宋朝茶文化的魅力有多大宋徽宗为之著书,欧阳修饮之痊愈

阅读之前欢迎先点个关注先!!

宋朝茶文化的魅力有多大宋徽宗为之著书,欧阳修饮之痊愈

中国茶文化历经数千年的积淀,“兴于唐而盛于宋”,宋代因此被誉为茶文化的“龙凤盛世”!苏轼曾经说“从来佳茗似佳人”,可见茶以及茶文化在宋人的眼里是一件尤其重要的事情!

宋代茶饮风俗形式,在其历史时间与空间具有时代的特征、社会的特色。由于种植技术的精进,粮食产量的提升,使得作为经济作物的茶叶有了更多的土地资源,产量和品种都日趋增多。在宋代,全国范围内出产茶叶品种多达200余个,基本涵盖了现在的各品种的名茶和高端茶。

在宋朝,据不完全统计先后有近200多位诗人、词人专门为茶写过诗文400余篇。宋代的贡茶特别是建茶成为了茶史上的一座高峰,向世人展现了宋人深耕茶艺、大盛茶道的绝代风华。

茶不只是单调的、文艺的,尽管是因为贡茶的绝美、文人的喜好才有了更多的记载和传颂,但是茶在宋朝是既走进皇宫也散入了乡野,既温暖了书生更解渴了众生的。

下面,就让我们随着大宋诗词一起了解茶在宋朝的温润和繁华并存的传奇!

宋朝茶文化的魅力有多大宋徽宗为之著书,欧阳修饮之痊愈

茶可以高雅:“龙园胜雪御苑芽”

茶在宋朝,起初是属于宫廷的高雅,皇家的贡茶是所有茶品之中的翘楚,特别是建茶最具有代表性。其中宋徽宗年间,改制而来“龙团胜雪”是中国制茶史上的一个神话,将茶的高雅和隆重推崇到极致,至今不曾超越的高峰。

北宋王朝初立,宋帝设立茶局,派重臣督造皇家御茶,他们最终选定福建建州凤凰山北苑贡茶为皇家御茶,旷世奇茗的“建茶”也由此诞生,掀开了中国茶叶史上新的篇章。

宋朝茶文化的魅力有多大宋徽宗为之著书,欧阳修饮之痊愈

要说到茶文化的盛行,不得不提到宋徽宗。他是一代典型的“茶迷”,或者说他是继陆羽之后的有一个“茶痴”,不仅爱喝茶、制茶,还专门写了茶论。

他经常召集一帮大臣不谈政事,只为一起饮茶、品茶。蔡京的《太清楼侍宴记》有记载:“遂御西阁,亲手调茶,分赐左右”,身为皇帝却喜亲自为臣子调茶,看来还是蛮亲和的一个皇帝!

他称饮茶是“天下之士,励志清白”之举,是“闲暇修索之玩”。天下人都用茶来宴席宾客,上到王公贵族,下到黎民百姓,无不沐浴在茶水之中,受茶水的熏陶,推崇茶水的高雅、宁静。 

他的《大观茶论》专业性、可操作性都很强,特别是对点茶技巧说明得很详细、对茶筅搅拌的轻重、方式也交代清楚,不亏为“宋代《茶经》”。

宋朝茶文化的魅力有多大宋徽宗为之著书,欧阳修饮之痊愈

最出彩的就是“七汤点茶法”:“以汤注之,手重筅轻,无粟文蟹眼者,调之静面点。第二汤自茶面注之,周回一线。三汤多置,如前击拂,渐贵轻匀。四汤筅欲转稍宽而勿速。五汤乃可少纵,筅欲轻匀而透达。六汤乳点勃结则以筅著,居缓绕拂动而已。七汤以分轻清重浊,相稀稠得中,可欲则止。”

因为宋徽宗的推崇和喜爱,茶成为了高雅的代名词,连贡茶的名字都那样好听:“龙团胜雪”“御苑玉芽”“万寿龙芽”……

宋朝茶文化的魅力有多大宋徽宗为之著书,欧阳修饮之痊愈

茶可以温暖:“晴窗细乳戏分茶”

皇家毕竟是独一份的,茶注定是要走向千万家的。第一站理所当然的是走进文人士大夫阶层,因为他们是当时社会的精英所在,他们的一举一动将引领风尚,成就流行!

文人士大夫在贡茶发展历程中作用是巨大的。据记载,皇家贡茶“龙团凤饼”为宋真宗时期宰相丁谓所创,小“龙团凤饼”是宋四大书法家、福建转运史蔡襄所造。

宋朝茶文化的魅力有多大宋徽宗为之著书,欧阳修饮之痊愈

欧阳修最是喜爱建茶,爱到生病了只要喝到建茶就能痊愈的地步。他写了一首《梅公仪尝茶》:“寒侵病骨惟思睡,花落春愁未解酲。喜共紫瓯吟且酌,羡君萧洒有余清”,久病浓睡只需要一盏茶就全然无恙了,这一代文豪貌似有装病骗人家高端茶的嫌疑!

还有陆游更是癫狂,一生写了300多首有关茶的诗词,成为历史之最。更幸福的事情是陆羽还当过专门的茶官(这官职也是醉了),而且就在建茶的产地建州,喝的好茶那多了去,“吃人嘴短”难怪要写这么多的关于茶的诗词!最好的这一句还得是离开稍微一点距离,在临安写下的《临安春雨初霁》中的“矮纸斜行闲作草,晴窗细乳戏分茶”,把明媚春光里的落寞写的丝丝入扣!

随着一大波文人士大夫的介入,茶成了温暖书斋、陪伴书生的经典午间,袅袅升腾的水汽之中,那些四溢的才情落笔成化,美丽了此后的千年!

宋朝茶文化的魅力有多大宋徽宗为之著书,欧阳修饮之痊愈

茶可以日常:“日高人渴漫思茶”

随着宋朝商业文化的流行,茶叶成为了最流行的商品!宋代开封城内遍布茶庄、茶肆、茶馆等,茶俨然已经成为城市生活的一部分。

宋朝茶文化的魅力有多大宋徽宗为之著书,欧阳修饮之痊愈

《东京梦华录》以及《清明上河图》分别用图画和文字描述了东京的茶坊盛景,汴河的两岸一溜的店铺之中十有三四是茶坊,成为了与酒楼数量相当的存在。

《梦粱录》在记载当时的茶馆时说:“汴京熟食店,张挂名画,所以勾引观者,流连食客。今杭城茶肆亦如之,插四时花,挂名人画,装点门面。”

从应酬场合的欢宴到亲朋之间的聚会,从宫廷官府的端庄到寺院茶肆的欢喜,到处洋溢着茶的清香、茶的缭绕。特别是斗茶之风、分茶之术盛行一时!

宋朝茶文化的魅力有多大宋徽宗为之著书,欧阳修饮之痊愈

斗茶都在茶肆、茶坊,属于民间的活动!就是比试茶的汤花(泡沫)色泽是否纯白,保存的时间是否持久(咬盏)等的一种技艺:

茶汤纯白为上,青白次之,灰白又次之;盏无水痕为绝佳,水痕先出者为负。在宋代很多地方都有固定时间的斗茶大会,按时按地开展斗茶,往往惹来众多茶商评鉴,很好推动了制茶技术的提升和茶叶品质的提高。

分茶就要高雅许多多是在高官或是巨富的宅邸举行的。分茶其实是层次更高的斗茶,比的是在茶汤中形成文字和图像的技艺。在宋徽宗和一大批文人、僧人的推崇下,分茶达到了极致,成就了中国茶文化的高峰。包括日本的“禅茶一道”也发端于宋代,1235年日本僧人圆尔辩圆入宋求法,并带回径山寺茶种种在自己的家乡静冈,自此“禅茶一味”的寺僧传统被牢固地确立下来。

宋代的茶风、茶道盛行天下,开封曾是全世界茶文化的中心,茶叶经济约占当时财政收入的5%。

就像《梦梁录》中说得那样:“人家每日不可阙者,柴、米、油、盐、酱、醋、茶。”即便是贫贱人家,也能喝的起茶、喝的惯茶、喝的成茶,这才能称之为每个家庭不可或缺的“开门七件事”!茶走进了平常百姓的生活,于是生命力才更加强盛起来。

宋朝茶文化的魅力有多大宋徽宗为之著书,欧阳修饮之痊愈

宋朝茶文化对后世影响巨大

黄庭坚专门写过一首《满庭芳*茶》:

北苑春风,方圭圆璧,万里名动京关。

碎身粉骨,功合上凌烟。

尊俎风流战胜,降春睡、开拓愁边。

纤纤捧,研膏浅乳,金缕鹧鸪斑。

相如,虽病渴,一觞一咏,宾有群贤。

为扶起灯前,醉玉颓山。

搜搅胸中万卷,还倾动、三峡词源。

归来晚,文君未寐,相对小窗前。

一首宋词,把茶之用处之妙,茶的品味之深都写的淋漓尽致。最好的茶能解酒驱睡、清神醒脑,排忧解愁;最好的品茶除了好茶叶,还要有好水,好茶具,好的捧盏人。向来老实节俭的黄庭坚一说到品茶也难免要高端大气上档次的!

宋朝茶文化的魅力有多大宋徽宗为之著书,欧阳修饮之痊愈

宋代茶文化基本是全民参与,社会各阶层甚至是出家之人都对茶情有独钟。王清明的《掂青杂说》中记载了这样的场景:

“茶肆上有一小栅楼,主人捧小梯登楼,李随至楼上,见其中收得人所遗失之物,如伞履衣服器皿之属甚多。各有标题,曰某年某月某日,某色人所遗下者。僧道妇人,则曰僧道妇人 ,其杂色人 ,则曰其人似商贾,似官员,似秀才,似公吏。不知者,则曰不知其人。就楼角寻得一小袱,封记如故,上标曰某年月日一官人所遗下。”

从皇宫贡茶到高雅,到士大夫分茶的文艺,再到民间茶坊斗茶的热闹,宋朝让茶从小范畴珍藏变成了大范围流行,从高雅的宫廷走进了世俗的乡野更甚至走向了世界的远方。

宋朝与茶文化,是相互成就了对方,相互温暖了对方。没有宋朝,茶叶的盛行之路会更加漫长和坎坷。没有茶,宋人的生活会少了许多乐趣和诗情!

茶,因为有宋一朝的大力发展逐步走向了世界,到如今成了“世界三大饮品”之一,慰藉了多少人的寂寞寒夜,也温暖了多少游子的千里远行!

宋朝茶文化的魅力有多大宋徽宗为之著书,欧阳修饮之痊愈

我是@宋词里的物语,关注我每天陪你读最美的宋词,品最甜的爱情!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