力量,比如,金蝶軟件創始人徐少春說到:“致良知,是我的信仰”。

(3)

如果孔子生活在王陽明的時代(明代),他會認同“致良知”學說嗎?怎麼理解陽明心學和“致良知”精神呢?

孔子曰:“學而時習之,不亦悅乎?有朋自遠方來,不亦樂乎?人不知而不慍,不亦君子乎?” 。(學:學習;學到的知識或技能;知道的人生道理。時:時常;適時。習:溫習;練習;實踐;自省。)

“學而時習之”,有多層意思,其中有一層意思是這樣的:知道的人生道理,通過經常自省、經常實踐、適時運用後,就會取得較大的收穫,由此而得的滿滿的成就感和幸福感,難道不是人生帶給我們的成長之樂嗎?

基於這個解釋,孔子認同的“學而時習之”與陽明心學的“事上練、知行合一、致良知”的內涵是基本一致的。

換句話說,孔子和王陽明都很認同“致良知”學說。陽明心學的智慧,如果站在孔子的角度去解讀,只有五個字,那就是孔子說的“學而時習之”。

(4)

王陽明舉了三個例子,說明什麼是良知?

第一個例子,不用大家說、不用老師教,孝順父母是天經地義的事情,孝順父母就是良知。

第二個例子,如果遇到有人落水喊救命,每個人都有憐憫之心、都不會見死不救的。憐憫之心就是良知。

第三個例子,如果你面對很多人,現場脫光衣服,你會覺得這樣很醜陋,知道醜陋就是良知。

王陽明心學精要,主要講“心即理、誠意正心、事上煉、知行合一、致良知”。王陽明說:“無善無噁心之體、有善有惡意之動、知善知惡是良知、為善去惡是格物”。良知就是知善知惡,良知就是與生俱來的道德感和判斷力

(5)

*大大講,“王陽明的心學正是中國傳統文化中的精華,是增強中國人文化自信的切入點之一。”

人性有善有惡,人性善惡的複雜性與環境的複雜性,更顯得良知精神的可貴!

試從孔子、王陽明經歷談起,談一談“職場炮灰”與“致良知”精神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