剥离液态奶后 中国圣牧曾连续三年亏损后终扭亏为盈

剥离液态奶后 中国圣牧曾连续三年亏损后终扭亏为盈

日前,号称“中国最大的有机乳品公司”的中国圣牧发布了2019年的业绩报告,报告显示,2019年中国圣牧年内溢利1.36亿元,实现扭亏为盈。

剥离液态奶后 中国圣牧曾连续三年亏损后终扭亏为盈

年内溢利1.36亿元

3月30日,中国圣牧发布的2019年业绩报告显示,2019年,中国圣牧销售收入达27.59亿元,较上年下滑4.4%;实现毛利10.09亿元,同比增长7.5%;年内溢利1.36亿元。

年报披露,面对乳品市场激烈的竞争,集团引入中国领先乳制品生产商之一的中国蒙牛集团作为战略合作伙伴,其配备强大的管理团队及稳固的中国乳制品分销网络,有助于液态奶业务的持续增长,从而带动上游原料奶业务发展。2019年度,凭借与中国蒙牛集团战略性的生鲜乳供销关系保证稳定的销量,同时,奶牛养殖业务的原料奶价格呈稳步上升,为公司带来稳定的收入与现金流。2019年中国圣牧原料奶销售额为人民币26.09亿元,同比提高8.5%。

剥离液态奶后 中国圣牧曾连续三年亏损后终扭亏为盈

另外,中国圣牧在2019年进一步深化与中国蒙牛集团的协同,匹配客户需求,增强供需双方计划的协同性,避免了计划外低价奶的销售,保证原料奶销量及价格的稳定性。2019年集团销售的原料奶价格为人民币4.2元/公斤,相比2018年度同比增长了14%。

值得一提的是,中国圣牧2019年度销售成本为17.49亿元,相比于2018年度的19.48亿元,销售成本明显下降。报告称,这主要是受原料奶销售价格平稳上升,及集团及时调整原料奶产品结构,提升毛利的影响。

公开资料显示,2019年度,中国圣牧的主营业务为奶牛养殖业务。目前,中国圣牧在内蒙古地区共计拥有34座牧场,其中11作为有机牧场,公司现有106074头奶牛,其中有机奶牛44802头,占比42.2%,2019年,公司高端原奶产量642166吨,其中原奶产量为266851吨。

剥离液态奶

值得注意的是,受奶价下降、生物资产减值、自有液奶品牌销量下降等的影响,2016年-2018年,中国圣牧曾连续三年亏损。

数据显示,2016年、2017年、2018年,中国圣牧分别亏损6.81亿元、9.86亿元、22.25亿元。

对于2019年业绩盈利的原因,中国圣牧在年报中表示,2019年度,因受:1,集团原料奶售价相比上年同期平稳上升;2,生物资产公平值减销售费用之变动产生的亏损幅度降低;及3,集团于2019年4月完成下游业务圣牧奶业51%股权的出售,金融及合约资产减值本年度大幅度下降等因素的综合影响。

据了解,2018年12月24日,中国圣牧宣布,该公司全资附属公司圣牧控股、圣牧高科向内蒙古蒙牛乳业(集团)股份有限公司出售合计持有的内蒙古圣牧高科奶业有限公司51%股权,并成立新的合资公司。作为交易的先决条件,中国圣牧需将所有下游乳制品业务链及相关资产转让给目标公司,并不再从事下游乳制品业务。2020年1月,蒙牛收购了上述公司剩余49%的股权。

3月6日,中国圣牧披露与蒙牛方面签订的生鲜乳供应框架协议及财务资助框架协议。未来3年,中国圣牧至少80%的生鲜乳将供给蒙牛,同时将获得蒙牛贷款财务资助。中国圣牧曾对媒体表示,供应协议的签订,对于疫情期间圣牧的生鲜乳稳定销售将带来利好。

对于液态奶业务,中国圣牧表示,公司与蒙牛集团于2018年12月23日签署股份构架协议,已于2019年4月底完成股份构架协议的交割,将持有的液态奶业务51%的股份出售给内蒙古蒙牛。根据国际财务报告准则的规定,2019年1至4月的液态奶业务视为终止经营业务列示。

剥离液态奶后 中国圣牧曾连续三年亏损后终扭亏为盈

食品产业分析师朱丹蓬表示,“近两年,中国圣牧完成了聚焦上游的战略转型,剥离很多中下游业务,从而实现扭亏。伴随着消费升级,中国圣牧依托丰富的有机奶源,在未来的行业发展中该公司的核心竞争力以及可持续发展的后续能力都会逐渐显现。”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