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那些天才们」 被误杀的孤独小镇青年---文森特 · 梵高


许多年后,当文森特身中一枪,躺在那狭小阁楼的床上奄奄一息时,不知道会怎样回顾自己短暂而纠结的一生。


「那些天才们」 被误杀的孤独小镇青年---文森特 · 梵高


说起梵高,

大家的脑中跳出的关键词差不多就是:

“星空”、“割耳朵”、“自杀”、“拍卖天价”等等。


这个一头红发的落魄画家,

已经变成了一个纯粹的文化符号,

代表着绘画的天赋,

代表着戏剧性的人生,

也代表着巨额的财富。


但抽去这个符号后,

梵高是怎样的一种存在?


梵高全名:

文森特•梵高(Vincent van Gogh),

他喜欢大家叫他“文森特”。


「那些天才们」 被误杀的孤独小镇青年---文森特 · 梵高

他画作和信件落款上都为 “vincert”

接下来就看看这位名叫文森特的小镇青年,

经历了怎样孤独且短暂一生。




1 一个事业爱情都不顺的少年


「那些天才们」 被误杀的孤独小镇青年---文森特 · 梵高

文森特幼年照片


1853年3月30日,

文森特出生于荷兰的一个小镇--津德尔特。

是家中六个孩子中的长子,

他的父亲是当地的神职人员。


「那些天才们」 被误杀的孤独小镇青年---文森特 · 梵高

文森特出生地:荷兰津德尔特小镇中心的牧师公馆


文森特从小性格敏感偏执,

经常为了坚持己见,

与旁人吵个你死我活。


喜欢独自一个人跑到很远的周边乡村,

探访那里的自然景色。


受到父亲的影响,

他热爱宗教文学,

甚至可以倒背如流。


1869年7月,在父亲的要求下,

16岁的文森特进入了叔叔的古比尔艺术品公司,

开始了自己的第一份工作---卖画。


「那些天才们」 被误杀的孤独小镇青年---文森特 · 梵高

古比尔是当时非常大的艺术公司,在全欧洲都有销售展厅


以文森特古怪的性格,

让他去做一个画廊销售员,

后果可想而知。


他不给顾客推销画作,

而是逮着他们认真讲解神学。

觉得那些有钱的客户品味低下,

他经常以激动的情绪,极快的语速,混乱的逻辑,

给对方灌输自己的艺术理念。

有时还顺带着给他们讲解神学。


他的怪异举动,得罪了不少客户。

同事们见了他也都选择绕着走。

文森特与同事关系也处的不好,

大家见了他都选择绕着走。

在不愉快地卖了六年画后,

他终于放弃了这份有稳定收入的工作。


「那些天才们」 被误杀的孤独小镇青年---文森特 · 梵高

因为画廊工作的关系,文森特可以接触到很多优秀画作。


这六年唯一的收获,

是他接触到并喜欢上了绘画艺术。


父亲见文森特喜欢神学,

就通过自己的关系,

又给他找了一份传教士的工作。


1878年12月,

25岁的文森特前往比利时南部的一个贫困矿区,

成为矿区教会的一名传教士。


「那些天才们」 被误杀的孤独小镇青年---文森特 · 梵高

比利时的博里纳日矿区


出于对宗教的狂热,

他对矿工传教时情绪异常激动,

语速极快,却偶尔口吃,

眼睛无神,但又频繁眨动。

怎么看,都像精神不太正常的样子。


半年后,矿区教会就以

“态度过于热情及业务能力不足”为由,

开除了他,

文森特再次失业。


不过在矿区传教的同时,

他已经开始尝试艺术创作。


「那些天才们」 被误杀的孤独小镇青年---文森特 · 梵高

水彩习作 1879年


在此阶段,

文森特除了工作失败,感情也坎坷。

在艺术品公司工作时,

爱上了房东的女儿,

大胆表白却遭无情拒绝。


丢掉第二份工作,回到老家后,

文森特又爱上了比自己大7岁的守寡表姐。


「那些天才们」 被误杀的孤独小镇青年---文森特 · 梵高

文森特表姐——凯•沃斯•斯特里克


贫穷又平凡的年轻人再次表白。

清醒的表姐果断回绝。


连丢两份工作,

连续两次失恋。

这对二十多岁的文森特来说,

是个不小的打击。


惆怅的文森特写信给他弟弟,表示:

如果弟弟能提供生活费,

他很愿意尝试一下艺术这条路。


「那些天才们」 被误杀的孤独小镇青年---文森特 · 梵高

弟弟提奥——成功的画商,比文森特小4岁


1880年,小镇青年文森特27岁,

在弟弟的无偿接济下,

正式开启了自己的艺术家生涯。




2 逛到哪儿,画到哪儿

一开始,他来到离家不远的海牙,

租了个小房子,

跟着自己的表姐夫学习画画。

文森特的初期学习成果:


「那些天才们」 被误杀的孤独小镇青年---文森特 · 梵高

人物素描 1882年


学画的同时,

孤独的文森特,渴求能有人陪伴。

他爱上了一个比自己大三岁的妓女西恩。

西恩之前流落街头,还带着两个孩子。


「那些天才们」 被误杀的孤独小镇青年---文森特 · 梵高

西恩照片及画像


他们挤在租来的小房子里,

文森特获得了西恩的陪伴,

还为她创作了不少画像。

但西恩只是想通过文森特,

获得稳定的生活。

尽管他们的生活费,

都是来自弟弟提奥的接济。


然而因为家人(特别是弟弟提奥)的施压,

没多久,文森特就与西恩结束了这段关系。

至此,孤独的他心灰意冷。


1883年,

30岁的文森特离开海牙,回到家乡津德尔特。

家里亲人已经对他绝望,镇上居民也视他为怪人。


但文森特已经习惯了这一切。

他每天早出晚归,一个人提着画材到处瞎逛。

看到风景画风景,看到农民画农民。

孤独的人内心总是情绪泛滥,

他喜欢把感情直接表达在画面上。


「那些天才们」 被误杀的孤独小镇青年---文森特 · 梵高

《带白色帽子的农妇》《秋天的白杨树》 1885年


瞎逛了两年,也不停画了两年,

文森特终于有了一幅自己满意的作品:


「那些天才们」 被误杀的孤独小镇青年---文森特 · 梵高

《吃土豆的人》 1885年


对于接济自己多年的弟弟提奥,

文森特很是感激,

于是他第一时间给弟弟看了这幅画。

意思就是:

谢谢你的接济,现在终于出成果了!


提奥看完,反应冷淡,

并从专业的角度对于画作提出了批评。

这种心理落差,

对敏感脆弱的文森特来说,难以承受。

他决定再次离家,

去当时的艺术中心巴黎闯一闯。




3 在巴黎的日子


「那些天才们」 被误杀的孤独小镇青年---文森特 · 梵高

当时欧洲的艺术中心——巴黎


1886年,33岁的文森特只身来到巴黎,

结识了一帮汇聚在此的艺术家,

其中包括他后来最重要的朋友:高更。


「那些天才们」 被误杀的孤独小镇青年---文森特 · 梵高

高更——印象派代表画家


高更35岁前是成功的交易所券商,

之后与家庭决裂,全身心投入艺术创作。

毛姆名作《月亮与六便士》就是以他的事迹创作的。


巴黎的艺术家们聚在一起,

大部分时间都在无止境地花天酒地,

偶尔才交流一下绘画。

只有文森特依然勤奋,

似乎绘画才是他与这个世界沟通的唯一方式。


在巴黎的三年间,

他完成了两百幅作品,

同时也迷恋上用鲜明的、滚动的色彩,

来表达自己内心不安的情感。


「那些天才们」 被误杀的孤独小镇青年---文森特 · 梵高

《蒙马特风景》《有剑兰和翠菊的花瓶》1886年


逐渐的,文森特厌倦了巴黎的滚滚红尘,

他内心抗拒孤独,

渴望陪伴与交流,

但似乎又渴望孤独,

孤独才能给他绘画灵感和动力。




4 著名的割耳朵事件

在这种纠结下,

35岁的文森特离开巴黎,

孤身一人,来到了法国南部的阿尔勒小镇。


「那些天才们」 被误杀的孤独小镇青年---文森特 · 梵高

文森特在法国阿尔勒租住的黄房子,后来成为旅游景点 / 《黃色房屋》 1888年


文森特继续着他的习惯,在小镇上到处逛到处画。

这个小镇的优美和孤独的处境,

给了他很多创作灵感。


「那些天才们」 被误杀的孤独小镇青年---文森特 · 梵高

《吊桥》 1888年


此时,他想起了巴黎的好朋友---高更。

他马上写了多封信件,

极富诚意地邀请高更前来一起创作,

顺便一起分担画材和生活的费用。


甚至很慷慨地提前给高更寄去了路费,

尽管用的还是弟弟提奥的钱。


「那些天才们」 被误杀的孤独小镇青年---文森特 · 梵高

考虑到文森特有个有钱的画商弟弟, 高更于当年10月来到小镇奥威尔与文森特一起生活。

作为一个到哪都不受人待见的怪人,

终于有个志趣相投的朋友和自己一起生活和创作。


文森特马上拿起画笔,画了几幅新作,

来装饰他们的小屋。

绘画是他表现内心激动的最好方式。


「那些天才们」 被误杀的孤独小镇青年---文森特 · 梵高

《向日葵》 《卧室》1888年


两个好朋友就这样在小镇上,

一起喝酒,一起泡妞,一起画画。

两人甚至还相互交换自画像。


「那些天才们」 被误杀的孤独小镇青年---文森特 · 梵高

高更、文森特 互赠的自画像


无奈的是,

这样两个极具个性的艺术家,

同吃同住,产生冲突是迟早的事。


三个月后的圣诞前夕,

两人喝完酒后大吵一架:

文森特认为高更前来小镇的动机不纯:

他觉得高更是为了讨好画商弟弟提奥才来的。

而高更羞辱文森特的艺术品位低下。


随后,高跟收拾行李离开小镇,

坐最快的一班车返回了巴黎。

而文森特随之情绪失控,

亲手割下了自己的一小片耳朵,

送给了旅馆的清洁工,

因为他认为清洁工平时对他不错。


「那些天才们」 被误杀的孤独小镇青年---文森特 · 梵高

《割耳后的自画像》 1889年


文森特的邻居们本来就不喜欢这个怪人,

加上他割耳朵的怪异举动,

大家都觉得他疯了。

于是,三十位邻居联名写信给市长:


于是在1889年,

文森特自愿住进了小镇附近的精神病疗养院。


「那些天才们」 被误杀的孤独小镇青年---文森特 · 梵高

圣雷米精神病疗养院


就算是在精神病院,他也没停下画笔。

孤独是他绘画的灵感和动力。

何况在精神病院比较安静,

没人会骚扰他,

住宿费用也比租房划算。


「那些天才们」 被误杀的孤独小镇青年---文森特 · 梵高

住院一个月后创作的《星空》 1889年


由于性格问题,

一生中的大部分的时间,

文森特与家庭成员的关系都不好,

特别是与父母,几乎没有任何沟通。

但在精神病医院内,他画了一幅自画像,

送给他的母亲作为生日礼物,

绘画可能是他唯一擅长的情感的表达方式了。


「那些天才们」 被误杀的孤独小镇青年---文森特 · 梵高

《没胡须的自画像》 1889年 (为了显得精神点,特意刮了胡须)


就这样,

他精神病院呆了一整年,也创作了一整年。

此时,他希望换个地方,捕捉新的创作灵感。




5 人生最后的70天


1890年,37岁的文森特又回到了巴黎,

投靠了弟弟提奥。


提奥把他安置在巴黎北面

奥威尔小镇的一家小旅馆里,

还特地找了个医生,照顾情绪不稳定的文森特。


「那些天才们」 被误杀的孤独小镇青年---文森特 · 梵高

加歇医生


在旅馆仅有一扇小天窗的阁楼里,

文森特渡过了人生最后的70天。


「那些天才们」 被误杀的孤独小镇青年---文森特 · 梵高

文森特当时住的旅馆顶层阁楼,仅有一扇小天窗。


他每天很早就提着画材出门,

很晚才回旅馆休息,无论天晴或下雨。

他用疯狂的创作,与自己的孤独不安和解,

惊人地在70天中完成了80幅作品。


1890年7月27日的晚上,

文森特表情痛苦,踉跄地回到旅馆,

人们发现他腹部中了一枪,子弹还在体内,

血液不断的渗出衣服。


得到消息后第二天,

弟弟提奥立即从巴黎赶到奥威尔。

悲伤的是,

文森特在阁楼的小床上挣扎了两天,

于1890年7月29日在弟弟提奥的怀里去世。

死前他承认自己是自杀。

人们不想去探究:

一个决心自杀的人

为什么不直接向脑袋开枪?

近距离开枪,

子弹是否应该直接穿过身体?

中枪后为何不及时送治,

而要在床上挣扎两天才痛苦死去?

人们只是觉得:

一个怪人自杀,不足为奇。

文森特最后的告别仪式,在小旅馆一层餐厅举行。


「那些天才们」 被误杀的孤独小镇青年---文森特 · 梵高

文森特告别仪式举行的地方——旅馆一层餐厅


他的棺木放在一张桌子上,

刚完成的油画摆在周围,

有的画布甚至还没干透。


文森特死后半年,

弟弟提奥也因病去世。

文森特的几百幅“不值钱”的绘画遗产,

都由弟媳妇乔安娜继承。


「那些天才们」 被误杀的孤独小镇青年---文森特 · 梵高

弟弟提奥的妻子---乔安娜 (艺术经纪人)


乔安娜对文森特的艺术理念知之甚少,

因为他们一共只见过5次面。

但这并不妨碍她通过商业包装,

把文森特的画作成功推向了市场,

从此开启了长达一个世纪的造神运动。

天才画家---梵高,

就此闻名于世。




后 记

19世纪末的小镇青年文森特,

性格敏感古怪,

长年靠弟弟接济生活,

与所有亲人关系都很差。

没有真正的朋友,

也没有温暖的爱人。


孤独的他曾尝试自力更生,

希望可以卖画赚钱,

不用再厚着脸皮靠弟弟接济,

但他终身未能卖出一张画。


「那些天才们」 被误杀的孤独小镇青年---文森特 · 梵高

文森特一生给弟弟写过大约六百封信 有一半是要钱,另一半是讨论艺术。


他一生爱过三个女人,

房东的女儿,

自己的表姐,

一个带着两个孩子的妓女。

但没有女人愿意接受这样一个怪人的爱意。


他把无处投射的炽烈情感,

通过色彩,疯狂地表达在了画布上,

从而换取内心片刻的平静。


「那些天才们」 被误杀的孤独小镇青年---文森特 · 梵高

文森特画作细部笔触


在某个毫无征兆的下午,

他腹部中枪,在床上挣扎两天后去世,

谁也不知道究竟发生了什么。

但人们更愿意相信,

偏执古怪的他是死于自杀。


这就是孤独的小镇青年“文森特”,

也是天才画家“梵高”的真实人生。


「那些天才们」 被误杀的孤独小镇青年---文森特 · 梵高


欢迎搜索关注公号【乎几设计】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