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孔雀河旁,有3800年之久的太陽墓之謎

太陽墓位於孔雀河古河道北岸。它是1979年冬被考古學家侯燦、王炳華等所發現,古墓共有數十座,每座都是中間用一圓形木樁圍成的死者墓穴,外面用一尺多高的木樁圍成7個圓圈,並組成若干條射線,呈太陽放射光芒狀。 經碳14測定,太陽墓已有3800年之久。

古孔雀河旁,有3800年之久的太陽墓之謎

“太陽墓”外表奇特而壯觀,圍繞墓穴的是一層套一層的共七層由細而粗的圓木。木樁由內而外,粗細有序。圈外又有呈放射狀四面展開的列木,井然不亂,蔚為壯觀,整個外形酷似一個太陽,很容易讓人產生各種神秘的聯想。“太陽墓”的盛行,大量樹木被砍伐,使樓蘭人在不知不覺中埋葬了自己的家園。據已發現的七座墓葬中,成材圓木達一萬多根,數量如此之多,令人咋舌。

它是哪個民族哪個部落的墓地?

又為什麼要葬在這裡?

這群人居住在什麼地方?

他們是把太陽當做圖騰建造此墓還是有別的意義……

3800多年過去,仍是個不解之謎。

羅布泊文明和樓蘭文明之間近2000年的斷裂又是怎麼一回事?也許待太陽墓之謎解開也便有了結論。

古孔雀河旁,有3800年之久的太陽墓之謎


或許,羅布泊文明、樓蘭文明、太陽墓之謎就是同一個謎底。

而那些去羅布泊等探險和考察的人們,正是在尋求這個答案。著名科學家彭加木,1980年5月帶領一支綜合考察隊赴新疆羅布泊考察。6月17日,彭加木獨自一人到沙漠裡找水,不幸被流沙吞沒,至今為止,我們仍然未找到他的遺體。

古孔雀河旁,有3800年之久的太陽墓之謎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