黑瞎子島 1929年中蘇邊境戰爭由來?

中東鐵路爭議

1896年簽訂《中俄密約》等不平等條約後,沙俄修築了穿行黑龍江、吉林遼寧三省的中東鐵路,還獲得了鐵路兩旁數十千米寬地帶的行政、司法,經濟特權。東北心臟地帶出現一個寬大的“國中之國”,沙俄曾駐軍十餘萬。1904年,美英支持的日本與沙俄,為爭奪東北而爆發日俄戰爭。沙俄戰敗後,中東鐵路長春至旅大段轉讓給日本,這就是日後俗稱的南滿鐵路。從此中國東北以長春為界分別成為日俄的勢力範圍1911年,孫中山領導推翻滿清,建立民國,開始收回主權。一戰後,中國很快惜機收回了威海衛、青島等良港。191年十月革命以後,西伯利亞等地紛紛獨立,大部分沙俄領土被外國軍隊和沙俄殘餘勢力佔領,中東鐵路亦如此。中國軍隊一個團由宋煥章團長率領,隨干涉軍度返回故土海參崴駐守。年輕的蘇俄處境艱難,於是在1919年發表第一次對華宣言,宣佈廢除過去沙皇政府強加在中國身上的一切不平等條約。這其中就包括放棄庚子賠款,取消俄國商人在中國的一切特權,以及把實際上失去控制的中東鐵路無償移交中國1920年,蘇俄政權的處境略有改善,在第二次對華宜言中,就變成“中蘇共管中東鐵路”1923年中蘇進行建交談判,仍處於嚴重困境的蘇聯卻不像軟羽的北洋致府那樣妥協退讓,提出兩國“平等共管中東鐵路”

黑瞎子島 1929年中蘇邊境戰爭由來?

1924年,蘇聯下最後通牒,限北洋政府3日內承認草案。北洋政府害怕蘇軍入侵,便趨向妥協。5月,中蘇簽署了(中俄解決懸果大綱協定多,規定蘇聯放棄庚子賠款,放棄在中國境內的一切租界和特權:中東鐵路由中國贖回,俱在賦回前由兩田共管:蘇聯承認外蒙為中華民國的一部分。和特權,這在當時是一個劃時代的進步,甚至引起了美日等國的強烈不滿。但另一方面,蘇聯強硬維護在華經濟利益,以武力威脅簽訂條約,也埋下了衝突的隱患。協定簽訂以後,蘇聯掌握了中東鐵路的經營管理大權,但承諾的中蘇對等和中俄文字並用等井未遵守,以華人不懂技術為藉口阻止中國介入。南京中央政府,中國實現了表面上的統一方面,蘇聯放棄了全部婚款、租界1928年,東北軍閥張學良笪布歸附一,開始強行接管大量中東鐵路的財產。蘇方雖盤提出多次抗議,但按國際慣例等於默認了中方的舉動。


黑瞎子島 1929年中蘇邊境戰爭由來?

1929年,蘇聯被迫讓步,允許華人擔任商務、機務等6處處長;中東鐵路經營所得原來以盧布結算,存人蘇聯遠東銀行,經過爭取改為在遠東銀行和中國銀行各存一半。張學良因此認為蘇聯態度軟弱,不久即收回哈爾濱氣象站,蘇聯亦予以默認。5月,張學良得到蔣介石密電,瓶人搜查蘇聯駐哈領事館,甚至抓走總領事,並強迫中東鐵路蘇方正、副局長停職。6月9日,蘇軍包圍並搗毀了黑河等處中國領事館。中東手路的爭端開始升級。

黑瞎子島 1929年中蘇邊境戰爭由來?

7月,張學良抵達北平與蔣介石會陌,得到了收回中東鐵路的支持。10日東三省當局在中東鐵路沿線各地配置軍隊,沒收鐵路設施,將蘇聯高級官員全部免職,速捕蘇聯人200餘名。此時,態度強硬的斯大林開始執掌蘇聯實權,於18日宣佈對華斷交,撤回使館人員,領事,斷絕鐵路交通,驅逐中國駐俄代表,並威脅中國東北當局和南京政府,中東鐵路如不恢復原狀,中國將有莫大危險。這就是“中東路事件東北當局以為蘇聯國內困難,不敢打仗,自已背後又有國民黨特別是英美、日、法等帝國主義國家支持,其強硬行動的藉口,是蘇聯違約在中東鐵路支持共產國際的活動,企圖以此獲得帝國主義國家的支持。但美國務卿史汀生與中國公使伍朝樞及英法日大使會商中俄問題時,說中國的行為有違1924年的中俄協定,不支持中國。日本為了防止中國日後以武力收回南滿鐵路,也同情蘇聯外相稱無意干預中俄糾紛,滿洲日軍司令不許南滿鐵路裝運中國軍隊及軍械,也不許中國軍隊通過南滿鐵路附屬地在帝國主義國家的同情和默許下,蘇聯張學良的做法維護了中國的主權和益,但他和蔣介石等人缺乏國際關係知識,沒有看清形勢,仍以為可不戰而屈人之兵,在軍事上沒有準備。比如孫科還對記者談話稱,蘇聯在國際孤立,內部多事,不致冒戰爭危險。結果他們等來的不是談判,面是

蘇軍入侵

7月28日,蘇軍一個步兵團佔領滿洲里西十八里小站,勒令中國軍警撤退從此,不直而戰的軍事入侵正式開始。日軍乘機在長春、琿春等處增兵四千餘人按蘇日秘密協議牽制東北軍。初期戰事規模較小,最後在東北的東西兩處爆發了大規模戰鬥,整個戰事延續了5個月。東線在三江口(黑龍江、松花江、同江匯流處)主要是蘇聯海軍阿穆爾河區艦隊

在黑龍江攻擊中國東北江防艦隊;西線是蘇軍入侵扎蘭諾爾,滿洲里東線的三江口之役,可能是中國歷史上與人侵者唯一的一次單純河戰。黑瞎子島,就是組成三江口撫遠三角洲的3個島系之一(另2個是銀龍島、明月島)。整個三角洲面積約327平方公里與長江入海口的崇明島相當

黑瞎子島 1929年中蘇邊境戰爭由來?

當時,東北海軍代總司令沈鴻烈率江防艦隊在三江口布防,首先把原來分段巡防的八艘江防小炮艦集中到三江口。這其中,只有“江亨”、“利捷”、“利是軍艦。旗艦“江亨”號最大,鋼製船體全長約60米,排水量550噸,最大航速13節,配有120、75毫米炮各一門。另兩艦是一戰中北洋致府從德國繳獲的鋼殼淺水炮艦,水線處有約50毫米的裝甲。沈鴻烈在戰前用75毫米炮換下了原來的小炮。其它5艘由商船改裝,排水量小艦體多為木殼,航速不過4.5-7.5節,武備最強的也只有2門47毫米炮和2挺機關槍。為了對付蘇軍的淺水重炮艦,沈鴻烈在報廢的駁船“東乙”號上安裝了門120毫米海軍炮,由“江安”號拖帶,成為了一個秘密的浮動炮臺,事先隱蔽在蘆葦淺灘中。江防艦隊還在江上拉鐵鏈,用水雷建立多道防線,並在同江和綏東兩岸配置海軍陸戰隊,修築臨時炮臺,配75毫米炮2門。當時沈鴻烈有4個海軍陸戰團,每團有3個步兵大隊、1個機槍連,個追擊飽連他在同江、線東、濱江各配屬了一個團,三江口外的圍踞子島富各配屬一個營。東北軍陸軍第2旅,第9旅也邵署在這一帶。防空方面,東北軍有10門高炮配置在同江,綏東,戰鬥機、偵察機各2架駐防蘇軍阿穆爾河區醒隊主力是7艘寧”級淺水重炮艦(原沙就“風暴),參加中東路衝突的有4艘:“列寧號。“斯維爾德諮夫“號。“紅色東方“號孫中山”號。“列寧”級長709米,寬128米,吃水141米,排水量965噸,最大航速115節,甲板裝甲38-76毫米炮塔裝甲25-76毫米,各艦的武器不同,其中“列寧”“紅色東方“、“孫中山”號為4座雙聯裝120毫米炮,85毫米高射焰2門1,37毫米高射炮2門120毫米高炮門,762毫米機槍2挺。“斯維爾德洛夫號則為4門152毫米炮,2門37毫米高炮,6門20毫米高炮,4127毫米機槍,5挺762毫米機槍。由於火力強,裝甲厚,該級艦直到1958年才全部退役。

黑瞎子島 1929年中蘇邊境戰爭由來?

顯然,東北軍的軍不是對手,但是戰前早就有人建議,在三江口,黑瞎子島建設水久式要塞焰臺,安放重炮,高探照燈,配合木雷區。江河不像大海,航線固定,炮臺配合水雷區有很好的防禦效果,足以對付蘇軍的淺水炮艦,而且東北軍當時擁有大量重炮,包括240毫米口徑的。遺憾的是東北當局一向不重視防範外敵的準備工作。而且到9月初,沈鴻烈和艦隊長尹租萌誤判沒有戰事,都離開了前線,同江的海軍陸戰隊包削減為一個大隊,“江亨“艘開茌富錦休整。

10月12日,蘇軍9艘艦艇駛抵松花江口,“斯維爾洛夫號、“紅色東方“號協同2個步兵團,1個炮兵團,1個飛行大隊、1個通信連和個工兵連,沿松花江推透。蘇軍首先攻擊江岸上的炮臺,同時轟擊東北軍江防隊,“斯維爾德洛夫“號的第一群齊射就命中東北軍代旗“利捷“號,第二群齊射又擊中“利緩“號焰位,炮手等人被炸飛,東北軍水兵表現得十分英勇,用各種輕重武器猛烈還擊,蘇聯資料中也提到“密集的炮彈在周國爆炸,彈片象冰雹樣散落在甲板上”。駁船改裝的“東乙”號水炮臺表現最好,船體低矮,臨時安裝的大口徑煙又能威脅視水炮艦。“東乙”號多次擊中對方旗艦“斯維爾德夫”號但後者有良好的裝甲防護,未受嚴重損傷,只是甲板上的作戰人員傷亡較大,有個炮塔的全體炮手都傷亡殆盡,只剩軍士長一人操炮射擊。

黑瞎子島 1929年中蘇邊境戰爭由來?

激戰中,還有3架蘇聯飛機前來助戰,向東北軍艦艇投擲小型炸彈。東北軍限艇本來就抵擋不住蘇聯艦隊的火力現在更是被動。“利捷“號被炸穿船底下沉。前主炮已被擊毀,失去戰鬥力的“利緩"號趕來救援,將船員出,奮戰之後東北軍5艦相繼被擊沉和自沉,“利緩號受重傷退往富錦。江上作戰的同時,在2艘炮的掩護下,“勞動““卡爾馬克思”等4艘武裝輪酚上搭載的蘇軍第2步兵師一個營400多人在網江縣登陸。守衛該地的東北海軍隨戰大隊和陸軍第9的孟昭林營協同抵抗,擊退了蘇軍的首次攻擊。但是蘇軍炮火猛烈,又有2000多援兵從下游登陸,午後3時,同江縣城失守,海軍陸戰隊和隨軍營大都陣亡,70多人被俘,附近的陸軍全部退走這一天的戰鬥中,東北江防艦隊傷亡500餘人,艦艇幾乎全部飄失,隨軍陣亡官兵367人。

黑瞎子島 1929年中蘇邊境戰爭由來?

10月31日晨,氣溫零下度,風力達到八級,蘇艦7艘突然破壞攔江鐵索,繞過富錦江岸,與東北軍釀戰。吃水只有一米多的蘇聯淺水重始艦繞過水中沉船,用炮火掩護步兵登陸。已經重傷的“利”號和沒有戰鬥力的“利川”號拖船先後自沉,只有“江亨”號參戰,但僅發炮三發便被擊成重傷。午後蘇艦7艘靠近富錦江岸,步騎炮兵600多人登陸。東北軍不戰自潰,沈鴻烈只得率領海軍餘部和陸軍一起退向第三道防線。此戰有近300名東北軍戰死,數千人被俘。

蘇軍聲稱死亡3人,傷1人東線戰鬥中,江踏艦隊基本覆沒,可他們的搖抗成功地遲了蘇軍推進,此時嚴冬已到,蘇軍優勢的淺水重炮艦難以再進一步深入東北地。但黑瞎子等邊境路的被蘇聯佔領。而在西線的,雙方以陸戰為主,蘇聯持別遠東集團軍最初下轄3個步兵師、1個騎兵師、1個蒙古騎兵營,總兵力約4萬餘人。當時東北軍總兵力有二十萬,一線兵力也有約6方人。但在滿洲里局部戰場,蘇軍兵力佔絕對優勢,顯示東北軍指揮不當,在武器裝備上,東北軍也非處於劣勢。


黑瞎子島 1929年中蘇邊境戰爭由來?

由於西伯利亞鐵路運力有阻,如上蘇聯的戰略重點在歐洲,因此遠東蘇軍缺乏重炮,大小火炮一共只有約400門當時蘇軍還動用了10輛自制的T-18輕型坦克。它是模仿法國“雷諾"T-17設計的,性能、可靠性更低,沒經過實戰,因此故障百出。西線戰鬥中,只有4輛T18抵達攻擊地點。當時東北軍有26輛法國原裝“雷諸”,曾多次參加內戰,遠比蘇軍有經驗。東北軍的飛機數量也比遠東蘇軍多,而且多為從四方進口的先進飛機,飛行員由西方培訓,甚至有直按僱傭的西方飛行員,但是在隨後幾個月的戰爭中,東北軍的重炮、坦克都不見蹤影,飛機也只有少數幾架部署到一線謎底很簡單,中蘇邊境戰爭期間,也是將介石與馮玉祥等大戰正酣,主張“摧外必先安內”的蔣介石要求張學良首先借兵助其內戰,如10月19日蔣介石發電:“對暴俄之擾亂邊境,不必強力抵禦,用彼進則我退,被退則我進之法以應之。現在惟速用全力在最短期聞解決西北,是為要著。但此利攻擊淹關,須用重炮,可否由兄處通普重飽若干營,由現有之官兵帶來助攻潼關。

25日,蔣介石又覆電催促:“重炮營如能撥運,尚請從速。”數日後,張學良拔出整列軍火支援雨京,1月16日夜,蘇軍主力第3536步兵師和第5騎兵旅3萬餘人入侵札諾爾,以切斷東北軍退路。蘇軍以75毫米炮和數十架雙冀小飛機協助攻擊,但東北軍仍堅守陣地。

黑瞎子島 1929年中蘇邊境戰爭由來?

11月18日拂曉,蘇軍在30架飛機,4輛坦克、1個小口徑野飽隊的配合下,向札蘭諾爾街區攻擊。東北軍第17旅7000餘人損失4000餘人,旅長韓光第以下官兵千餘戰死,全旅被擊潰。19日,札蘭諾爾失守隨後蘇軍主力調頭西移,包圍了滿洲里,蘇軍第3536步兵師遭到東北軍第15旅的頑強抵抗。兩軍血戰四晝三夜後,第15因扎蘭話爾失陷,援軍與後路斷絕,決定奔守撤退,但在滿洲里東南高地,他們到蘇軍兩面夾擊,慌忙退回市內。這時,蘇軍飛機又飛臨市區轟燁街內秩序大亂,第15旅全線遺散,潰兵在市內多處放火搶劫,或者換上百姓服裝東躲西藏。

蘇軍頃刻到攻入市區,旅長梁忠甲等3700餘名官兵被稻除武裝押往蘇聯做普扎竺諾爾,滿洲里陷落後,東北軍線部隊軍心動搖,在蘇軍的後線攻勢下成排成連地繳械投降。24日,蘇軍攻佔海拉爾,費重物品,模器車輛等均被蘇軍搬運一,煤礦被炸燬,存煤均被焚燒西線戰鬥中,東北軍傷亡2000名被俘7000餘名。蘇方統計,蘇軍被擊斃143人,失蹤4人,受傷65人經過這次邊戰爭,蘇軍幾乎悉數佔領了中蘇邊境線上的重要城鎮,黑曙子島等中國領土被迫開始。

漫長的迴歸路

對於1929年的這場邊境戰爭,中方認為是蘇聯首先開火,並大規模入侵中國領土;依據不平等條約修築的中東鐵路,中國有權收回,況且蘇聯的投責早通過掠奪中國資收回。而蘇聯,以及美日等帝國主義則認為,中國1929年衡毀不平等條約是銷的,蘇聯有理由大規模入侵中國領土以維護其權益。

1930年張學良被追簽訂了《中蘇伯力會議議定書》,恢復了蘇聯以前在中東鐵路的一切權益。此後蘇軍撤出東北,但繼續控制中東鐵路,佔領者黑子島等堆1931年”九+一八“事變後,日軍佔領東北,在日本的壓力下,蘇聯決定放棄中東鐵路.於1935年2月23日,以一億因千萬日元的價格要給了日本和偽滿洲國。

1945年8月14日,根據爾塔協定,國民黨政府和蘇聯簽訂了《中蘇友好條約》和四項協定,規定將中東鐵路和南滿支線合併成中國長容鐵路,由兩國共同經營,以30年為期,期滿無償歸還中國。於是蘇聯再次控制了這條鐵路新中國成立後,於1952年收回了中東鐵路即使按造不平等條約,黑睛子島等地也屬於中國,於是中方為此作出不懈的努力。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