讀《四世同堂》的一點感觸


四世同堂是由老舍先生於1941開始的創作的一部長篇小說。小說以小羊圈衚衕為背景,描寫了衚衕內的祁家、錢家、冠家以及其他普通老百姓在北平淪陷後的生活,刻畫不同老百姓面對北平淪陷所做出的不同的選擇。其中,以祁瑞全為代表的進步青年,在北平淪陷之初,選擇出走北平,奮起反抗;以祁瑞軒為代表的一類知識分子,因揹負著家庭沉重的負擔,雖心念抗戰,卻因家庭責任的束縛而無力反抗;以錢默吟為代表的的一類因受日本人迫害進而勇敢奮起反抗的中國人;以祁老太爺為代表的的一味想以忍讓換取太平卻終究落空的老實老百姓;當然還有以冠小荷、大赤包為代表的用亡國鋪就榮華富貴的漢奸走狗。不同的人,命運都因北平的淪陷發生了天翻地覆的變化。

讀《四世同堂》的一點感觸

在這些人物當中,我覺得最讓人同情的是祁瑞軒的父親祁天佑及二爺常二爺。他們都屬於普通老百姓,為人和善、正直,從沒有做過一件傷害別人的事情。然而,他們的正直和善良並沒有挽救他們的性命,因為他們面對的是殘暴的日本侵略者,侵略者並不會同情任何一個善良的人。在當時日本帝國主義的殘暴掠奪下,一些老百姓抱著以一味忍讓而求生存的想法,希望可以在那個戰亂的年代活下去。但是,覆巢之下,焉有完卵 ,在整個被侵略的大背景下,他們不可能做到獨善其身。他們只有選擇反抗,選擇把日本帝國主義趕出中國,才能過上太平的日子,才能靠他們的勤勞善良去去創造更好的生活。

從他們的遭遇,我想到了現在的我們,生活在新時代的我們。我們能夠過上幸福安寧的生活,是因為我們身後有一個強大的祖國,我們並沒有生活在一個和平的時代,我們只是生活在了一個和平的中國。所以,我們應該心存感激,感激我們偉大的祖國。可是,在現在這個時代,依然有一群人以詆譭自己的祖國和人民來獲益,也許,他們可以短期的獲益,因為他們還有價值,有被利用的價值,當這些價值喪失的時候,他們還能蹦躂嗎?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