父母做对“他律”,孩子才会自律:培养孩子责任感,这5步很重要

受到疫情影响,今年寒假延期很久,现在还有很多省市没有正式开学。这段时间可以说是父母和孩子之间矛盾最为集中的时期,矛盾的焦点都围绕学习。这期间也接到了很多家长的留言,说自己再怎么管,孩子都无法做到自律。有的时候真是身心憔悴。

为什么父母已经做到了全方位全时刻的督促,孩子还是像小毛驴一样,不打不肯走一步呢?问题到底出在哪里了呢?

关于这个问题,其实很多书都给了不同角度的回答。在《学习的格局》这本书也提到了相关的解决问题的方法。作者黄静洁是著名音乐家谭盾的妻子,她培养出两个非常优秀的儿子,大儿子以SSAT(美国高中入学考试)满分的成绩,进入了名高中,后来考入名校纽约电影学院,而小儿子则立志考入中国最好的音乐学院附中,现在正在为此备考。其中有很多经验值得我们借鉴。


父母做对“他律”,孩子才会自律:培养孩子责任感,这5步很重要

一.为什么你越说,孩子越不做?而且想要逃?

记得曾经带的一届学生,高考结束之后,有个孩子填报志愿,他给我打电话说的第一句话就是

“老师,我死也不上本省的大学,我要填的越远越好。”

听到这样的话,我真的是感慨万分,因为这个孩子我了解,他的成绩很好,但是父母总是不放心,管的很严,甚至严格到刷牙洗脸具体要几分钟。其实这样的结果已经不算太坏了,至少这个孩子是听话的,还有多少小孩,在高考还没到的时候,已经和父母翻脸吵架。有的家长对我说:

小孩一到家就把房门锁起来,我们也不知道他在里面干嘛。

现在小孩有他自己的想法了,越说他越反着来,打也没用,真是不知道怎么办才好。

寒假小孩躺在床上怎么都喊不起来,叫我给他手机,已经僵持了好几天了,怎么办啊?

孩子苦读12年,父母辛苦陪读12年,结果到最后,孩子想的却是走得越远越好。为什么父母的付出非但得不到感激,反而起到了反面效果?父母越说,孩子越不听,而且有想要逃离的冲动。

父母做对“他律”,孩子才会自律:培养孩子责任感,这5步很重要

答案只有一个:说的太多,而且说的方式不对。

在一项社会调查中,很多学生吐露了自己的心事:其实有的时候并不是不想做,只是被干预的太多,反而觉得责任不是自己的。过度干预,真的令人感到很窒息。

父母的出发点都是好的,但是不科学的方式,会带来诸多的负面效果,其中有三点特点需要重视:让孩子丧失责任感,让孩子失去批判性思维,损害亲子关系。

父母做对“他律”,孩子才会自律:培养孩子责任感,这5步很重要

  • 【1】让孩子丧失责任感

家长反应的最普遍的问题是,孩子就像倔毛驴,抽一鞭子才走一步,有的时候甚至抽鞭子都催不动孩子。其实这就是典型的丧失责任感的表现。

父母有的时候陷入了一种悖论中:父母亲手剥夺了孩子的责任感,却又反过来怪孩子做事不主动,学习不积极。这种情况通常发生在孩子小的时候。

在美国某著名育儿网站中,有一份6-9岁的自我担责清单。

父母做对“他律”,孩子才会自律:培养孩子责任感,这5步很重要

来自《学习的格局》

从这份清单我们可以看到,中国的父母,有的时候为孩子决定的事情有点多,孩子自我担责的时间和机会其实很少。也就是说,孩子的责任感其实是从小时候最基础的力所能及的事情中培养起来的。而当孩子有了自我担责意识之后,就会把“必须做”变成“应该做”。这时候外力就变成了自我驱动力。

而父母过度的干涉,过度的说教,则是剥夺了孩子责任感培养的机会。孩子觉得什么事与我无关,当然打不动说不动。

父母做对“他律”,孩子才会自律:培养孩子责任感,这5步很重要

  • 【2】损害孩子批判性思维

其次,父母的唠叨和过度的说教,还会严重损害孩子的批判性思维培养,这是非常重要的未来竞争力的一种。但是很多父母都没有关注到这一点。

现在大学生陷入校园贷的悲剧有很多,其实这也和批判性思维有关。如果大学生能够看到校园贷背后的陷阱,不被口头上的一些承诺诱惑,也不至于还不起贷款,最后导致父母卖房还贷等悲剧。

父母说得多,会带来两种负面的效果,一种是孩子思维懒惰。失去了思考能力,什么都指望父母能够帮助自己,给自己提供一些指导意见。另一种情况就是孩子很早就叛逆。随着年龄的增长和见识的增多,孩子会觉得父母说来说去就是那一套,早就过时了,这时候父母说的话对孩子来说,都是老古董,孩子宁愿听同班同学的意见,也不愿意听父母说话。

  • 【3】损害父母和孩子的健康亲子关系

最后一点不必说,通过很多家长的留言和评论,就可以看出来。我们要知道,孩子永远比父母聪明。为什么这么说呢,因为父母接受新事物的速度比不上孩子,父母如果不改变,陈旧的教育方式永远比不上孩子脱离管教方式的速度。

而唠叨和说教,则是损害健康亲子关系的一大元凶。有时候说得多不等于说的对,说得对不等于方法对。所以只有找对孩子的问题,在合适的场合,合适的时间,用正确的方法说,才能达到四两拨千斤的效果。

而不看场合不看时间,也不注重方式方法,重复的唠叨,只会让孩子感到窒息,想要反抗或者尽快逃离。

说了这么多,那到底该如何做,才能减少说教的次数,才能激发孩子的内驱力,让孩子不说也能成为行动派呢?在这里给家长提供5个方法。

父母做对“他律”,孩子才会自律:培养孩子责任感,这5步很重要

二.如何做,让孩子学会自律,自主学习?

1.责任阶梯法

富兰克林·罗斯福的妻子安娜·埃莉诺·罗斯福说过:“请告诉你的孩子,他不只是有权成为一个人,他还有责任成为一个自己。”

作为父母,我们要做的则是帮助孩子认识自己,成为自己,承担自己应该承担的责任。比如说上面呈现的自我担责清单的一些内容,比如让孩子自己收拾书包,自己收拾书房。当然,孩子已经形成了坏习惯,父母不可能一蹴而就地,让孩子突然学会自律。

这个时候,我们就可以采取“责任阶梯法”,我们可以将孩子应该做的一件事分成好几个步骤,然后引导孩子每次只要做一小点就行了,在孩子每次完成了1的内容,并且可以保持的时候,就可以让孩子完成1和2的内容,最终慢慢越来越多,之后的过程也会越来越顺利。

这其实和《微习惯》这本书的观点很类似,就是让孩子完成从0到1的突破,突破的点就在于将任务分解到最小的那一步,小到孩子认为完成轻而易举,并且能够保持。

举个例子,如果孩子每天不收拾书包,直到上学之前,才匆忙收拾书包,导致作业经常忘记带。对于这种情况,就可以采取“责任阶梯法”,最小的任务是家长帮助收拾书包后,让孩子自己从书房拎到玄关,第二天上学自己拿走。等孩子养成这样的习惯之后,再引导孩子每天把非学习物品放到书包,再自己拿到玄关。训练一段时间后,让孩子自己收拾书包,并且拿到玄关。

当然,这只是一个例子,目的是为了展示“责任阶梯”法的步骤。那么生活中其他的事情也可以这样分解任务,然后慢慢加重任务量,最终让孩子自己为自己的事情负责。

父母做对“他律”,孩子才会自律:培养孩子责任感,这5步很重要

2.给孩子正确立规矩

俗话说:“没有规矩,不成方圆。”父母给孩子立规矩的时候,也要注意方式方法,一方面,规矩是要有底线的,第二规矩也要有一定的弹性和人情味。最后,父母的言传身教,是最重要的。

经常听到家长对孩子说:“你再这样,我就怎么怎么样了!”但是孩子一旦没有完成任务,相应的惩罚并没有实现,而孩子也知道父母的底线可以一再突破,最后再具有威胁的话,都变成了纸老虎和耳旁风。

其次,父母立规矩的目的是为了帮助孩子学会自律。但是立规矩也是需要弹性的。有的时候孩子踩到了规矩的灰色地带,父母可以妥善的去解决,维护孩子的自尊,给孩子一段时间,去理解犯的错误。

最后提一点,给孩子立规矩,父母同时也要给自己立规矩。很多父母和孩子为了电子产品发生矛盾。但是电视剧,游戏的设计,本身就是迎合了用户的心理,让用户不断地上瘾。所以对于这个问题,父母与其为电子产品和孩子吵架,不如减少电子产品出现在生活中的频率。父母首先要以身作则,不玩手机,不看电视,为孩子创造一个良好的环境。

父母做对“他律”,孩子才会自律:培养孩子责任感,这5步很重要

3.分阶段陪写作业

经常在网上看家长陪写作业的崩溃吐槽。还有一位家长留言说,陪写作业,被孩子气到胸闷心梗。其实陪写作业并没有这么可怕。正确的陪写作业方式是什么呢?应该是分阶段陪写。

  • 6-8岁,让孩子认识时间,从根本上解决拖拉问题

在孩子小的时候,可以用一些工具帮助孩子“看见”时间,知道完成作业大概需要多长时间,培养孩子的时间感知力和作业规划力。其次,让孩子感受到时间的好处。这点李玫瑾教授曾经说过,如果孩子写作业拖拉,就和孩子约定,如果能够在规定时间内,完成作业并且保证正确率,就可以得到一些自由玩耍不被干涉的时间。

  • 8-10岁,教孩子学习策略,提高作业效率

在孩子大一些之后,就要告诉孩子一些学习策略,帮助孩子提高作业效率,让孩子感到方法和效率的重要性。比如说写作业的策略,是从难到易,还是多学科交叉法等。

  • 10-12岁,家长退出,让孩子自主完成作业

最后家长就要全线退出,让孩子自己完成作业。如果孩子作业不合格,让老师去批评,在培养孩子独立完成作业的阶段,不要把重点放在孩子的对错上,允许孩子自己犯错,这也是练习自律的途径之一。

父母做对“他律”,孩子才会自律:培养孩子责任感,这5步很重要

4.公共的“私密”空间

有一些家长给我留言说,孩子写作业经常锁房门,我要把房门拆了吗?甚至有家长说,寒假期间上网课,电脑就放在孩子的房间。根本不知道孩子学习效率如何。

锁房门和把电脑放在孩子房间,我是非常不赞成的。随着孩子年龄的增长,对隐私空间的要求,是可以理解的。但是在培养自律的初期,也是孩子小的时候,最好给孩子营造一个公共的“私密空间”。

意思就是,在家庭的公共区域打造一个相对隐私的角落,让孩子学习,这样孩子不会被打扰,但是也不会完全处于无人监督的状况。这种半隐私的区域,容易帮助孩子养成自律的行为习惯。

父母做对“他律”,孩子才会自律:培养孩子责任感,这5步很重要

5.不打扰,不损害孩子的专注力

最后一点,就是不要经常打扰孩子。柳宗元曾经写作一篇文章叫《种树郭橐驼传》,用种树的道理来解读治理百姓的道理。其实父母教育孩子也是这样。不要当孩子写语文的时候,让孩子看数学,孩子看数学的时候,提醒孩子留出时间学英语,然后又送牛奶,又送水的。孩子如果走神2分钟,简直就是不得了的事情。

其实不打扰,是培养孩子专注力最好的方法,也是让孩子学习自己担责的方法。总而言之,让孩子有自主选择权,并且承担自主选择的后果。在孩子学习的初期,让孩子感知和学会方法,孩子熟练之后,就慢慢放手。

这样就能不吼不骂,轻松让孩子自主学习,成为行动派。

其实所有的文章都不能给出最直接有效的方法,还是需要各位家长根据孩子的特性,进行筛选和实践,在不断摸索中,找到适合自己孩子的教育方法。《学习的格局》这本书告诉我们,只有父母不断的学习,打开格局,才能正面影响孩子学习的格局。愿我们都能为了孩子,不断学习,和孩子一同成长。在这段极其高贵的陪伴过程中,既能收获成绩,也能收获和谐的亲子关系~

父母做对“他律”,孩子才会自律:培养孩子责任感,这5步很重要

我是一名高中老师,也是一位母亲。关注,获得更多教育类干货~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