從不埋頭苦學,713分高考狀元方清源:題海戰術沒用,記住這3點

每次當成績出了之後,很多家長看著自己孩子的考卷,會忍不住扼腕嘆息。為什麼不再努力一點,為什麼不再用功一點,要不然成績一定會好一點。然而勤奮卻不是通往成功的唯一路徑,比起勤奮本身,我們更應該讓孩子明白什麼才是正確的努力。

方清源自認是一個典型的懶學生,他從很早開始就放棄了題海戰術,而是根據自己的計劃學習。他從來不會埋頭苦學,業餘時間,他喜歡打籃球、羽毛球,還經常在家裡騎動感單車。

然而,在2018年的高考中,懶孩子方清源卻取得了語文123分、數學150分、英語146分、理綜294分,總計713分的好成績,一舉奪魁,成為安徽省理科高考狀元。

從不埋頭苦學,713分高考狀元方清源:題海戰術沒用,記住這3點

那麼,方清源這個"懶學生"是如何獲得這樣的成績的呢?

一、勤于思考,善於總結

很多人會錯誤的將學到的知識和自己學習的時間劃上等號,認為學習時間越多,成績也就會越好。但事實上未必如此,可能會有學生花費了大量的時間,但學習成績依然上不去,也可能會有學生看起來並沒有花費那麼多的時間,但依然名列前茅。

這一切都是因為學習方法的效率不同。

方清源雖然自認是個懶學生,但他這個懶學生不是不學習,只是不喜歡為了應付題海戰術把自己的時間陷入沒完沒了的習題之中。

方清源更傾向於去抽乾、榨乾那些習題,將每一道題目中的知識點和思路都通過自己的思考總結出來,最終成為自己的知識。

學而不思則罔。方清源認為,只有通過思考和總結將知識的共性找出來,使之變成自己的知識理解和思維模式,才能夠更好的靈活利用這些知識,獲得更好的成績。

從不埋頭苦學,713分高考狀元方清源:題海戰術沒用,記住這3點

二、提前制訂計劃,逐步精確到五分鐘

學生的學習規劃一般來說分為兩種,一種是父母強制孩子去學習,父母為孩子制定各種學習計劃,逼迫孩子去完成他們所制訂的學習計劃,另外一種則是孩子自律的去學習,自己制定學習計劃,然後自動自覺地完成計劃。

只有讓學生自己制訂計劃,自己自主的去學習才是最好的學習方式。而且縱觀所有的學霸的學習經驗,我們也可以發現,所有的高分學霸本身都是足夠自律的。

方清源也是如此,他從中學開始,就是那種優秀且穩定的好學生。成績也一直都保持在年級的前兩名,成績一直優秀的他,還曾經在2016年被安徽省教育廳授予"優秀中學生"的稱號。而這種成績的取得,和他的自律精神毫無疑問是分不開的。

在高考衝刺階段,方清源更是根據不同的複習階段制定相應的複習計劃。例如,在複習某一個單元時,方清源會將知識點不斷地細分,然後在計劃內的時間內完成這個學習計劃。在剛開始這個複習計劃是以月為單位的,但隨著方清源自律的不斷加強,後來逐漸的一步步精確到了以五分鐘為單位。

從不埋頭苦學,713分高考狀元方清源:題海戰術沒用,記住這3點

三、緩解心理壓力,調整個人狀態

在大型考試,特別是高考這種能夠影響學生一生命運的考試中,個人的心理狀態在複習和最終應試中都極其重要。學生會在長時間的學習中獲得大量的壓力,考試之前也會戰戰兢兢,生怕自己沒考好出了差錯。

但事實上,這種壓力往往會使學生的發揮不好,最終影響學生的具體成績。造成高考往往還沒有平時的測驗考得好的現象。

方清源在考試之前,特別注意自己心理壓力大緩解和狀態的調整。每當看到自己身邊的同學比自己做題更快,進步更多的時候就會主動地進行休息。出門吹吹風,或者找老師、同學、家長進行溝通,以緩解自己的個人壓力。

運動也是方清源緩解自己個人壓力的一個主要做法。方清源的個子很高,喜歡打籃球、羽毛球和騎單車。高考之前的一個半月,他還會每週花三十到四十分鐘彈鋼琴,來緩解自己的個人壓力。而這些方法,也是方清源最終能夠取得好成績的原因。

更多學霸學習方法、故事,點擊我的頭像免費查看。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