恆大的 “獨門祕籍”,你可能學不會

在《孫子兵法》中,“廟算”指的是戰役之前的戰略籌劃,直接關係到戰爭的最終成敗。

而在房地產行業,“廟算”也同樣存在。隨著“馬太效應”日趨凸顯,龍頭企業、中小企業發展呈現“冰水火”三重天。其中,龍頭房企具有深厚的功力,超強的戰略定力和前瞻力,市場主導地位堅不可摧。

這也是為什麼,3月31日中國恆大HK.3333(以下簡稱恆大)發佈了2019年財報,引起了業內外的關注,並被認定為房地產行業未來5-10年的風向標。

恆大的 “獨門秘籍”,你可能學不會

NO.1丨壹

九字戰略,恆大的獨家真經

我們先來看看財報的重要內容。

3月31日,中國恆大(HK.3333)發佈2019年度業績:銷售額6011億元,同比增長9%;核心利潤408.2億元,同比下降48%;資產負債率77.9%,同比增加4.2個百分點;淨負債率159.3%,同比增加7.4%;現金餘額2287.7億元,同比增長12%,糧草依然充足。

全場最大亮點在於,許家印發布的恆大集團2020年發展戰略:“從2020年開始轉變發展方式,全面實施‘高增長、控規模、降負債’的發展戰略,要用最大的決心、最大的力度,一定要把負債降下來。”

眾所周知,“高槓杆、高負債、高週轉”是懸在房企頭上的達摩克里斯之劍,恆大新提出的“9字戰略”就是為解決這一問題而來,也是我們地產同行要領悟的真經。

NO.2丨貳

恆大的“快”,萬億房企將誕生

“高增長”很好理解。

根據恆大的內控目標,2020年要實現銷售8000億,到2022年力爭實現銷售1萬億。

其實,恆大2020年的對外銷售目標是6500億元。而恆大在今年準備了1.32萬億元的貨值,只要去化率50%,就可以完成這一目標,去化率達到60%,則可以完成對內的8000億元指標。

恆大的 “獨門秘籍”,你可能學不會

而就在剛剛過去的一季度,恆大迎來了“開門紅”:根據其一季度業績簡報顯示,其“網上銷售”的顛覆性營銷革命持續發力,截至3月底公司實現銷售額1465億大增23%,銷售回款1133億大增55%,行業排名第一,刷新公司一季度銷售及回款最高歷史紀錄。

按照這種銷售進度,不排除恆大會提前完成其銷售任務。

NO.3丨叄

恆大的“穩”,你學不會!

被譽為“地球上開車最快”、獲得過7屆F1世界冠軍的“F1之王”邁克爾·舒馬赫曾坦言,自己成功的秘訣並不是油門,而是剎車。一味地加油門求快,瘋狂的車速會將車甩飛出去,而善用剎車的“慢”技巧有時反而能成就更多。

所以,優秀的企業家一定具備剎車意識。

除了“高增長”,“地產老司機”恆大認為,把剎車和油門配合好才能拿到最後的冠軍,提出了“控規模、降負債”。

首先是”控規模“。許家印提出,未來三年,恆大有息負債每年平均下降1500億,到2022年要把總負債降到4000億以下。

其次,是”降負債“。許家印在現場表示,地產主業在現有土地儲備的前提下,未來三年每年要降低3000萬平方米左右,到2022年降低到2億平方米左右。多元產業也要收緊投資,5年內不再投資其他任何產業。

恆大敢於大刀闊斧降土儲的底氣,來源於龐大的優質土地儲備。截至2019年底,恆大土儲達3億平方米。糧倉寬裕,彈藥充足,嚴控支出就有了更加闊綽的空間。

NO.4丨肆

結語

時代在變,行業也在變,但恆大還是那個恆大:一邊控速求穩,另一邊前瞻做佈局。

回顧過去20多年的崢嶸歲月,從住宅開發到大文旅產業,再到足球和新能源汽車,恆大多架馬車並行,無不聲勢浩大,成績斐然。如今,“房住不炒”成為一個長期的政策,想要通過高槓杆實現擴張已經很難走通,唯有高質量增長,才是企業的明智之選。

恆大提出“高增長、控規模、降負債”的戰略,既有宏觀層面統籌協調、有力引領,又有微觀層面多點突進、積極作為。可以預見的是,一個穩健的新恆大,不僅“體量”更大,而且必然“體質”更好,“免疫力”更強。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