房似錦、樊勝美死磕的原生家庭:影視劇為何都在妖魔化母親?


1.

媽媽們都這麼“可惡”?

前不久,《安家》大結局。在大家足不出戶的時間裡,這部電視劇掀起了很多高潮。其中,房似錦的原生家庭,頻上熱搜。尤其是她的母親,是一個“重男輕女”、不講道理、思維閉塞的農村女性。無獨有偶,幾乎在去年同期,一部《都挺好》同樣引起熱議,其中蘇明玉也有這樣一位“重男輕女”嚴重的母親。相似的,還有《歡樂頌》裡樊勝美的母親。

這些母親們,也許身份不同,來自不同的地方,教育背景不同,但是,卻有一個相同的特點:不禁讓人懷疑,當真是親生的?

房似錦、樊勝美死磕的原生家庭:影視劇為何都在妖魔化母親?


在我們普遍的認識中,孩子有問題,似乎原生家庭難辭其咎,這不僅讓做父母的我們戰戰兢兢,生怕自己不能成為盡善盡美的父母;也讓做孩子的我們難以釋懷,每每對比自己的原生家庭時,都免不了一聲嘆息。這裡,容易產生兩個誤區:

第一,好像媽媽們都這麼“可惡”;

第二,掩蓋了一個事實:爸爸也有問題啊,但是,為什麼媽媽要背所有的鍋?

2.

對女性的汙名化和攻擊

女性,四面楚歌。

對女性的汙名化和攻擊體現在很多方面。

首先,男性對女性的不認同。這經常表現為一種近乎自然的貶低,自然到身處其中,都很難察覺。

我的一位朋友說,從她記事起,爸爸經常掛在嘴邊上的對媽媽說的一句話就是:你一個婦道人家,懂什麼!她還告訴我,在她小時候,她生活的北方農村,女人是不能上桌吃飯的,尤其是在一些重要的飯局上,比如,春節家庭的大聚會。這些林林總總的小事件,一定留下多麼巨大的創傷嗎?反正至今,32歲的朋友,不願意邁入婚姻。很簡單,她不想成為像媽媽這樣“上不了桌面”的人。

房似錦、樊勝美死磕的原生家庭:影視劇為何都在妖魔化母親?


其次,男性對女性的不認同,還意味著,在漫漫以“男權”為主的歷史長河中,女性被社會主流所習慣性輕視。這種情況相信不用我來列舉,看到這裡,你心裡一定有無數的情境和事件,一幕幕重現。比如,在社會各個領域,一些更加重要和高級的職位裡,女性經常是少數的;比如,從一些地方的稱呼中也能看出很多端倪:曾經女性是沒有名字的,只有姓氏,如,劉氏,結婚之後,冠夫姓,夫姓在前,自己的姓氏在後,如,李劉氏;還比如,“重男輕女”,多少問題由此而生,成為女性成長中代代累積的創傷,說不清、道不明,纏綿不絕。

最後,女性之間的敵意。《紅樓夢》中寫到,女人是水做的,男人是泥做的。意思是,相比於男性,女性更加冰清玉潔。可是——重要的是這個“可是”——“冰清玉潔”從來都是用來形容未婚的女性,而幾乎與已婚女性絕緣。

也就是說,同為女人,也有一條鄙視鏈,也在互相嫉妒。

3.

母女之間的愛恨情仇

這和影視劇中表現如出一轍。

無論是樊勝美、蘇明玉還是房似錦,一方面,是女兒們的努力奮鬥、頑強拼搏、不被理解和不容易,而與此形成鮮明對比的是,他們都有一個比肩《白雪公主》裡給公主“毒蘋果”的“後媽”。也許是格林兄弟仁慈,尚不忍心將“生母”刻畫至如此,只好拉“後母”背鍋。事實上,在成長的過程中,尤其是母女之間,確實有很多愛恨情仇。原因很多,我們這裡嘗試分析兩個。

房似錦、樊勝美死磕的原生家庭:影視劇為何都在妖魔化母親?


第一,在母女關係中,成長中,女兒對母親會有很多投射,其中有理想的投射,也有“不夠理想”的、甚至是“惡意”的投射。所以,這是一對“相愛相殺”的關係。但是,這種“不完美”的投射往往讓人很難接受,這也是《白雪公主》中,後母“背鍋”的原因,因為,在孩子的心中,直接指向父母,太難接受,而這種隱晦的表達,則更容易讓人接受。

第二,代際創傷。離開德國的格林童話,回到生活在中國的“房似錦們”,來看看我們的環境文化中獨特的原因。因為受“重男輕女”影響,很多女性從出生開始,就被輕視,並且,在今後長期的成長中,被持續不平等對待。這當然給人帶來很多的悲憤,而除此之外,文化中長期如此,就好像是一場持續的大型“催眠”。

房似錦、樊勝美死磕的原生家庭:影視劇為何都在妖魔化母親?


久而久之,甚至很多女性自己,也開始認同這一點,這一方面似乎是在“向施虐者認同”,另一方面,是為了抵禦長期以此給自己造成的低價值感。

於是,結婚後,很多女性也索性加入“重男輕女”的行列。甚至,你可以看到,最“重男輕女”的人,往往是女性自己。這也就出現了一個很矛盾的現象:自己是女孩,被輕視,等自己生了女孩後,自己再輕視自己的女兒。這就是創傷的代際傳遞。

4.

影響及應對

第一,沒有對母親的認同,影響女性對自己女性身份的認同。比如,恐懼婚姻。我的那位從小目睹“母親不能上桌吃飯”的朋友,因為並不認同母親的形象,因此,她拒絕走入婚姻。她認為,走入婚姻,就約等於依附男人。再比如,不願展示女性特有的柔軟。還是我的這位朋友,她雖然很漂亮,卻是一個“女漢子”,和男性總是能混成哥們兒,不能撒嬌,不願意向男性尋求幫助。因為,在她看來,和男性示弱,是一件非常困難的事情。對於她對婚姻的恐懼,她的爸爸其實非常不理解。她爸爸覺得,自己對女兒各種關懷備至,為何女兒卻並不幸福?父親沒有想到的是,”自己對待妻子的態度“對孩子的負面影響,是他無論怎麼對女兒好,都彌補不過來的。這也在提示父母們:

與其我們學會怎麼做,不如我們自己是什麼樣的人,更重要。

第二,對女性而言,還影響和同性之間關係的建立。從母女關係中,我們往往發展出“我們和同性之間的關係”。比如,我們和母親不親近,我們也很難學會如何和同性朋友去交往和親近。如果我們不能處理我們和母親之間二元關係中的“不完美投射”部分,似乎,這一部分就永遠存在於我們每一個想要和同性建立友誼的時候。所以,接納母女間的不完美,是一個開始。

房似錦、樊勝美死磕的原生家庭:影視劇為何都在妖魔化母親?


第三,一個被貶低和汙名化的母親,也影響男性對女性的認知,以及影響男性今後的兩性親密關係的建立。比如:尋找什麼樣的客體,如何建立親密關係以及建立怎麼樣的親密關係。也會影響男性對女性的態度。

第四,一個沒有得到完全發展和尊重的母親,也很難給予孩子應有的照顧。這經常影響孩子的個人成長。並且導致,我們總是在兩性親密關係中去“找媽媽”,這將影響我們的婚姻質量。

對女性的貶低和汙名化,沒有贏家。家庭是一個系統,社會也是一個系統。在一個系統中,整體的進步是以每個個體的進步為前提的。在一個系統中,沒有人可以獨善其身。

房似錦、樊勝美死磕的原生家庭:影視劇為何都在妖魔化母親?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