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6歲的孫先生因長期熬夜打遊戲,結果"亮了"

26歲的孫先生因連續多日熬夜打網遊,出現腹痛到醫院就診,檢查確診為闌尾炎。細心醫生髮現,他有肝癌的症狀。經過手術,醫生成功將腫瘤和闌尾一起切除。

原來孫先生,10年前就查出了乙肝,卻一直沒有規範治療。從去年開始他迷上了網絡遊戲,常常熬夜在網上"奮戰"到第二天凌晨。醫生說,早期肝癌並沒有明顯症狀,幸虧急性闌尾炎發作就醫檢查,才揪出了潛伏的癌症。確實是不幸中的萬幸。


26歲的孫先生因長期熬夜打遊戲,結果


肝細胞癌(HCC)是導致全球癌症死亡的主要原因之一。據統計,全球每年有超過75萬人患有肝細胞癌,其中大部分病例出現在亞洲,幾乎一半的病例在中國。導致HCC的原因主要由於乙型或丙型肝炎病毒感染導致的慢性肝炎,以及飲酒或非酒精性脂肪性肝炎導致的肝硬化。目前20-40歲已成為肝病的高發年齡層,佔肝病總人數的37%,肝硬化、肝癌等逐漸呈年輕化趨勢。

肝癌為何難治?肝癌致死率高的一個重要原因是早期肝癌症狀並不明顯,導致70%患者確診時癌症已是晚期。不可切除的肝細胞癌預後差,通常患者的平均生存期小於一年5年生存率僅為14.1%

肝癌難於治療的另一個原因在於肝細胞癌的異質性(heterogeneity)。肝癌屬於異質性很高的癌症類型,它的異質性表現在不同層面,不但身體中不同的腫瘤在組織學上會有顯著的差異,同一個腫瘤中不同癌細胞的分子生物學和表觀遺傳學特徵也大不相同。這是開發有效療法需要解決的重大挑戰。

舉個例子:

在中國,病毒性肝炎是導致肝癌發生的重要因素,約80%~90%的肝癌患者都有慢性乙肝(或丙肝)以及肝硬化的背景。很多肝癌早期患者沒有明顯症狀,一旦發現,往往是中晚期。像傅彪、羅文、沈殿霞等知名人士雖能享有頂級的醫療條件,也沒逃過肝癌的"魔爪"。

你大膽做的這些壞習慣,可能讓肝癌"盯"上你。


26歲的孫先生因長期熬夜打遊戲,結果


1、常吃剩菜、發黴食品

很多老人吃剩的菜不捨得扔,認為"熱一熱明天還能吃",發黴的食品覺得扔掉可惜,煮一煮還能吃,可你知道嗎?這樣的"節儉美德"可能惹來大麻煩。

多次翻熱後的剩菜和醃製食物裡常常含有非常多的N-亞硝基化合物,最典型的是亞硝胺和亞硝酰胺,可引發肝癌的。

黴變的糧食、發酵食品、臘肉香腸等食物中,黃麴黴素的含量往往很高。黃麴黴素的代謝產物黃麴黴素B1有強烈的致癌作用。

2、亂吃藥物

肝臟是人體代謝外來物質的最主要器官,長期盲目服藥將增加肝臟的負擔。

3.、熬夜加班

現在很多的上班族都會為了工作而熬夜加班,而90後已成為熬夜的主力軍。

肝臟是人體最大的解毒器官,但是如果平時經常熬夜也會使肝臟不堪重負。尤其是那些已經感染肝炎病毒的人,熬夜還會加重病情。

肝膽在此刻發揮其解毒作用達到最高峰,人在此時也應順應自然保證充足的休息,所謂"靜臥血歸肝"就是這個道理。


26歲的孫先生因長期熬夜打遊戲,結果


4、吸菸酗酒

很多人喝酒是衝著豪爽來的,但酒喝多了傷身。研究表明,全世界5.5%的癌症發生和5.8%的癌症死亡是酒精引起的。2017年,來自美國臨床腫瘤協會最新數據顯示:22%的肝癌與飲酒相關。

酒精在肝臟代謝,若長期大量飲酒必然增加肝臟負擔,並對肝細胞產生毒性刺激,誘使肝細胞惡變,若同時存在乙肝病毒或丙肝病毒感染,則發生肝癌的風險將大幅增加。

吸菸可引發冠心病、心肌梗死、哮喘、卒中,甚至肺癌、膀胱癌。實際上,吸菸對肝也有極大的傷害。科學家發現,吸菸可加重各種慢性肝病的病情進展,甚至導致肝癌的發生。

5、愛生氣

調查發現,81.2%的癌症病人患癌前遭受過不良事件的打擊。在心理學上,壓抑自我、愛生悶氣被稱為"C型性格",它甚至被叫作"癌症性格"。


肝癌爆發的五個重大標誌!

1、當出現不明原因肝區疼痛的時候,要警惕原發性肝癌,肝區疼痛一般位於右上腹,疼痛還可以放射到右側肩部,所以,很多肝癌患者,不僅有肝區疼痛,還有肩痛。

2、出現不明原因的黃疸,要警惕原發性肝癌,肝癌引起的黃疸常常是阻塞性黃疸,這是因為癌腫壓迫了膽管,導致膽汁的排出受限。

3、出現不明原因的腹腔積液,肝癌患者會引起腹腔積液,一方面是因為門靜脈高壓,另一方面是肝癌發生了腹膜的轉移所致,這種腹腔積液,常常是血性積液。

4、出現不明原因的消瘦,食慾下降,乏力和發熱,也要警惕原發性肝癌,肝臟是人體最大的消化腺,當肝癌來臨的時候,患者常常會有一系列全身症狀。

5、上腹部包塊,當肝癌來臨的時候,患者常常會有肝大的表現,如果你觸診了右上腹,發現有質地堅硬的包塊,而且表面有結節感,這個時候,就要高度警惕原發性肝癌。


26歲的孫先生因長期熬夜打遊戲,結果


肝癌的高發因素有哪些?

1、忽視了防治乙肝工作

慢性乙肝病毒感染是引起肝癌的主要因素,肝癌患者會經歷肝炎-肝硬化-肝癌過程。雖然肝癌沒有任何傳染性,但是乙肝病毒會通過母嬰、性接觸以及血液傳播。對於肝炎患者來說應該定期的去醫院做檢查,接種乙肝疫苗。如果是父母有肝炎的話,備孕前一定要做好母嬰阻斷工作,嚴格按照醫生的囑咐抗病毒治療。

2、吃了發黴的食物

黃麴黴毒素一級致癌物質,吃的越多患上肝癌的幾率就會越高。黃麴黴毒素一般會隱藏在含澱粉比較高的食物上比如土豆大米花生等,食物如果沒有保存好的話會導致發黴,從而產生此物質。要把糧食以及糧油放在通風乾燥的地方,筷子和勺子每半年更換一次,尤其是使用木質的菜板或者筷子一定要保持其乾燥,定時清洗。多吃富含葉綠素比較豐富的蔬菜和水果,能夠降低黃麴黴毒素的毒性。

3、不節制的吸菸和喝酒

平時工作應酬以及家庭聚會時離不開菸酒。酒裡面的主要成分是乙醇,乙醇進入肝細胞後會形成乙醛,乙醛對肝臟帶來直接的毒害作用,同時也會誘發肝癌。當大量的乙醛在身體裡面集聚時會引起肝細胞的變性和壞死。另外酗酒也會誘發酒精性脂肪肝、肝硬化,同時加快了肝炎向肝癌發展的進程。戒掉吸菸喝酒的壞習慣,另外要遠離二手菸。

4、身體肥胖及糖尿病

肥胖和肝癌的關係非常的密切,肥胖容易引起非酒精性的脂肪肝,當肝臟持續性受到炎症刺激時就會讓肝臟裡面的內纖維組織過度增生,從而演變成肝硬化,肝硬化再發展成肝癌。另外糖尿病也會增加患上肝癌的幾率,血糖濃度太高時會讓肝細胞過度的增殖,刺激了肝細胞的分裂,下降了免疫力,從而誘發肝癌。通過運動以及節食的方式來控制體重,控制好血糖,定期去醫院做檢查。

5、砷毒素

有些地方,人們依賴井水生活,但有的井水裡含有自然產生的砷毒素。砷是砒霜的主要成分,容易導致患上多種疾病,其中包括肝癌。

6、2型糖尿病

糖尿病患者容易得肝癌,如果他(她)同時還有肝炎,或者經常喝酒,那麼患肝癌的幾率更大。

7、家族病史:如果近親患有肝癌,那麼這個人得肝癌的機會會比其他人更高。

溫馨提示

平時要注意飲水的衛生,不潔淨的水裡面會含有節球藻或者微囊藻具有促癌和治癌的功效。儘量在家裡安上終端淨水器來保證用水的安全。(這部分不採用)


肝癌分為幾種類型?

1、膽管上皮癌:在我國約佔5%,其預後比肝細胞癌好。癌細胞由膽管上皮細胞發展而來,其組織結構多為腺癌或單純癌。較少合併肝硬變。此類型是肝癌的組織學類型中比較常見的一種表現類型。

2、混合性癌:較少見,具有肝細胞和膽管上皮癌兩種結構,也可呈過激狀態(既不完全像肝細胞癌,又不完全像膽管上皮癌)。

3、纖維板層型肝癌:是肝癌的一種變種,多見於西方,青年多發。其生長緩慢,預後較一般的肝癌要好。

4、肝細胞癌:是肝癌中最常見的類型,在我國約佔90%。常合併肝硬化。癌細胞是由肝細胞發展而來,形狀與其分化程度有關。分化較好者的癌細胞與肝細胞類似;分化差者的癌細胞異型性明顯,多為巨核及多核癌細胞。


預防肝癌是一項長久戰!

肝癌的生存率很低,所以,我們應該採取有效措施來降低其發生的機會。

節制飲酒:最好是戒酒,畢竟這是一級致癌物。如果無法戒,也要適量。

限制菸草:同樣是一級致癌物,同樣勸告最好戒掉。同樣是無法戒,也要控制。

接種乙肝疫苗:降低因乙肝導致的肝硬化和肝癌。尤其是與吸毒者共用針頭,或與有乙肝風險的人在無保護措施的情況下發生性行為的人。

控制體重:肥胖會導致脂肪肝和糖尿病,增加肝癌風險,所以要把體重控制在合理水平。

積極治療相關疾病:上述的乙肝、血色素沉著症、糖尿病等病,要在它們變成肝癌之前積極治療,降低風險。


(1) 患者一般情況:全身情況良好,心、肺及腎功能無嚴重損害,估計可以耐受手術;肝功能代償良好,或僅有輕度損害,按肝功能分級屬1級,或屬2級,經短期護肝治療後,肝功能恢復到1級;無廣泛肝轉移性腫瘤。

2、 化療

根據患者具體情況可以選用:選擇性的區域化療,如經肝動脈和食道靜脈曲張,腫瘤較侷限,尚無遠處轉移,又不適合於手術切除或手術後復發者,建議採用放療為主的綜合治療。

3、 放療

放療對一般情況好,肝功能尚好,不伴有肝硬化,無黃疸、腹水,無脾功能亢進和食道靜脈曲張,腫瘤較侷限,尚無遠處轉移,又不適合於手術切除或手術後復發者,可採用化療。

4、 免疫治療為主,其他標準治療為輔的聯合方式

免疫細胞療法已經是我們時代的主題,以免疫為基礎的聯合治療,包括免疫聯合化療、免疫聯合TACE、免疫聯合放療、免疫聯合免疫、免疫聯合抗新生血管藥物,是我們未來探索的方向,在現在以及未來為肝癌患者解決癌症問題,減輕痛苦,延長生命週期,提高生活質量。


免疫細胞療法案例

案例一

病名:胰腺體部癌

患者:

62歲女性

療法:iNKT免疫免疫細胞療法

經過:2017年患者被確診為【胰腺癌】,12月接受了手術,術後使用了抗癌劑治療(健澤),截止2018年6月為止已完成了6個療程的治療,但在10月仍被為確診為肝轉移,患者氣虛體弱,臥病在床無法下床行走。

患者在2018年11月開始嘗試了每兩週進行1個療程的Inkt免疫細胞療法與抗癌劑治療並行治療。

2019年2月中旬,主治醫生進行了CT檢查以及腫瘤標誌物檢查,發現肝轉移的3個腫瘤中的2個腫瘤已經消失,剩下的1個也縮小了。

2019年4月患者在持續進行病情觀察和繼續接受Inkt免疫細胞療法的2個療程,精神充沛,可以下床行走。


26歲的孫先生因長期熬夜打遊戲,結果


案例二

病名:子宮癌2b期,出現肝轉移(肝癌)

患者:39歲女性

療法:NKT與Opdivo免疫細胞療法

經過:2018年6月被診為【子宮頸癌】2b期,雖然患者立即接受了抗癌劑治療與放療,但腫瘤標誌物還是上升了,並發現轉移到腹部的淋巴結。實施了抗癌劑治療與放療的追加治療後,2018年6月發生了肝轉移。

患者2019年3月開始接受了兩週一次的治療。當NKT、Opdivo免疫細胞治療各實施一次後,腫瘤標誌物開始下降。

主治醫生立即通過CT確認的病情-當NKT、Opdivo免疫細胞治療各實施2次時,發現肝轉移病灶縮小至治療前的1/8.

當實施了4次NKT,4次Opdivo免疫細胞治療時,腫瘤標誌物的所有的項目都到達正常數值了。

患者非常高興,現在已歸家照顧小孩,履行母親的天職。


26歲的孫先生因長期熬夜打遊戲,結果


如有腫瘤疑問或者困惑可以點擊我的頭像私信我,我願盡我綿薄之力幫助給大家帶來健康。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