羅永浩抖音直播帶貨:網紅經濟的賺錢奧祕

資本的湧入,徹底打通了整個產業鏈條,網紅經濟,終於走上了產業化道路。

羅永浩抖音直播帶貨:網紅經濟的賺錢奧秘

一、前言

不久前,好奇曾經出過《移動浪潮裡的中國社交巨頭》的系列研究文章,裡面曾提及到網紅以及網紅MCN,但是筆墨不多,比較粗略。

現在,就專門分析一家上市的網紅MCN機構:如涵控股(RUHN.O)。

本文可看作是《移動浪潮裡的中國社交巨頭》的番外篇,算是補充吧。

二、從現象化走向產業化

中國的網紅最早誕生於上世紀90年代末的論壇和聊天室,最初的內容載體是文字,

主體人群是網絡文學寫手。

1998年,網名為痞子蔡(本名為蔡智恆)的網絡寫手,在BBS上發表了網絡小說《第一次親密接觸》而名噪一時。


羅永浩抖音直播帶貨:網紅經濟的賺錢奧秘


隨後,又有大批用戶開始參與網絡文學創作,部分人一夜爆紅。

雖然當時還沒有明確的“網絡紅人”概念,但他們已經成為事實上的網紅,其共同特點是:以文字安身立命。

像創作出《武林外傳》、《人在囧途》、《龍門鏢局》等諸多經典作品的寧財神,就是在那個時代走紅的。


羅永浩抖音直播帶貨:網紅經濟的賺錢奧秘


之後,中國互聯網進入圖片時代,一些人靠一組圖片就能火爆網絡,比如芙蓉姐姐、鳳姐、犀利哥、“不知妻美”的京東大強子家的奶茶妹妹等。


羅永浩抖音直播帶貨:網紅經濟的賺錢奧秘


值得一提的是,這一時期網紅的養成,不再是個別的偶發性現象,而是經過幕後推手的助力,是“非自發性走紅”。

芙蓉姐姐和鳳姐的背後,就有專門的團隊在運作,而負責奶茶妹妹的策劃與炒作的,名叫華漢。

根據天眼查的資料,華漢是上海詩冪文化傳播有限公司的實際控制人兼董事長。此人是著名的網絡營銷專家,資深媒體人,曾擔任過楊冪、劉詩詩等明星的幕後策劃人。


羅永浩抖音直播帶貨:網紅經濟的賺錢奧秘


成名之後的網紅,開始依靠名聲尋求流量變現,在團隊的助推下,參與了很多線下的商業活動,有的網紅甚至自己創立公司,進軍演藝圈。

不過總的來說,這一時期的網紅流量變現,尚處於探索期,並未形成規模化和產業化。

隨著微信、微博、短視頻等各類新媒體的湧現,網紅的數量出現井噴式增長,資本方也開始大力介入。


羅永浩抖音直播帶貨:網紅經濟的賺錢奧秘


在資本的驅動下,網紅不再是個人的單打獨鬥,而是採用團隊作戰的方式將個人IP產品化

我們經常可以看到一些素人莫名其妙地就紅起來,非常突然,靠的就是背後團隊的集體力量。

團隊內部,分工明確。有人組織大量人力、物力,提高網紅的曝光率和存在感,利用媒體不斷渲染與炒作;有人則負責與粉絲互動、產品開發、商業合作等其他事宜。

在網紅的培養層面,像如涵控股這樣的網紅孵化器應運而生,越來越多的網紅依附於專業的網紅經紀公司。

在內容製作層面,網紅的內容生產由初始的UGC模式進入到PGC模式,成熟的運作方案,保證內容源源不斷的供應。


羅永浩抖音直播帶貨:網紅經濟的賺錢奧秘


在變現渠道上,網紅的選擇也變多了,包括電商、廣告、打賞、內容付費等。


羅永浩抖音直播帶貨:網紅經濟的賺錢奧秘


從網紅的培訓、養成,到內容的供應與輸出,再到最終的流量變現,資本的湧入,徹底打通了整個產業鏈條。

網紅經濟,終於走上了“團隊合作、分工明確、產業協同”的產業化道路。

網紅產業,有自己的商業模式,有自己的行業規則。網紅,也成為一個固定的職業,行業的佼佼者年入百萬、千萬,不再是遙不可及的夢想。

現在我們可以梳理一下整個網紅產業鏈了。產業的上游是微博、微信、抖音、快手等泛社交類平臺,這些平臺是網紅的成名之地,所起的作用,就是向網紅提供流量支持。

產業的中游是網紅MCN,MCN(Multi-Channel Networks)即“ 多頻道網絡”,最早起源於國外的YouTube。

網紅MCN和明星經紀公司類似,只不過前者培養的對象是網紅。


羅永浩抖音直播帶貨:網紅經濟的賺錢奧秘


通常,MCN有兩種方式去挖掘網紅:一種是自己內部孵化“新網紅”,另一種是直接簽約已具備一定粉絲基礎的“老網紅”。

一方面,MCN會給網紅提供創作資助、創作環境、人力支持和觀眾發展等多項幫助,保證網紅能夠持續、高質量地生產內容。

與此同時,他們會聯繫品牌,幫助網紅實現流量變現。

可以說,MCN的出現,正好迎合了網紅經濟流程化、標準化、規模化的發展趨勢。現在微博上排名前100名的網紅,九成以上都簽約了MCN。

產業的下游是各類變現渠道。通過上、中、下游的相互配合,一個完整的網紅產業化運作模式就這樣形成了。


羅永浩抖音直播帶貨:網紅經濟的賺錢奧秘


有人會問,作為產業鏈的核心,網紅扮演的角色是什麼呢?

和傳統制造業相比,網紅本身相當於一件商品,商品的製造商就是網紅MCN,社交平臺是商品的生產、加工、流通環節,粉絲對網紅內容進行付費、打賞,則是消費環節

三、營收靠自營

按照類型劃分,網紅MCN分為電商型MCN和泛內容型MCN,兩者的區別可以這麼理解:如果旗下網紅的變現渠道以電商帶貨為主,則這種MCN就叫做電商型MCN。

不是電商型MCN的,則全部劃為泛內容型MCN。

如涵控股是一家典型的電商型MCN。從其官網上看,如涵控股簽約的網紅基本屬於美女一類,走的是顏值的路子,覆蓋的領域包括美妝時尚、生活方式、母嬰快消等。


羅永浩抖音直播帶貨:網紅經濟的賺錢奧秘


截至2019年3月末,如涵控股的網紅,其84%的粉絲是年輕的千禧一代,75%是追求時尚、愛網上購物的女性。


羅永浩抖音直播帶貨:網紅經濟的賺錢奧秘


雖然如涵控股與很多平臺有合作關係,包括微博、抖音、快手、B站等,但其主要的合作方是微博。

截至2019年3月末,如涵控股旗下網紅,擁有1.55億粉絲,其中微博粉絲數量為1.02億,佔比66%,說明這些網紅的棲息地主要是微博。


羅永浩抖音直播帶貨:網紅經濟的賺錢奧秘


至於為什麼是微博,我認為這應該和阿里巴巴有一定的關係:眾所周知,阿里是微博的第二大股東,同時,Ta也是如涵控股重要的外部機構股東和合作夥伴。


羅永浩抖音直播帶貨:網紅經濟的賺錢奧秘


如涵控股、微博、阿里巴巴三者共同構成網紅經濟的商業閉環,如涵控股孵化紅人,微博扶持紅人,阿里為紅人的變現提供渠道。

這也可以解釋為什麼如涵控股的網紅,其帶貨網店幾乎全是阿里系,不是淘寶,就是天貓。


羅永浩抖音直播帶貨:網紅經濟的賺錢奧秘


在講如涵控股的收入模式之前,要聊一聊如涵控股與旗下網紅的關係。

網紅與如涵控股籤的是合作協議,而非僱傭合同。也就說是,網紅並非如涵控股的員工。


羅永浩抖音直播帶貨:網紅經濟的賺錢奧秘


當然,像如涵控股的頭牌,頂級網紅張大奕,雖然不是公司的員工,但卻是持股比例超過10%的大股東。


羅永浩抖音直播帶貨:網紅經濟的賺錢奧秘


合作協議裡有網紅具體的工作描述,相應的權利與義務。比如,網店雖然掛靠在網紅名下,但店鋪的所有權、實際運營權屬於如涵控股。同時,如涵控股可以無償使用網紅的肖像權、姓名權等。

另外,為保持公司統一的對外形象以及聲譽,如涵控股有權使用網紅的社交媒體賬號,並對後者的言論、行為進行嚴格管控。


羅永浩抖音直播帶貨:網紅經濟的賺錢奧秘


選拔、培訓方面,如涵控股會依據外貌、身材比例、性格、粉絲數量等標準,篩選網紅候選人。

候選人通過初選之後,還要接受公司的崗前培訓,培訓之後還要再接受公司測試,如果測試通過,候選人就會與如涵控股正式簽約。

如涵控股會對已簽約的候選人進行全方位的訓練,包括如何打造人設,如何與粉絲互動,如何穿搭、拍照、剪輯、錄視頻等。電商、物流方面的基礎知識,也需要掌握。

簽約之後,也不代表你就是一名合格的網紅了。按照公司的說法,把一名剛簽約的素人培養成能夠賺錢的網紅,至少要花5到8個月的時間。對於那些遲遲達不到要求的候選人,如涵控股會在中途直接解約。

這就是說,如涵控股現有的網紅中,有的可能還處於培養期,無法為公司創造GMV或者收入。

分工方面,網紅一心一意搞內容輸出即可,至於店鋪運營、產品設計與包裝、物流配送、售後服務之類的硬活,則統統交給公司。


羅永浩抖音直播帶貨:網紅經濟的賺錢奧秘


截至2020財年三季度,如涵控股旗下籤約網紅有159名,其中頭部網紅有三名:張大奕、大金、莉貝琳。

如涵控股對頭部網紅(Top-tier KOLs)的定義是:在過去12個月裡,促成的GMV超過1億人民幣的,即可稱為頭部網紅。

如涵控股的收入模式分為兩種:自營和平臺。所謂自營,就是指網紅的帶貨店鋪全部為公司的店鋪。在這一模式下,公司會有一定的商品存貨。

當網紅促成交易之後,商品的銷售收入即確認為公司的收入,公司獲得收入之後,需要支付給網紅一筆服務費,這筆費用算在銷售成本中。


羅永浩抖音直播帶貨:網紅經濟的賺錢奧秘


網紅服務費的核算標準比較複雜,和網紅促成的GMV,商品的種類等因素有關。比方說公司的服裝類網店,13%-17%的銷售收入需要給到網紅,而經營化妝品的店鋪,9%-35%的收入歸網紅所有。


羅永浩抖音直播帶貨:網紅經濟的賺錢奧秘


另外,網紅的人氣也能夠影響網紅的分成。在微博擁有千萬級粉絲的張大奕,可以從掛靠她名下的店鋪手中,拿到高達49%的淨利潤。

平臺模式下,網紅服務的對象是外部的商家,要麼接他們的廣告,要麼幫他們帶貨。

這種模式下,如涵控股是沒有任何存貨的。

如果是廣告業務,客戶會先支付如涵控股一筆固定的服務費,然後如涵控股再從中提取固定的數額給網紅,作為後者的報酬。如果是帶貨業務,客戶則會按網紅促成的GMV的一定比例支付給如涵控股,如涵控股再將這筆收入的30%-50%,支付給網紅。

同樣,平臺模式下網紅的報酬,全部計為營業成本。

總的來看,如涵控股的模式較輕,商品的生產、加工環節全部外包出去,物流配送環節也是交給第三方物流公司去做,自己只負責產品的設計和營銷環節。

目前如涵控股只有兩個倉庫,還都是租的,主要存放的是一些庫存商品和原材料。


羅永浩抖音直播帶貨:網紅經濟的賺錢奧秘


截至2020財年三季度,如涵控股77%的營收是自營,這說明電商帶貨是公司網紅主要的變現渠道,也是公司主要的收入來源。不過,從趨勢上看,平臺收入增長迅猛,其佔比從2017財年的0.9%增長至2019財年的13.8%。

而2020財年前三個季度,平臺收入佔比均在20%以上。(

備註:如涵控股的財年起始日是每年的3月31日。


羅永浩抖音直播帶貨:網紅經濟的賺錢奧秘


毛利率方面,自營的毛利率在30%左右,平臺毛利率在50%左右,後者比前者高出近20個百分點。


羅永浩抖音直播帶貨:網紅經濟的賺錢奧秘


如涵控股自營店鋪數量從2018財年最高峰的86家,減少至2020財年三季度的22家。


羅永浩抖音直播帶貨:網紅經濟的賺錢奧秘


雖然自營店鋪被大幅縮減,但店鋪的效率並沒有下降,反而提升了很多,這也是為什麼自營店鋪數量減少,但總的自營收入以及自營GMV都在增加。

具體來說,自營店鋪的單店GMV從2017財年的0.22億元增長至2019財年的0.38億元。同期單店收入從0.1億元增長至0.19億元。


羅永浩抖音直播帶貨:網紅經濟的賺錢奧秘


四、頭部網紅,半邊天

頭部網紅絕對是如涵控股的核心,挑大樑的角色。

2017財年-2019財年,如涵控股超過50%的GMV是由三位頭部網紅貢獻的。

2020財年前三季度,頭部網紅錄得的GMV依然超過公司總GMV的一半。


羅永浩抖音直播帶貨:網紅經濟的賺錢奧秘


收入方面,2017財年-2019財年,頭部網紅更是貢獻了接近70%的公司營收。


羅永浩抖音直播帶貨:網紅經濟的賺錢奧秘


如涵控股簽約的網紅超過150位,然而公司收入的一半,就靠張大奕、大金、莉貝琳三人,可見,網紅的兩極分化是非常嚴重的。

其實在頭部網紅之間,差距也非常明顯。2017財年-2019財年,光張大奕一人錄得的GMV就佔公司總GMV的40%以上,貢獻的收入佔總營收的比例也超過50%。


羅永浩抖音直播帶貨:網紅經濟的賺錢奧秘


誇張地說,張大奕一人,就撐起了如涵控股半個市值。


羅永浩抖音直播帶貨:網紅經濟的賺錢奧秘


如涵控股營業收入從2017財年的5.78億元,增長至2019財年的10.93億元。其毛利率在30%左右。


羅永浩抖音直播帶貨:網紅經濟的賺錢奧秘


最大的營業成本是purchase price of products,佔總營業成本的比例超過70%,其字面意思就是產品的購買價格。

我們知道如涵控股是沒有生產基地的,不負責商品的製造環節。因此,該成本的實際含義是:帶有委託性質的生產成本。

比方說,如涵控股設計了一款T恤,樣式畫在設計圖紙上,如涵控股把圖紙交給合作的製造廠商,並告訴後者,面料必須是純棉,數量30件。

廠商按照要求生產出了30件T恤後,如涵控股就以一定的價格購買下來,當T恤銷售出去後,當初的購買價格就轉入銷售成本。

除了purchase price of products,公司第二大營業成本是網紅的服務費,自營和平臺模式都算在內。2017財年-2019財年,網紅服務費佔營業成本的比例從15.7%增長至21.9%。


羅永浩抖音直播帶貨:網紅經濟的賺錢奧秘


需要強調的是,如涵控股並沒有把相關的人工成本、運費、包裝費、倉庫租金等算在營業成本里,而是全部劃入一項叫“Fulfillment expenses”的費用裡,姑且稱之為其他費用。


羅永浩抖音直播帶貨:網紅經濟的賺錢奧秘


公司最大的費用支出是銷售費用。光2019財年,就花出去了2個多億元,而同期的毛利潤也才3.4億元。2020財年的前三個季度,銷售費用就已經達到2.4億元。


羅永浩抖音直播帶貨:網紅經濟的賺錢奧秘


網紅經濟方興未艾,面對這麼一個新興產業,很多投資者並沒有搞明白如涵控股的商業模式是什麼,生意是如何運作的。

尤其是對銷售費用支出這一塊,連很多海外投資人都不太清楚,因為他們在北美、歐洲還沒有發現足以跟如涵控股對標的公司。那麼,我們應該如何去理解一家MCN的銷售費用呢?

我認為,如涵控股是把培養網紅所產生的一切開銷,藏到了銷售費用裡。


羅永浩抖音直播帶貨:網紅經濟的賺錢奧秘


就像藝人經紀公司需要花錢、花時間培養明星一樣。把一個素人培養成頂級的網紅,也是需要高昂投入的。

首先,如涵控股會為簽約網紅提供培訓課程,這些課程對網紅顯然是免費的,但對公司就是一項不小的支出。

其次,網紅博主需要維持一定的知名度和熱度,因此,公司就需要對網紅進行推廣和宣傳,簡單粗暴的理解就是“漲粉”,就是“變相的買流量”。顯然,這又是一筆不菲的開銷。

根據以上理解,如涵控股對網紅的總投入金額,其實就基本等同於“網紅服務費+銷售費用”。

2017財年-2019財年,對網紅進行的總投資佔公司營收的比例從26.9%提升至33.9%。相當於說,如涵控股每年都要從營收中拿出三分之一,用來孵化和激勵網紅。


羅永浩抖音直播帶貨:網紅經濟的賺錢奧秘


本來毛利率就不是很高,還需要花錢培養網紅,不用說,如涵控股目前的盈利能力肯定不怎麼樣。

2017財年-2019財年,營業利潤與淨利潤一直為負值,而在2020財年三季度,營業利潤和淨利潤錄得正值,分別為890萬和1050萬。


羅永浩抖音直播帶貨:網紅經濟的賺錢奧秘


如涵控股之所以能在2020財年三季度扭虧為盈,主要原因就是該季度的銷售費用率大幅下滑,三季度的銷售費用率相比上個季度,下滑了10個百分點。


羅永浩抖音直播帶貨:網紅經濟的賺錢奧秘


根據過往的季度數據,2018財年、2019財年的三季度,營業利潤和淨利潤都曾經錄得正值,但是全年來看依然是負值。

由此,我推斷,如涵控股三季度的利潤轉正,很有可能不是公司真正的業績拐點,而只是單純的季度性波動。


羅永浩抖音直播帶貨:網紅經濟的賺錢奧秘


經營性現金流淨額在2017財年-2019財年均錄得負值,不過淨流出的程度有所減緩。


羅永浩抖音直播帶貨:網紅經濟的賺錢奧秘


2017財年,經營性現金流淨流出高達2.4億元,主要系公司業務規模擴大,存貨增加所致。


羅永浩抖音直播帶貨:網紅經濟的賺錢奧秘


由於如涵控股剛剛在美上市,雖然還沒有實現一個完整財年的盈利,但賬上的現金依然很充足,現金及現金等價物有8.2億元。按照每年淨虧損0.8億估算,如涵控股可以在保持現狀的情況下,撐個10年左右。


羅永浩抖音直播帶貨:網紅經濟的賺錢奧秘


如涵控股目前沒有短期負債,長期負債也只有2百多萬。在平臺模式下,如涵控股會給予某些客戶一定的信用,允許對方延期付款,因此,就會存在應收之類的款項。

2017財年-2019財年,應收賬款及票據佔營收的比例不到5%,比較低。


羅永浩抖音直播帶貨:網紅經濟的賺錢奧秘


之前我說過,自營模式下,如涵控股是有存貨的,而且比固定資產還多,是目前公司的第二大資產。截至2020財年三季度,存貨佔流動資產、總資產的比例分別為17%、13%。

雖然如涵控股的生產環節是外包的,但自營店鋪也還是需要提前備貨的,不能等著消費者下單,然後再交給廠商去生產,這樣消費者等的時間會很長,購物體驗就會下降。


羅永浩抖音直播帶貨:網紅經濟的賺錢奧秘


2018財年、2019財年,存貨週轉率分別為2.32次和2.78次。


羅永浩抖音直播帶貨:網紅經濟的賺錢奧秘


五、總結

如涵控股面臨的主要問題是對網紅的前期投入過大,而且內部網紅兩極分化嚴重,過於依賴頭部網紅,導致整體的經營風險比較高。

另外,如涵控股的毛利率並不是很高,這說明,即便有網紅的種草與推薦,商品本身的毛利率也不會高到哪兒去。

如果商品可以在網紅的背書下,進行提價,自然是再好不過,如果提不了價,反而需要額外給網紅一筆服務費,就會使原來的毛利率變得更低。

最近,如涵控股在下大力氣,發展平臺業務,這個方向應該是正確的。

首先,如涵控股的毛利率偏低,就是由自營業務拖累的。前文提到過,平臺模式的毛利率要比自營模式高出20個百分點。

好奇大致算了算,在費用率不變的條件下,如果如涵控股整體的毛利率提升20個百分點,那麼淨利潤率可以達到10%以上,要盈利,綽綽有餘。

其次,平臺模式要比自營模式簡單得多,起碼前者不用花精力去管理店鋪,也不需要去承擔存貨減值的風險,公司只需要專注於孵化、培養網紅即可,省了很多麻煩事兒。

總而言之,MCN作為一種新興的商業機構,是伴隨網紅經濟的興起而出現的,是整個產業鏈上關鍵的一環。不過,在商業模式以及盈利方式上,可能還有待探索。


羅永浩抖音直播帶貨:網紅經濟的賺錢奧秘


點評

如涵控股最核心的疑問是商業模式能否成立?

這家公司的本質是營銷帶貨,其實好產品是靠口碑即客戶帶貨,比如蘋果、格力、萬科很少請明星打廣告,小米也是直銷模式,儘量減少中間營銷費用。

所以是產品優勢不突出才需要請MCN機構來帶貨,特別是差異化不明顯的產品,這些產品特徵是毛利率很高但銷售費用也高,因為如涵控股收入就對應生產商的銷售費用。

不過客觀的來說,市場是有網紅帶貨的需求,比如快消行業必須要經常打廣告。

如涵控股商業模式成立的前提是生產商內部營銷成本比MCN營銷成本高,但目前來看,MCN貌似成本也不低,自身還是虧損的。

也就說,虧損補貼帶來的可能是偽需求,比如賣了很多薄利多銷的產品,收入不足以覆蓋費用。

對如涵來說,自營業務產品採購價格可能不如第三方廠商低,加上需要承擔存貨風險,因此最好是走平臺業務,這樣其實本質上就成為網紅經紀公司了。

而網紅和明星一樣,頭部明星有了流量之後就會脫離原公司成立獨立工作室,因此,網紅公司最核心的競爭力是培訓機制,能流水線生產網紅的能力,不能過於依賴頭部網紅。

所以衡量如涵控股成功的一個關鍵指標是:能否做到去張大奕化?

可批量複製網紅,從而帶來邊際成本的遞減,這才是如涵控股能盈利的前提!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