豆瓣9.1《何以為家》:缺失的親情,如何填補孩子的情感缺失

《何以為家》於2019年在中國上映,豆瓣網60萬餘人觀看並打出了9.1的高分。影片講述了主人翁贊恩的父母在無力撫養和教育的狀況下依然不停生育,贊恩作為家中的長子,他用弱小的肩膀承擔了無數生活的重壓。當妹妹被強行賣給商販為妻時,贊恩憤怒離家,之後遇到一對沒有合法身份的母子,相互扶持勉強生活的故事。

然而生活並沒有眷顧贊恩,重重磨難迫使他做出了令人震驚的舉動,妹妹被害使他憤怒的舉起了屠刀從而犯下了重罪,最後贊恩將他的父母告上了法庭,理由是父母生了他。這不禁讓人發出思考,贊恩和他的父母之間到底經歷了些什麼,從而展開對整部電影的思考和追逐!

這部影片由黎巴嫩女導演娜丁·拉巴基執導,以她獨特的視角和方式,呈現了這個發生在黎巴嫩貧民窟中的敘利亞難民的故事。影片圍繞著“親情“這一主題,描述贊恩面對無情的父母和可憐的妹妹以及相似命運的拉希爾時不同的心態,帶給觀眾共鳴的同時也傳遞了很多現實意義。

影片上映後得到眾多觀眾的關注和討論,在這部充滿矛盾與衝突的影片中,我們感受到了人類的渺小和脆弱,贊恩的故事就像一個小小的縮影卻擁有強大的爆發力和衝擊力,讓我們每個觀影者不得不積極的參與其中展開思考。

豆瓣9.1《何以為家》:缺失的親情,如何填補孩子的情感缺失

01、整部影片揭示了愛與被愛的需要:我們能做好人,值得被所有人愛

贊恩一家因為戰爭的原因逃難到了黎巴嫩,在這裡他們生活在社會的最底層,沒有身份證明,沒有任何人在乎他們是活著還是死去。

他的父母在無力撫養和教育的狀況下依然不停生育,贊恩作為家中的長子,他不得不扛起生活的重壓,在房東阿薩德的店裡做工。阿薩德為了得到贊恩的妹妹薩哈時常拿零食討好她,最終以漲房租為由迫使贊恩的父母將薩哈賣給他。

為了讓大家更好的理清故事情節,我將影片內容做了一個梳理:

贊恩在無力改變現狀的情況下憤怒的離家出走,然後遇到了命運相似的拉希爾母子,接著拉希爾被捕留下他和約納斯相依為命,最終贊恩不得不將約納斯賣掉換取他遠走國外的夢想,卻在回家取身份證明的時候得知薩哈已經不在人世,為了給妹妹報仇贊恩捅了阿薩德並將父母告上了法庭。

雖然倒敘的敘事結構在理解上需要觀眾多費一些腦力,但在視覺效果上卻絲毫不減。我們在瞭解贊恩苦難而悲慘命運的同時,無奈和憤怒深深的湧上了心頭。作為一個孩子,他承受著本不該有的壓力,但我們也為贊恩的勇敢感到欣慰,正是他弱小身軀下的強大靈魂使得他的形象更加的深入人心。

  • 倒敘的敘事手法,讓我們與觀眾第一時間拉近距離並引發讀者產生思考

影片以倒敘的敘事手法開篇即講述了住在貧民窟的12歲黎巴嫩男孩贊恩(真實生活中為敘利亞難民)在法庭控訴其父母生下他這一場景,這讓觀眾在第一時間找到了影片的痛點所在,然後通過交叉剪輯方式回溯了贊恩在黎巴嫩貧民窟與首都貝魯特遭遇的一連串磨難,最終以真實生活中的贊恩一家得到護照離開黎巴嫩前往挪威結尾。

這種不斷來回穿梭的記錄方式讓觀眾不得不集中注意力並積極主動的展開思考,其中的強大對比更是給予影片更高層次的昇華,在人物形象的塑造上更加的深入人心,劇情跌宕起伏沒有任何的拖累。

可以說,這是一部現實與虛構同時進行而又相互成就的影片,它既用紀實影像呈現出真實可感的黎巴嫩社會現狀,也以典型敘事結構傳達出影片對兒童的同情以及對戰爭的憎惡,更重要的是,它用跌宕起伏的情節推動觀眾對於人的生存與尊嚴的深度思考。

影片開頭十二歲的男孩贊恩向法官狀告他的親生父母,原因是:他們生了他。這在電影開篇就扔給觀眾一個巨大的問號?是什麼樣的經歷讓一個孩子做出如此不可思議的舉動?通過觀眾的不理解甚至不可思議帶動他們積極的參與思考,同時傳達給觀眾一個信息:這部影片是圍繞著一個名叫贊恩的孩子展開的,他的父母可能對他做了無法容忍的事。

由此,影片正是展開敘述,並不時的將鏡頭在法庭和過去來回穿梭,每到一處都埋下一個伏筆。例如同在牢房中的拉希爾和贊恩一同被問話,法官問拉希爾為什麼不認為是贊恩賣掉了他兒子,拉希爾表示贊恩對待約納斯就像對待親兄弟一樣,他不可能會賣掉約納斯。

此時觀眾一頭霧水,完全不懂發生了什麼,為了帶動觀眾的目光影片又接著以倒敘的方式解析觀眾的疑問,最終帶動觀眾在觀影的同時也開發了腦力,這也使得每位觀影者的感觸會更深刻,所帶來的震撼也更濃烈。

  • 閃回的記錄方式,將影片人物與觀眾分離,以未知視角呈現影片的獨特魅力

在長達兩個小時的敘事中,影片一共有四次閃回的呈現,但閃回中的故事敘述者並不是贊恩,而是一個全知的視角,這個視角完全不被影片中的人物所知曉。

這一點在贊恩和拉希爾的敘事段落中得以完整體現,當電影鏡頭為了跟隨拉希爾展現她無法續簽的苦難處境,最終在她帶著痛苦離開贊恩和約納斯後再也沒能回去。這時鏡頭快速突然地回到了贊恩的身上,迫使這個年僅12歲的孩子採取一切方式來避免自己和約納斯餓死,這一故事情節的來龍去脈的只有觀眾和導演瞭解。

導演是唯一把控全局知曉任何細枝末節的人,而觀眾也能依靠自我分析將影片的邏輯思維理清楚,作為影片中人因為自身的人物設定在不知曉情節的時候所表現出的無助與絕望最能讓觀眾捏一把冷汗。

贊恩不知道為什麼拉希爾一去不返,劇中他自言自語道:“難道她就不想自己的兒子嗎,沒想到你媽媽比我媽媽還狠。”此時觀眾卻十分清楚,拉希爾被捕後的傷心絕望以及漲奶時候的痛苦表情,都顯示出她無時無刻不在自責和擔心她的兒子。

這種“閃回”的記錄方式,在影片中得以很好的體現,最大限度的帶動觀眾的情緒以及對人物本身最深刻的思考。在我看來,導演如此的用心良苦,全然是以觀眾無聲的力量為影片人物做最大化的理解與支持。

這不禁讓我更加深入的思想影片所傳達的情感與思考,讓我們在感動與悲憤之餘,將思想深深刻畫在腦海之中,此時,我只想為導演鼓掌,她用最小的視角帶我們看到了戰爭的殘酷,人性的善良與邪惡,如果沒有這部影片我們將無法體會的如此深切。

豆瓣9.1《何以為家》:缺失的親情,如何填補孩子的情感缺失

02、影片三種拍攝鏡頭的交換運用,是飽含衝突下的人性本質

有人說《何以為家》是一部有著紀錄片質感的故事片,紀錄片的要求是以最大程度上反映客觀現實,例如《舌尖上的中國》就是紀錄片。

導演娜丁·拉巴基通過在黎巴嫩貝魯特貧民窟長達半年、每天連續不間斷的實地拍攝並且記錄下每一個場景的真實性,為了使這部影片擁有真實情感上的說服力,導演全片不僅選擇了具有相似生活背景的非專業演員,而且通過與演員的融洽相處,一切完全站在對方的角度思考問題,才捕捉到了這真切感人的一幕幕。

  • 手持攝影記錄方式:最大化還原生活的真實性

影片中使用的手持攝影遠非某個人的主觀視角,而是一種代入式的“電影眼睛”,即把觀眾拉入一種與真實生活共處的臨場感受中,讓晃動的生活告訴觀眾現實的真實性。

例如影片中的一個情節,薩哈被母親強行賣給阿薩德,贊恩為了阻止母親一面不停的懇求母親不要賣掉薩哈一面緊緊的拽著薩哈不放,在來回拉扯中鏡頭一直在搖晃甚至某些時候都看不清人物的細節動作。這種嘈雜、凌亂的場景正是還原現實情況的最好方式,最大化的呈現出人物的不同心理活動和形象特徵。

另一方面,手持攝影呈現出的晃動和不安其實也是該片想要通過形式與風格傳達出的電影情緒,這種傳達在於不僅讓觀眾被影片的情節推向前行,更通過人物在場景中不斷地轉移和運動,讓觀眾感受到他們所面臨的真實生活環境的逼迫和焦灼。

  • 特寫鏡頭:逼近“人性”的底線

導演娜丁•拉巴基說:

現實點,走出你寫評論的咖啡館,到外面的世界看看你周圍發生了什麼。與現實相比,你在電影中看到的根本不算什麼。

導演的這一番話正是她對觀眾最大的呼籲,我們每個人都活在自己的世界裡,根本不知道“贊恩們”的生活,我們甚至想象不到父母“生而不養”到底為了什麼,為此在整部影片中導演用特寫鏡頭幫我們最大化的還原了“贊恩們”的生活。

《何以為家》中最令人印象深刻的“特寫”當數影片尾聲贊恩站在攝影機前拍攝證件照時的微笑,那個微笑保持了近30秒,這與特呂弗《四百擊》中最後的停格畫面處理極為相似。

特寫鏡頭一方面是對現實的無力感,另一方面則是拍攝過程中始終以人為中心的價值選擇。面對毫無表演經驗的“演員”,面對無法預測的拍攝效果,面對12歲的贊恩和1歲嬰兒約納斯,所有人在整個拍攝過程都在為他們服務。並非如同其他電影一樣,演員演技在線,劇本也早在開拍前就定了下來。這部影片充滿了未知,因此導演在身份上做了互換,即所有一切為“演員”服務,徹底拋棄原來的拍攝手法。

因此在每一處細節描寫中,我都被深深的震撼和打動。尤其是贊恩和約納斯相依為命的那段日子,贊恩竭盡全力照顧約納斯,他偷來鄰居孩子的奶瓶,用冰塊製作美味···等等這些細節。讓我們無時無刻不為他們捏一把冷汗,深深的同情之餘更有無限的憤怒,所有情感都交織讓我們徹底的領略了一把人性的複雜,同時又帶給我們深刻的反省。

  • 停頓與抽離:創造出理性的緩衝並帶給我們無限遐想

無論是法庭上贊恩說出那句“因為他們生了我”之後幾秒鐘的停頓,還是贊恩在拉希爾面前吹噓自己妹妹的婚禮辦得熱熱鬧鬧,拉希爾似乎知道他在說謊但還是說了句“那恭喜啊”之後兩人對話陷入的短暫停頓,影片都以這種樸素的短暫停頓的方式來連結閃回的畫面,帶給觀眾無奈的嘆息和感傷。

或許拉希爾和贊恩一開始就感受到彼此的命運是相似的,雖然他們並沒有向對方講述過自己的生活,但是他們在相處中所表現出的憐惜更讓人心痛。

在影片中蒙太奇的運用有著意味深長的樸實感,多處停頓讓我們在觀影之時多了一些思考與反思,這種手法的運用就好比某個人在撒謊自以為能瞞過所有人的時候,其他人因為不想拆穿而以遲疑停頓的方式表示回應。

停頓與抽離的運用,讓我們在觀影中可以展開無限的遐想,為影多層面、多方位的不同理解創造出可能。

豆瓣9.1《何以為家》:缺失的親情,如何填補孩子的情感缺失

03、結合電影內容,我將結合現實生活談談影片帶給我們的人生思考

①從人物形象的塑造分析他們的不同內心世界

  • 贊恩與父母

贊恩的父母在無條件養活子女的情況下還不停的生育,贊恩雖然只有12歲卻要被迫打工。影片中一開始贊恩以撒謊的方式幫助父母買曲馬多,好讓他們製作飲料賣給需要的人,這對於一個12歲的孩子而言他表示出從所未有的鎮定,原因只有一個,他的生活讓他過早成熟。

贊恩有一次提出想讀書的想法,這遭到了父親的強烈反對,母親雖然表現出支持,原因也是惦記著學校可能會給食物和衣服,但最終贊恩也沒能如願。

在與父母的相處之中,贊恩表現出無奈和鄙夷,他無力拯救自己的家庭卻也為父母的自私感到憤怒。這正是贊恩與父母相處時內心的真實寫照,所以在他發現父母可能會把薩哈賣給阿薩德的時候就想到要帶著妹妹逃亡,當他得知薩哈被阿薩德害死的時候,他深感父母的無能和懦弱所以自己拿起來屠刀想要給妹妹報仇。

贊恩最終將父母告上了法庭,法官問他希望父母怎麼做,贊恩說:“希望他們不要再生了。”這句話是他對自己被父母帶到這個世界卻置之不理的強烈反抗,他最終不能拯救自己,所以他想以此方式解救母親肚子裡的弟弟或妹妹。

贊恩與父母之間的關係,冷漠、敵對,從來沒有過半點溫情。這是對為人父母者“生而不養”的最大批判,也是對孩子成長教育的最大思考。

豆瓣9.1《何以為家》:缺失的親情,如何填補孩子的情感缺失

  • 贊恩與妹妹薩哈

贊恩沒有得到父母的疼愛,但他卻把最好的溫暖都給了弟弟妹妹。當他得知妹妹薩哈來了月經,他第一時間告訴妹妹應該怎麼做並叮囑她千萬不要讓母親知道。

當他敏銳的覺察到父母要將薩哈賣給阿薩德的時候,他打定主意要帶妹妹逃亡,雖然計劃沒有成功,但他所表現出的成熟與擔當遠遠超越常人。後來當他知道薩哈被阿薩德害死,他第一次爆發出從所未有的憤怒,此時他拿出了哥哥該有的擔當誓要為妹妹報仇。

贊恩不僅被父母無視更被生活的重擔壓迫,但他卻用最大的力量護弟弟妹妹的周全,這是親情之間最好的寫照,是贊恩內心深處最柔軟的所在。

  • 贊恩與約納斯

贊恩在與拉希爾相遇後有過短暫的幸福時刻,後來拉希爾被捕,贊恩不得不代替拉希爾照顧年僅1歲的約納斯。

贊恩對待約納斯就像對待自己的親兄弟一樣,他們相依為命,一起流浪。劇中最感人的情節,就是贊恩再經歷過重重磨難之後終於無力照顧約納斯,他把約納斯放在街邊等待一個可以收養他的人。當他把約納斯放在街邊自己朝前走的時候,約納斯卻以為贊恩在與自己玩遊戲,微笑著踉踉蹌蹌的朝著贊恩走去。贊恩來來回回最終不得已將一根草繩綁在約納斯的腳上,當他靜靜坐在街角看著約納斯在原地掙扎,終於他的眼角泛起了淚光,他擦乾了眼淚並解開了約納斯腳上的繩子。

這一幕幾乎讓我淚奔,贊恩的表現完全不像一個12歲的孩子,他的那種悲痛、無奈,全程無語言表達卻將他的那份善良與純真表現的淋漓盡致。

豆瓣9.1《何以為家》:缺失的親情,如何填補孩子的情感缺失

②從社會意義談談影片的帶給我們都人生思考

  • 父母“生而不養”,是孩子不幸福的最根本原因

影片中贊恩的父母在無能力撫養的情況還不斷的生孩子,使得原本貧困的家庭雪上加霜。影片中一處細節描寫贊恩最小的妹妹坐著地板磚上哭泣,腳上還拴著一條鐵鏈。這不禁讓人產生思考,既然生而不養為什麼要把孩子帶到這個世界上來受罪,這到底是孩子的不幸,還是父母的缺失。

法庭中贊恩的母親舒雅德這樣為自己辯護:

“我這一生都在做奴隸,你還敢批評我?你有什麼權利批評我,你有我這種處境嗎?你永遠不會,因為你活不下去,你連做噩夢都活不下去,換成你是我,你早就已經上吊自殺了。為了讓孩子活下去,我願意犯下千種罪,他們是我的孩子,沒人有權批評我,我是我自己的法官。”

顯然舒雅德的辯護根本得不到任何人的同情和諒解,面對薩哈的死亡,面對贊恩的犯罪,她從沒有為自己的行為做過半點檢討。

希望每位父母在生養子女的問題上,一定要多站在孩子的角度考慮問題,即使我們不能把所有的美好給予孩子,起碼不要把自己的過錯讓孩子來揹負。

  • 孩子的成長問題,理應受到全人類的重視

贊恩12歲就要擔負起家庭的重擔,薩哈11歲便嫁做人婦,年僅1歲的約納斯因為身份問題見不得光···

他們都是孩子,本該在父母的懷抱中健康成長,在國家的庇護下幸福生活,但因為戰爭的爆發,因為思想的衝突,因為文化的差異,他們不僅生活不幸並且十分悲慘。

電影中的阿薩德在法庭上被法官質問:“11歲的女孩懂得婚姻嗎?”的時候,他卻振振有詞:“很多女孩在她這個年齡都結婚了。”這正是這一觀念深入人心的縮影。

關愛孩子的成長問題,不僅僅只是一句空話。孩子們的不幸,其因都在大人們身上,怎樣延續我們人類的文明,難道不應該寄託在孩子身上嗎?請給孩子多一點關愛,讓這個世界更加美好!

豆瓣9.1《何以為家》:缺失的親情,如何填補孩子的情感缺失

寫在最後:

“我希望,無力撫養孩子的人,別再生了……我認為我們能做好人,被所有人愛”,這是一個12歲小男孩說出一番話,發人深省。

《何以為家》這部電影並不只是揭露了“生而不養”的家庭教育問題,更有戰爭之下的殘酷以及人性的缺失,導演呈現給我們在社會困境之中那些包含苦難的底層人民,以及想要讓這些地區的人民生活發生改變的迫切願望。

以大環境中對於人類共同話題的思考,和對美好生活的嚮往最終使得我們在感動之餘發出深刻思考,不同的人有不同的觀影感受,只要這部影片能帶給我們一些感動、深思或共鳴,都是優秀的影片。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