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於4月動畫《球詠》:恐成為芳文社歷史上,第一部失敗之作

球詠》剛剛開播,在網上的口碑似乎並沒有想象中的理想。芳文社名氣大家是有目共睹的。

但這次《球詠》的製作失敗,貧窮氣息。讓很多網友,甚至同行漫評人,望而卻步。

《球詠》到底是哪裡出了問題?

關於4月動畫《球詠》:恐成為芳文社歷史上,第一部失敗之作

作者/犬封·面碼


人物比例嚴重失衡

先給大家一個最直觀的感受,動畫與漫畫原作的差距到底有多大。

關於4月動畫《球詠》:恐成為芳文社歷史上,第一部失敗之作

關於4月動畫《球詠》:恐成為芳文社歷史上,第一部失敗之作

看上面兩張女主詠深的圖是不是感覺哪裡不對?

《球詠》漫畫版人物比例屬於5頭身,介於正常寫實風格和Q版人物之間。

而面部比例,是屬於純粹的Q版人物畫法。

上圖中,我們看到動畫版的詠深的頭部比例是正常的寫實風格的畫法。Q版本身是為了營造可愛,年齡較小

。而我們看到的動畫版詠深,面部五官年齡明顯比漫畫版的大。

這也是我們看動畫不舒服的一點。

如果說頭部比例我還可以接受的話,那下面的兩張圖,完全可以證明,動畫版的《球詠》製作是有多麼粗糙。

關於4月動畫《球詠》:恐成為芳文社歷史上,第一部失敗之作

關於4月動畫《球詠》:恐成為芳文社歷史上,第一部失敗之作

我大概用劃線標明瞭一下,5頭身比例。

5頭身比例的概念是,從腳踝向上到頭頂平均分成5份。

漫畫版中是標準的5頭身比例。

而動畫版中的比例是完全錯誤的。

大家都說這個畫面貧窮,最基本的人物作畫比例都出現問題的動畫,這確實有些太打臉了。

關於4月動畫《球詠》:恐成為芳文社歷史上,第一部失敗之作

出現這種情況大致有以下兩點原因:

1、製作公司能力有限,沒有優秀人才。

2、繪製人物的工作人員能力有限,被委以重任。

我個人實在找不出,製作公司A-CAT其他原因了。難道是因為一個不小心,才這麼畫出來的麼?

製作動畫的複雜程序,作為動畫人基本都懂。這麼重大的人物比例失衡也不會沒人看不出來。

從這點看,太小看觀眾的觀察能力了。

關於4月動畫《球詠》:恐成為芳文社歷史上,第一部失敗之作

想為芳文社說句話:這鍋芳文社不背。

我看了很多網友的彈幕,問的最多的一句話就是:這TM是芳文社的作品麼?

注意!!大家是不是對一些概念沒搞清楚,芳文社是一家日本出版社。

說白了,人家是賣雜誌的。

和製作動畫的過程沒有關係。

製作公司從芳文社購買版權開始製作併發行。(或者其他方式分配利潤,此處不再考究)

也就是說,芳文社是不參與其中的製作的。

例如戀愛小行星的製作公司就是動畫工房

關於4月動畫《球詠》:恐成為芳文社歷史上,第一部失敗之作

芳文社歷史太過悠久,從1946年開始到2002年,這57年芳文社也是少年漫雜誌社出身。從2002年以後才轉型成為萌系漫畫的出版社。

太多人喜歡芳文社的作品。

大橘已定”“芳文大法好”,已經成為生活中的一部分,甚至成為信仰。

《球詠》的製作公司是叫Studio A-CAT。

之前製作過《機甲少女》,《機甲少女》不管制作水平高不高,但人物比例是毫無問題的。

我仔細查看了《機甲少女》和《球詠》的人物角色設計的工作人員:確實不是一個人了。

A-CAT製作公司內部出現了什麼問題,還是等好奇的媒體播報相關的新聞吧。

關於4月動畫《球詠》:恐成為芳文社歷史上,第一部失敗之作

最後想說:

製作公司粗製濫造,請不要讓芳文社背黑鍋。

芳文社所出版的作品,幾乎0差評,不要被《球詠》所誤導!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