孫殿軍:嚴控“隱形的危險”做好個人防護

黑龍江日報

隨著疫情防控形勢的變化,“無症狀感染者”成為社會關注焦點。無症狀感染者“毒”性強不強?這種“隱形的危害”怎麼防?2日,記者採訪了哈爾濱醫科大學副校長、中國疾控中心地方病預防控制中心主任、省應對新冠肺炎疫情現場流行病學調查專家組組長孫殿軍,他表示,要加強對無症狀感染者的防控,對境外輸入加大篩查力度,做好個人防護。

孫殿軍介紹,根據《新型冠狀病毒肺炎防控方案(第六版)》,無症狀感染者沒有臨床症狀,核酸檢測顯陽性。患者身上攜帶病毒,自己不發病,但可以在無意間將病毒傳播給其他人。無症狀感染者雖然不被列為新冠肺炎疫情的確診患者範圍內,但他們一部分隨著潛伏期延長會出現臨床症狀轉為確診患者,也有一部分雖然無明顯的發熱、呼吸道症狀但肺部有炎症的表現,只有其中部分比例的無症狀感染者無臨床症狀也無不適感覺。

孫殿軍說,無症狀感染者主要是從密切接觸者的流行病學調查和主動檢測過程中發現的。無症狀感染者具有傳染性,有研究認為其帶毒量與有症狀感染者是一樣的,甚至有些國內典型案例顯示,無症狀感染者的傳染性絲毫不弱於有症狀感染者。因此,他建議,要把對無症狀感染者的監測、追蹤、隔離和治療作為防控的重點,加大篩查力度。一旦發現無症狀感染者,按“四早”要求,嚴格集中隔離措施,及時進行醫學觀察和醫療干預,堅決切斷傳染源。同時,發揮“守門員”作用,切實守好社區門、村屯門、企業門,堅持用好口罩、測溫、掃健康碼“三件寶”。

孫殿軍說,目前,我省的無症狀感染者病例主要來自境外輸入,我省嚴密的防控措施並沒有造成疫情的傳播和續發病例。但絕不能放鬆警惕,以防疫情二次反彈和擴散。

對於今後的防控工作,孫殿軍建議,不僅要注意有症狀確診病例的傳染性,還要注意無症狀感染者對人群的傳染性。按照國家的篩查方案,將他們積極主動地找出來,使我們的防控工作更加主動。從每個人做起,不要放鬆,把防控措施時時刻刻落實到位。他說,要加強對境外人員的入境篩查和管理,對從全國重點疫情地區進入黑龍江的人群加強防控。此外,要發揮發熱門診的監控作用,待國家對流行病學的篩查方案下來後,要嚴格按照方案執行。

孫殿軍強調,要堅持在公眾場合尤其是人員密度大的地區佩戴口罩、勤洗手,保持人與人之間的距離。同時,加強公眾場合的消毒、通風等防控措施。(記者 趙一諾)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