劉濤飾演的“媽祖”竟在南陽安家,古廟佐證了曾經“航運”的繁榮

(文|蘇雁濱)對南陽這座深居內陸的古城來說,一彎清水,便如濃妝下的粉黛,霧中映照下的花影,在悠悠千年中,白河當仁不讓地成為了南陽古城的一種標誌,一處風景,一位滿懷深情的母親……!

劉濤飾演的“媽祖”竟在南陽安家,古廟佐證了曾經“航運”的繁榮


但誰能想到,在內陸腹地的白河之濱北岸,有著一座堪稱內陸地區最大的“媽祖”廟!她在孤獨中守望,卻在守望中佐證南陽水運的輝煌!

南陽水運的發達

在廟宇裡行走,幾塊重修石碑格外引人注意!其中光緒十年(1884年)的重修碑文,似乎隱約看清文字!

光緒十年,南陽縣令福州人陳履忠組織重修。他在碑文中細述了重修廟宇的原因:他自幼生在海疆,但凡百姓遇險,或船遇颶風“觸礁石勢芨芨”,只要“相率長跪誦天妃神號”,天妃必有靈驗。而百川歸海,天妃佑海疆,也必佑白河漕運,為天妃廟重修,也必能受到天后的庇護!

劉濤飾演的“媽祖”竟在南陽安家,古廟佐證了曾經“航運”的繁榮


也正是這石碑揭開了南陽曾經輝煌的水運文化!據史料統計:“明清之際,南陽白河航運業十分發達,福建茶商、浙江絲綢商人、江西瓷器商人及陝西、山西的藥材商人,都要通過長江、漢水,進入白河,到南陽集散,因此南陽成為了南北商品經銷的重要區域中心。隨著商業活動的擴大,白河邊形成了新街(地名沿襲至今)。”

水運地位的佐證

幾百年來 , 這座古廟無疑成為香客們寄託情感的釋放地,也承載清朝南北融合的實際案例!更為南陽這個南北相連的獨特地理位置做了一次恰當的解釋!也是南陽這座古城所承載的“古絲綢之路”水路和旱路起點的一個很好的佐證!

曾有專家評價:“這座天妃廟即重要又特別。在內陸跑了很多省,都沒有見到媽祖廟,幾乎可以斷定它是內陸中最北的媽祖廟。”

劉濤飾演的“媽祖”竟在南陽安家,古廟佐證了曾經“航運”的繁榮


相傳:康熙三十二年,有閩商一行數十人在長江航行 , 突遇巨浪 , 剎那間,船舶幾乎要被風浪吞沒!在這危急關頭,素來信奉媽祖的船家人 ,齊聲跪拜呼喚媽祖,突然眾人只見紅光一閃 , 數十人即時暈睡 , 等到醒來時,商船平安停靠在千里外的南陽白河碼頭 , 客商們,覺得南陽白河碼頭是媽祖護佑的福地,為報媽祖的護佑之恩,遂出資在南關白河之濱,修建天妃廟 , 以感聖恩。

但更多的時候,白河水運早已因時間而被慢慢遺忘!只是偶爾能聽到幾位懷舊學者吶喊幾句:“能見證南陽水運的文物正在走向泯滅,南寨門沒了,水門沒了,小水門就剩一個券門立著。”再加上這座殘得厲害的天妃廟,白河水運,留給我們的線索真的不多了。”

文化的悲鳴

逝者如斯,幾百年匆匆而過,白河早已不復曾經河運碼頭的喧嚷,如今的河濱之上,樓房林立、橋通南北,濱河路上車水馬龍,白河仍以她寬廣的胸懷,擁抱著南陽迷人的風采。

劉濤飾演的“媽祖”竟在南陽安家,古廟佐證了曾經“航運”的繁榮


但那些曾經的輝煌難道就這樣生硬的遺棄嗎?八門四寨成了回憶,豐山鐘鳴成了亂石,保存經書的藏書樓危在旦夕!有時,禁不住想:偌大的南陽真容不下這些古蹟嗎?

說起來,這座廟宇也算得上是“神仙保佑”了,至少她還能在這“夾縫”中孤獨地堅守,否則怕是隻有在那些生硬的文字中回憶!在零星地石碑前守候……

關於南陽文化遺蹟你有什麼更好的意見和看法?歡迎關注、留言、評論!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