主張把新疆、蒙古、西藏丟出去的譚嗣同是賣國賊嗎?

譚嗣同一生,曾師事數人,如從黃鳳歧學劍,從王五、胡七學刀,從楊文會學佛,從康有為學救國等。這些煊赫的名字之前,還有一個人不得不提:歐陽中鵠。譚嗣同之孫譚訓聰記述道:“先祖之學,其始實承教歐陽師,其時公才十齡,五經諸史之教導,歐陽師實啟沃之。”照此說來,歐陽中鵠乃是譚嗣同的啟蒙老師,雖然日後政見漸有分歧——同為新派人物,歐陽中鵠傾向漸進,譚嗣同傾向激進——師生之誼卻無損分毫,從往來書信來看,二人堪稱肝膽之交,同心若金,攻錯若石,相期無負平生。

主張把新疆、蒙古、西藏丟出去的譚嗣同是賣國賊嗎?

譚嗣同

譚嗣同寫給歐陽中鵠的信,在其就義之後,多有焚燬,歐陽家僅存二十七封,稱作“燼餘”。1942年,歐陽中鵠之孫歐陽予倩把這些殘信與唐才常致歐陽中鵠信、歐陽中鵠覆信編成薄薄一冊《譚嗣同書簡》。其中分量最重的莫過於光緒二十一年(1895年)中那封兩萬餘字的長信。此信論甲午戰爭及敗後的國事,慷慨激昂,悲憤填膺,“眥裂血沸之情,躍然紙上”。歐陽中鵠讀信之際,聲應氣求,共作了二十七處批註,後將信與注公開印行,即大名鼎鼎的《興算學議》。

主張把新疆、蒙古、西藏丟出去的譚嗣同是賣國賊嗎?

歐陽中鵠

興辦算學館只是信中一端,歐陽中鵠如此命名,抓小放大,以免授人以柄,正可見他的老成。話說此信主題,則在橫議國事,危言竦論,層出疊見。

試舉一例:“竊謂古有亡國之君,亡國之臣,今則有亡國之士,亡國之民。務空談而無實濟,而又堅持一不變法之說,以議論為經濟,以虛驕為氣節,及責以艱鉅,又未嘗不循循然去之,此亡國之士也。燒教堂,打洋人,明知無益,而快於一逞,於是惑風水而阻開礦,毀電線……此亡國之民也。”如果注意到譚嗣同寫作此信的時間點,不得不歎服他的敏銳,早在五年前,他已經準確預測了義和團的殺傷力:當一個國家出現義和團,大抵是滅亡的前兆(義和團嘯聚京城期間,袁昶曾感慨“紅巾處處有之,真亡國之兆”,紅巾者,義和團也,不過這屬於見證者之言,不比譚嗣同見大風於青萍之末)。

主張把新疆、蒙古、西藏丟出去的譚嗣同是賣國賊嗎?

這封信還有一段危言。按照此前簽訂的《馬關條約》,“中國約將庫平銀二萬萬兩交與日本,作為賠償軍費”。以中國之貧困,這筆錢怎麼來呢?譚嗣同主張賣地:“益當盡賣新疆於俄羅斯,盡賣西藏於英吉利,以償清二萬萬之欠款。以二境方數萬裡之大,我之力終不能守,徒為我之累贅,而賣之則不止值二萬萬,仍可多取值為變法之用,兼請英俄保護中國十年。……費如不足,則滿洲、蒙古緣邊之地亦皆可賣,統計所賣之地之值,當近十萬萬。蓋新疆一省之地已不下二萬萬方里,以至賤之價,每方里亦當賣銀五兩,是新疆已應得十萬萬,而吾情願少得價者,以為十年保護之資也。”不難想見,這番論調倘若公開,會迎來怎樣的罵聲,無論當時還是今世。

主張把新疆、蒙古、西藏丟出去的譚嗣同是賣國賊嗎?

電影《譚嗣同》達式常飾譚嗣同

歐陽中鵠讀到這一段,批註道:“此論絕駭怪,聞者必加痛罵。”隨後筆鋒一轉,舉出先例:當年左宗棠經營新疆,“即有謂決不能守,宜趁彼時賣與俄羅斯者”,張百熙詩云 “宰臣體擬棄昆邪”——昆邪是漢代匈奴諸部之一,此處代指西北邊地——即詠此事。他還說,如今中國東北、西北的險要之地為俄羅斯、英國所佔,門戶洞開,無從扼守,“苟不賣此,固不待其賣,將如緬甸琉球故事,屏息不敢置問”,大意是,假如現在不賣,將來也許連賣的機會都沒有,直接被割去了事。聽起來,似在響應譚嗣同之議。

主張把新疆、蒙古、西藏丟出去的譚嗣同是賣國賊嗎?

左宗棠像

譚嗣同賣地,絕非心血來潮,而屬深思熟慮。除了老師歐陽中鵠,他還與好友貝元徵商議此事,並引俗諺“與其欠錢,不如賣田”為證:“今夫內外蒙古、新疆、西藏、青海,大而寒瘠,毫無利於中國,反歲費數百萬金戍守之。地接英俄,久為二國垂涎。一旦來爭,度我之力,終不能守,不如及今分賣於二國,猶可結其歡心而坐獲厚利。計內外蒙古、新疆、西藏、青海不下二千萬方里,每方里得價五十兩,已不下十萬萬。除償賠款外,所餘尚多,可供變法之用矣。”如果英、俄不願出這麼多錢,還有一個變通法子:以減價為條件,請二國保護中國十年,免受外敵侵擾。“吾得此十年閒暇,固足以自強矣。”

這貌似一手好算盤,不過僅限於紙面。一來其可行性大成問題,中國願賣,英國、俄羅斯未必願買,尤其花這麼大價錢去買;至於“請歸二國保護十年”云云,更是一廂情願之談——譚嗣同不是書生,而是豪傑,然而論及國事,依然高蹈,不得不令人廢書而嘆。二來關乎政治正確,我們用的詞是賣地,換一種冷酷的說法,則是賣國,譚嗣同因此被後人扣上了“賣國賊”“漢奸”的帽子,這是近世以來最嚴重的罪行,區區二、三字,足以將一個人釘上歷史的恥辱柱,永世不得翻身。

主張把新疆、蒙古、西藏丟出去的譚嗣同是賣國賊嗎?

達式常飾譚嗣同

但是,只要對譚嗣同稍有了解,可知他對中國之愛(他愛的是中國而非大清)何其熱烈而真摯,為此不惜犧牲自己年輕的生命。這樣一個人,為什麼會提議賣地或賣國呢?要解決這一疑惑,必須重回晚清的政治語境。

甲午一戰而敗,中國從此陷入危急存亡之秋、四分五裂之局,當時的問題,已經不是中國該怎麼保全,而具體到國內的哪塊土地該怎麼保全,

國家從大一統的幻象之中掙脫而出,化作每一位中國人眼前的每一寸土地,每一寸山河。就此而言,愛國不再是倫理問題,而是技術問題,不僅需要熱血,更需要算計。說白了,怎麼愛國,已經淪為一種功利主義考量。這就像一個人,急需割肉來救命,他的頭腦與眼睛,必定捨棄虛幻的全身,而聚焦於割掉身上哪塊肉。

這麼說是不是有些危言聳聽呢?我們來看看譚嗣同的同時代人如何響應他的賣地計劃。據夏孫桐《書孫文正公事》,戊戌變法期間,吏部尚書、協辦大學士孫家鼐問康有為:“如君策,萬端並起,無一不需經費,國家時力只有此數,何以應之?”康有為答:“無慮,英吉利垂涎西藏而不能遽得,朝廷果肯棄此荒遠地,可得善價供新政用,不難也。”與譚嗣同的口徑如出一轍,不愧同志。此外,康有為還提出腹地自立計劃(籌劃湖南等內地獨立),以及更玄乎的“合邦論”(中國與日本合成一國,其黨徒楊深秀、宋伯魯等專門上折,“擬聯合中國、日本、美國及英國為合邦”;汪康年亦有此說,不知與康有為孰早孰晚),皆與中國所面臨的瓜分豆剖之勢有關。

主張把新疆、蒙古、西藏丟出去的譚嗣同是賣國賊嗎?

康有為像

同樣是戊戌年,在小站練兵的袁世凱給徐世昌寫信,談及在京城拜會各路大佬,種種建言如石沉海底,判定晚清氣數將盡,回天乏術:“……已切言必亡必分之道,必須大變法以圖多保全數省各語,然均不能照辦;惟大局直無法挽救,只好以極壞處設想也。”——可參《翁同龢日記》(光緒二十四年二月二十五日,1898年3月17日),當時袁世凱曾拜謁他,“且以瓜分中國畫報示我”。請注意袁世凱的措辭,一是中國“必亡必分”,二是力圖“保全數省”。不難發現,此時之袁世凱,根本未嘗考慮保全整個中國,而只求保全數省,甚至做好了最壞準備。

主張把新疆、蒙古、西藏丟出去的譚嗣同是賣國賊嗎?

袁世凱像

還是戊戌年,為張之洞效力的錢恂在北京狂言:“中國決必分裂,如江浙吳楚得為日本所割,為日本臣妾,此大幸也。”此言經鄭孝胥而傳入張之洞耳中,不由大驚失色:“此何等語,錢守乃妄發耶!”(《鄭孝胥日記》光緒二十四年十一月初八日,1898年12月20日)這是典型的“殖民地論”,今人絕不陌生。相比譚嗣同,錢恂似乎更該扣上“賣國賊”“漢奸”的帽子。然而縱觀其人生平,何嘗不是血性男兒,其愛國之心、謀國之忠,未必弱於那些愛國者。作此憤激語,正痛感國事不可為。

主張把新疆、蒙古、西藏丟出去的譚嗣同是賣國賊嗎?

錢恂像

當愛國與賣國在一個人或一批人身上表現得如此糾結,愛國的手段是賣國,賣國的目的是愛國,此中難題,絕非一枚宏大的政治標籤所能打發。對後人而言,實在要以同情的態度重審那段血淚史。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