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他是龙》:战胜恶龙的少年并不一定会成为恶龙

《他是龙》这部电影2016年8月19日在中国大陆上映。由Indar Dzhendubaev执导,马特维·雷科夫 、玛利亚·波兹哈娃等主演。影片改编自长篇小说《Ritual》,讲述了公爵的女儿米拉被恶龙掳走后唤醒了恶龙的人性,最终与恶龙阿尔曼相爱的故事。

《他是龙》:战胜恶龙的少年并不一定会成为恶龙

战斗民族的神话故事

这部电影在中国的八月上映,院线电影中绝对是一部名列前茅的作品,这种倒不是因为同时间段的国产电影品质低劣,当然也会有这种原因,但这部作品获得不错的票房成绩的最主要原因还是因为这部作品的视觉冲击,这部作品在豆瓣上获得了7.5分,这个成绩在中国来说算是比较高的电影分数了。

这部作品在氛围渲染方面及其的成功,电影开始灰白色调,众人在哭声中吟唱,红豆的颜色与灰黑白等颜色形成了鲜明的对比,一下子就将观众的注意力拉到电影之中,电影是在讲述一个类似于民族之中的神话传说的故事,皮影艺术加入,让电影的传奇色彩更加浓重,幽暗的灯火下,一个故事徐徐展开。

《他是龙》:战胜恶龙的少年并不一定会成为恶龙

雪地里有一群人正在把少女打扮成祭品,要把女子献给恶龙,火焚少女的方式获得下一代龙宝宝,这种十分残忍的方式惹得人类十分不满,在一次屠龙行动中,少年成功杀死了恶龙,似乎铲除了所有龙族。

电影正式开始是在婚礼准备的现场,人们以为世界上再无恶龙,为了将公爵的小女儿嫁给最优秀的少年,人们祝福他们唱起《龙之歌》,可是没有想到的是女主人公真的被歌声召唤来的恶龙掳走。

这个开头的处理,非常符合神话故事的那种传说感,为故事增添了不少趣味性,也吸引观众的目光,不得不说这部电影的特效十分成功,龙飞向少女的时候,这个形象非常符合西方神话中,邪恶的形象。

《他是龙》:战胜恶龙的少年并不一定会成为恶龙

一场拯救的故事就这样开始了,少女在与少年的接触中,发现他其实也没有那么坏,所以两个人就在逐渐的接触中产生了一些情感,不得不说俄罗斯这个国家的文学底蕴确实很深厚,这个国家确实有一些可以引以为傲的独特的文学艺术,这个剧本其实并不是很复杂,更多的是人性的救赎。

神话的开场,童话的结尾

估计让观众感到难忘的部分就是电影中间那段浪漫场景,两个人在海边追逐嬉戏,无论是画面、色调、主人公,都营造了一种绝佳的氛围,让观众不禁沉浸在这种短暂的美好之中。

《他是龙》:战胜恶龙的少年并不一定会成为恶龙

电影通过岛上的奇幻场景和主角之间青涩朦胧的恋情,把这段回忆制造的如童话般美好,用一种俄罗斯独有的悲剧基调作为开场,奠定基调后,把两个孩子青涩的情感与神话中邪恶的故事做对比,并让这种情绪在这个故事里形成鲜明对立,这既是人和龙的对立,也是人性与恶性的对立。

俄罗斯非常擅长文学上的创作,从好莱坞中雇佣的编剧名单就能看出,托尔斯泰和果戈对于古典好莱坞叙事的影响至今来说都是非常大的。

而且电影中还有很多的暗示性细节,比如米拉为了在洞中为了逃生,将自己的辫子编织成绳索攀爬,而米拉和屠龙少年后裔的婚礼中最重要的一个环节就是屠龙者用绳子拉过承载米拉的船;第二个是米拉送给阿尔曼的信物,一个半月形的乐器,而龙岛上的龙牙也是这个形状的,这种意象的重叠似乎也早就预言了结局。

《他是龙》:战胜恶龙的少年并不一定会成为恶龙

当然这种暗示性的情节并不能让我们直观的感受两个人之间强烈的情感迸发,这部电影中真正精彩的部分是基于人类的一种病态的精神疾病,人们称之为斯德哥尔摩综合征,指被害人对犯罪者产生情感,这个情感让被害人对加害人产生好感、依赖性。

《他是龙》:战胜恶龙的少年并不一定会成为恶龙

虽然电影之中的米拉并没有被阿尔曼虐待,但是从电影开始来说,两个人的关系确实有这个意味。米拉的确是一样的囚犯存在,被囚禁和囚禁者的人物关系转变为恋人,这种对立转换在电影中经常能看到,人们对于这种感情存在好奇心理,电影的设定也激发了观众的猎奇心理。这段危险的恋情应该何去何从。

俄式文学影响下的艺术电影

其实这部电影一年前就已经在俄罗斯上映了,很多人都已经看过这部电影了,至于掏出一张电影票到电影院观看,对于很多观众来说,也在思考这中选择是否值得,不过这部电影的视觉效果和音乐,只有在电影院才能体现出最好的效果,很多观众也是基于这一看法。

《他是龙》:战胜恶龙的少年并不一定会成为恶龙

这部俄罗斯的奇幻爱情电影,虽然故事老套,但是加上俄罗斯的专属情感后,确实是一部值得观看的电影,不仅是因为这是一个俊男与萝莉的搭配,更是因为这部电影所传达出的童话效果,目前来说是国产电影所不具备的。

《他是龙》的特效制作精良、画面精美、影片带有中世纪风格,这一点体现在服饰和建筑上,电影的服饰和物品都很有历史感,故事内容虽然简单,但是层次丰富、场面宏大,祭祀场景和神话般的族群场面原汁原味的再现了战斗民族的电影艺术的境界。

《他是龙》:战胜恶龙的少年并不一定会成为恶龙

这部纯爱故事还是比较适合所有年龄段观看的,虽然他利用了一些独特的角度,抓住了人们的猎奇心理,但是从本质上来说,还是一部美好的童话故事。

电影在拍摄的时候用冷、暖两种色光,冷是前面祭祀的邪恶神话,暖则是两个孩子面对青涩感情时的氛围,其实童话现在在很多时候变成了贬义词,这也是一个很奇怪的事情,美好的童话没人看,血腥暴力人人都喜欢,人们急于融入现代社会,生怕自己懂得太少被人捉弄,可是被抛弃的童话世界难道不是人们从小就渴望的世界。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