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像“富人”一樣薅羊毛

自從“打倒孔家店”以來,孔子被反孔大軍按在地上任意摩擦以後,像精跡斑斑的手紙一樣被人厭惡,胡亂丟棄,孔子也就變成了孔老二,和他那夾帶私貨的徒子徒孫,走私犯們從此之乎者也,嗚呼哀哉了。

歷史雖然可以被篡改,但也可以被撥亂反正,孔子雖然可以被歷史,但也可以被清白。因為歷史終將是歷史。

子曰:富與貴,是人之所欲也。貧與賤,是人之所惡也。

富、貴,是人的慾望,窮人想要成為富人,富人想要一直做富人。但在古往今來的現實社會中,富人往往被貼上驕奢淫逸、為富不仁的標籤,而窮人就成了好勇鬥狠、好吃懶做的刁民的化身。

本沒有階級就像本沒有路一樣,只不過自瀆的富人指鹿為馬企圖置身其外,結果畫地為牢;自瀆的窮人企圖畫地為牢置身其中,結果作繭自縛。於是就有了路,有了窮、富階級的對立。這是一場零和遊戲般的鬧劇:自瀆的窮人消滅了富人,自瀆的富人也阻擋住了窮人,身份就在這交織、糾纏中不斷地轉化,不斷地被重新定義,但窮、富階級的對立依然存在,如此往復,惡性循環,就這樣窮人做了窮人眼中的富人,富人成了富人眼中的窮人。

兩千多年前的孔子“先天下之憂而憂”地指出社會存在的兩大亂象:

好勇疾貧,亂也。人而不仁,疾之已甚,亂也。

好勇鬥狠、憤恨、諂媚的貧者之象(貧、富不單指物質上的,還指精神上的);驕奢淫逸之風橫行的為富不仁之象。

在人的社會結構中,由於每個人的先天條件、智力水平、身體素質的不同必然會造成社會分工的不同即貧、富的出現,這是客觀規律,不以人的意志轉移。為了解決那兩大亂相,孔子又再一次“後天下之樂而樂”地授人以漁:貧而樂,富而好禮。

無論貧、富,沒有憤恨與諂媚,沒有偏見與傲慢,都能做到歌舞昇平、謙卑禮讓。這才是真正的大同社會、和諧社會!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