靠一片小小茶葉 印江這個村發生了大變化

到基地採茶騎車5分鐘就上來了,很方便。"在印江土家族苗族自治縣楊柳鎮楊柳村羊角佬茶園基地裡,李茂齊挎著竹簍,雙手麻利地採著茶青,看到筆者來訪,便打開了話匣子。

今年53歲的李茂齊是楊柳鎮楊柳村村民。2000年,兒子意外去世,妻子離家出走,李茂齊的生活幾乎陷入絕境,住在破爛的老屋裡,生活百無聊賴,讓他裹著憂愁熬日子。

枯槁的人生、絕望的生活,日子就這樣的年復一年日復一日地重複著。2014年,扶貧春風吹拂邛江大地,滋潤著山鄉幹部群眾,精準扶貧政策給李茂齊帶來曙光。

看不到希望的生活,迷茫而沒有盡頭。在駐村幹部和村支兩委的耐心開導幫助下,經過反覆促膝交談,李茂齊逐漸走出陰影,從拾生活的信心。

靠一片小小茶叶 印江这个村发生了大变化

2018年,結合印江自治縣出臺的四改一化一維政策和農村老舊住房透風漏雨項目整治,李茂齊享受了25400項目改造補助,經過半個多月的翻修整治,舊居煥然一新。

變化的不僅僅是李茂齊的小家。2016年,楊柳鎮羊圈到分水嶺14.7公里的環山路開始實施硬化,連接環山路的5條6.8公里的產業路也同步開工實施。讓分散在山山嶺嶺的茶園基地被一條條玉帶串聯起來,為茶園轉型發展奠定基礎。

茶園的管理跟不上,產出效益低下,群眾受益面窄,部分茶園失管。恐茶園變成荒山,群眾無茶可採,村主任李國遠主動站了出來,流轉全村的茶園進行統一管理。

通過召開村組會議,結合群眾的意願,楊柳村27戶農戶將280畝茶園以200元每畝的價格流轉個體大戶李國遠進行統一管理,李茂齊的4畝茶園也在其中。

農忙時可以在自己地裡幹活,農閒時可以到茶園裡務工增加收入。一年核算下來僅土地流轉、茶青採摘和務工收入就超過8000元。腰包鼓了,李茂齊生活更有自信了。

"把茶園交給李國遠管理,更有時間精力幹其它事情了。農閒時到基地裡採茶、種茶、管茶都還有工資收入,日子好不安逸喔。"楊柳鎮楊柳村群眾昌光前高興地說

"以前,有力無下處。種苞谷、紅薯還要靠天吃飯,每天早出晚歸,肩挑背磨,還常常青黃不接。現在好了,只要勤勞肯幹,處處都是機會。"今夕對比李茂齊感慨無比。

春風微撫,羊角佬的茶園在陽光照耀下顯得格外翠綠,茶浪翻滾,青翠欲滴的茶芽擠滿了茶樹梢頭,吐露茶芳,沁人心脾。

靠一片小小茶叶 印江这个村发生了大变化

新發展,新希望。隨茶葉市場走好,進茶園務工的群眾越來越多。群眾自備的盒飯,騎上二輪摩托奔上乾淨的水泥路面,向著滿山翠綠,一條路,一帶茶,一道美麗的風景線。

路硬化好了,產業發展起來了,也帶動了周邊村寨群眾增收。"每天帶著孫孫來採茶,一天可以採4斤左右,有100塊錢的收入,比閒在家裡強多了。"楊柳鎮茶山村群眾楊成維說。

趕上新時代,更需要勤勞幹。現在,每天李茂齊都騎著摩托到處攬活幹,渾身充滿了幹勁。他說,"做夢都沒有想到有這樣的政策、好生活!"是精準扶貧政策讓李茂齊這樣的一大群人獲得了希望。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