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6.06 宋元山水初遇西洋油画,就在徐悲鸿笔下的喜马拉雅山|画事

宋元山水初遇西洋油画,就在徐悲鸿笔下的喜马拉雅山|画事

画事君说

浅 显 有 趣 的 深 度 艺 术 美 学 干 货


@民国画事所有原创内容版权已交由专业版权机构代理,严禁门户网站、自媒体平台、阅读类App等未经授权复制、抄袭或抓取,违者必以法律手段起诉。

917年,徐悲鸿决定带着早有婚约在身的蒋碧薇私奔前往日本。在临行的前一天,他的伯乐良师康有为特意为他们践行。

对这个天赋颇高的青年,康有为可谓是寄予厚望,早年致力于中国艺术改革的他,仿佛在这个青年身上看到了中国画革新的希望,甚至在临终前,他还在这样评价徐悲鸿:“精深华妙,隐秀雄奇,独步中国,无以为偶。”

宋元山水初遇西洋油画,就在徐悲鸿笔下的喜马拉雅山|画事

徐悲鸿为康有为所作画像

康有为给这位爱徒题了四个字:“写生入神”。

宋元山水初遇西洋油画,就在徐悲鸿笔下的喜马拉雅山|画事

写生入神

这不知是老师倾囊所受的心诀,亦或是对于这位学生未来的期许。总之,徐悲鸿往后人生的艺术探索,再也不能和这四个字分开。

前些天画事君和大家聊了很多关于徐悲鸿和他的人物画,譬如《九方皋》、《田横五百士》、《愚公移山》,当然都是他所致力于的“油画民族化”事业的重要作品。

但你大概不知道,徐悲鸿在山水风景题材上的尝试,虽然少,却很美,甚至更成功。

今天,我们要着重来看另一件同期所作的伟大尝试,《喜马拉雅山全景》,而且我们还发现,这幅画,不仅是画的喜马拉雅,更和宋代山水有神交。

宋元山水初遇西洋油画,就在徐悲鸿笔下的喜马拉雅山|画事

徐悲鸿 《喜马拉雅山全景》 1940 年作 布面油畫


这是一件达到了“写生入神”这四个字的境界的作品,是西方人画不出的油画,也是传统国画表达不了的风景,可以说是“油画民族化”的成功范本之一。

宋元山水初遇西洋油画,就在徐悲鸿笔下的喜马拉雅山|画事

徐悲鸿 喜马拉雅山全景

1940 年作

布面油畫

37 × 93.5 cm

簽名:悲鴻 廿九

出版:《海外看大陸藝術》 P140-141 藝術家出版社 1987年版

展覽:

2018年 百年教育 百年悲鴻——徐悲鴻作品珍藏大展 保利藝術博物館 / 北京

2018年 百年教育 百年悲鴻——徐悲鴻作品珍藏大展 寶龍美術館 / 上海

來源:香港佳士得1987年1月12日 Lot.149

14 5 / 8 × 36 3 / 4 in

RMB:18,000,000 - 28,000,000

宋元山水初遇西洋油画,就在徐悲鸿笔下的喜马拉雅山|画事

出版物信息:

1、《海外看大陆艺术》 To See Mainland Art Overseas

2. 香港佳士得 1987 年《十九至二十世纪中国绘画》图录封面 Christie's HK 1987 The cover of Fine Nineteenth and Twentieth Century Chinese Paintings

1939年到1940年,在南洋为抗战办展募款的徐悲鸿受到了泰戈尔的邀请,赶赴印度与他共度了一段难得的惬意时光。

宋元山水初遇西洋油画,就在徐悲鸿笔下的喜马拉雅山|画事

1939年徐悲鸿赴印度期间与泰戈尔合影

泰戈尔的热情招待使得徐悲鸿在终年操劳中有幸能稍作放松,这段时间他在印度讲学、办展,尤其让他感到轻松的是泰戈尔先生为他朗诵诗作:

“......

河流唱着歌,

很快的流去,

冲破所有的堤防。

但是山峰却留在那里,

忆念着,

满怀依依之情。

……”

之后,他阔别泰戈尔,赶往大吉岭。

大吉岭是印度位于喜马拉雅山麓的一个小镇,在这里,随时探头望向窗外,就能饱览喜马拉雅山肃穆壮阔的景象,珠穆朗玛峰也就在仿佛触手可及的眼前。

对于生在江南水乡的徐悲鸿来说,喜马拉雅山的巍峨带给他的震撼绝对是难以想象的。

宋元山水初遇西洋油画,就在徐悲鸿笔下的喜马拉雅山|画事

大吉岭风景

他想要以自己的笔触,将这一切震撼的情绪表达出来,但这时的徐悲鸿却感到了一丝困难和疑虑——从没有人画过喜马拉雅,该怎么画?

走钢丝般的路

说实话,画事君以前见识少的时候,也蛮老古板的,觉得国画好,传统好。后来去了一次大都会博物馆,本来是去看灵飞经和照夜白的,结果顺便看了馆里常设的油画展。

我的天,一个厅的莫奈,一个厅的梵高,一个厅的德加,一个厅的马蒂斯,除了最多的印象派,还有好几个厅的各种古典油画,而且几乎全部是裸展!

我整个人都震惊了,那仿佛不是画,而是大大小小的任意窗,通过这些矩形画框,你看到了无数个五彩斑斓的世界。

那一刻我觉得,在处理光影、明暗、色彩、体积方面的水平,以及表现范围的广阔程度,中国画自愧不如。

宋元山水初遇西洋油画,就在徐悲鸿笔下的喜马拉雅山|画事

19世纪俄罗斯风景画大师列维坦的作品

因此,表现喜马拉雅这样壮阔、鲜明的风景,徐悲鸿的第一选择是用油画,这确实是一个明智的决定。

为了同时能把握巍峨的喜马拉雅山的静态和近处云霭、景物的动态,徐悲鸿在这幅画中罕见的使用了两种技法,一是他在画面亮部具有代表性的摆笔触,二是暗部及中间色调使用的刮擦技法。一般来说同一张作品为了避免割裂感,他只会用一种笔触来表现。

那么这件作品为什么用了两种笔触?

宋元山水初遇西洋油画,就在徐悲鸿笔下的喜马拉雅山|画事

《喜马拉雅山全景》亮部使用的摆笔触

宋元山水初遇西洋油画,就在徐悲鸿笔下的喜马拉雅山|画事

印象派作品中的摆笔触

这两种技法分别是从印象派、纳比派和部分象征主义的作品那里吸收借鉴而来的。

摆笔触依靠画家对色彩的高度敏感,将独立的笔触融合渐变,产生丰富的色彩变化。

宋元山水初遇西洋油画,就在徐悲鸿笔下的喜马拉雅山|画事

《喜马拉雅山全景》暗部使用的刮擦技法

宋元山水初遇西洋油画,就在徐悲鸿笔下的喜马拉雅山|画事

纳比派博纳尔作品中刮擦技法

而刮擦技法则表现出丰富的韵意和肌理,也塑造出深邃的体积感和空间感。这和中国传统皴擦渲染的笔法相暗合,将笔触落在对整体气象的把捉上,而非拘泥于眼前的一景一物。

灵活的技法运用体现了徐悲鸿对西方油画传统的娴熟把握,而这无疑也大大增强了这幅画的逼真度和现实感。

但如果只能做到这一步,那徐悲鸿只能说是一个西方油画艺术的亦步亦趋者,这离他老师的嘱咐还差太远,也完全背离于徐悲鸿所提倡的“油画民族化”的事业。

所以我们还要把目光往外拉一些。先站远一些看。

看这是我拍到的一张实物图,刚好有个手。

宋元山水初遇西洋油画,就在徐悲鸿笔下的喜马拉雅山|画事

展览现场路人的手和画作形制对比

是不是有点吃了一惊?这幅画竟然尺寸这么小?

没错,如果单看前面的图片,那壮阔的景象,你可能也会和画事君最初一样,以为它起码得是一幅2.5米*1米的巨制,但他的尺幅只有37*93.5cm,这在西洋油画中是非常少见的尺幅。

37厘米,这是它是中国手卷的常见形制。这个长宽比能让我们直接想到宋人屈鼎的《夏山图》,它的比例和《喜马拉雅山全景》几乎完全一样。

宋元山水初遇西洋油画,就在徐悲鸿笔下的喜马拉雅山|画事

《夏山图》

和需要昂首举目的大型油画相比,长卷的特色是什么?是铺陈。这是中国山水艺术最有趣的一点,它直接在观赏方式上规范你的感受,将你的情感导向和作者相同的轨道,从而实现“传情达意”的效果。

而徐悲鸿的小操作可远不止如此,这幅画的构图,在横向上他放弃了油画常用的焦点透视法,而是用他个人非常擅长的含有焦点透视的平面性结构,也就是总体是典型的中国画散点透视,而在局部则是焦点透视,纵向上,他结合了宋画中常见的“近中远”三段式构图,使得画面更有空间感和纵深感。

宋元山水初遇西洋油画,就在徐悲鸿笔下的喜马拉雅山|画事

扑面而来的云霭

散点透视和长卷的布局,给观者带来的是一种徐徐铺陈的感觉,使得原本让人震撼的高原风情变得柔和舒适。

但是依然保留了油画最擅长的光影处理,当时徐悲鸿在喜马拉雅山南麓,可以看到光从右边照射过来,在山头形成漂亮的光影。

宋元山水初遇西洋油画,就在徐悲鸿笔下的喜马拉雅山|画事

山头的朝阳

宋元山水初遇西洋油画,就在徐悲鸿笔下的喜马拉雅山|画事

散点透视带来的静谧感让观者沉浸

看到这里你也许就明白了,徐悲鸿心里十分清楚:西方艺术长于写实,东方艺术长于写意。如果比写实,中国人物画确是少了些逼真,但要比写意,中国山水又以气韵生动远胜于西洋风景画。

在逼真和气韵之间,他想两者兼顾,这是一条走钢丝般的路。

宋元山水初遇西洋油画,就在徐悲鸿笔下的喜马拉雅山|画事

中国以写意入神为核心的山水画

宋元山水初遇西洋油画,就在徐悲鸿笔下的喜马拉雅山|画事

西方以再现写实为核心的风景画

但是我们至少能不再误解徐悲鸿:虽然他一直致力于中国画的改革,但是他想去除的一直都只是因循守旧、无病呻吟、得意忘形的朽败的传统而已。

宋元山水初遇西洋油画,就在徐悲鸿笔下的喜马拉雅山|画事

康有为、徐悲鸿反对的是笼罩着清末民初画坛,陈陈相因的四王末流

“民国画事,深情讲述艺术家,专业解读艺术品,直接深入艺术市场。致力于做最好的艺术自媒体,写最好看的艺术文章。——人生不长,你需要读点好东西。关注我们,持续接收好文章。”


民国画事更多精彩内容

这样的老太太世间不会再有——张大千传奇女弟子方召麐

画出伦勃朗之后,人工智能会不会超越赵孟頫和王羲之?丨画事

抽根烟冷静一下,猜猜这幅达芬奇能卖多少亿?丨画事

看完这些不说人话的艺术评论,感觉说都不会话了丨画事

他活了九十多岁,一心一意当了一辈子“花痴”|画事

这儿有一片拍卖的蓝海,最最适合捡漏!|画事

鲁迅笔下,阿Q打进尼姑庵没抢到的宣德炉,有啥好?丨画事

评论区留言,和画事君聊天儿

▼▼▼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