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失業4月,我努力湊來398元開了店,貝貝集團就被爆裁員20%

周琳(化名)最近從網上看到一則“貝貝集團多名內部員工爆料公司大裁員”的消息,頓時就有點心酸。

因為前些天她剛花了398塊錢在貝貝集團旗下的平臺買了東西,升級做了店主打算賺些錢。

沒想到一單都還沒成交,卻看到這樣的消息,有點後悔花這湊來的398元了,一時不知該咋辦才好。

該消息稱,近日多名貝貝集團內部員工爆料稱,公司已於3月27日開始裁員,當天即裁員約200人;另一不願具名員工也表示,此次裁員涉及貝店集團旗下貝貝網、貝店、貝倉等多個業務,佔集團總人數約20%。


此前,貝貝集團宣佈已完成8.6億元融資,投資方為高瓴資本、襄禾資本、創新工場、高榕資本、IDG資本等。


值得注意的是,在3月30日網經社發佈的2019年度消費投訴數據中,貝貝集團旗下的貝店獲“謹慎下單”評級。


我失業4月,我努力湊來398元開了店,貝貝集團就被爆裁員20%

  

我失業4月,我努力湊來398元開了店,貝貝集團就被爆裁員20%

剛畢業一年多的周琳,原本在一家公司做行政工作。去年12月份公司大裁員,她很不幸地失業了,到現在失業已有4個月,工作找得並不順利,存款卻越來越少。

最近在朋友的勸說下,周琳從本來就不多的存款裡拿出錢來開店,想著先賺點生活費。

周琳說,本來不太想開店,因為自己確實沒什麼錢了,要開店就得購買平臺指定的商品,但是那些東西並沒有自己需要的,價格也不低,加上自己對做生意這塊不太在行。

但朋友勸她失業說那麼久還是要做點兼職好,不懂可以學。她一時被說服,就答應了。

  

我失業4月,我努力湊來398元開了店,貝貝集團就被爆裁員20%

周琳表示,現在既然錢花出去,店也開了,那隻要能把這錢賺回來也行。

沒想到自己開店後,到現在一單都還沒成交,就在網上看到貝貝集團大裁員的消息。

在她看來企業出現大裁員的情況,那就代表經營狀況不好,業務肯定會受影響。本來選擇開這個店是考慮了平臺背後個大集團,會靠譜點,誰知傳出了一下就裁200人的消息。

現在她擔心的是自己剛開店的這個平臺會不會受到影響,還有這三百多塊錢能不能賺得回來。

雖然隨後看到貝貝集團的公關出來回應說,貝貝集團共有員工1000多人,此次因業績不達標被優化的員工佔比約5%,即50人左右,不是200人。

但周琳表示不太信公關說的話,公關人員不一定會說實話。而且她的上家公司在辭退員工的時候也說是優化公司人員結構,結果還不是辭退了很多人。

周琳現在只想早點找到工作,那398塊錢能賺回來就更好了。

  

我失業4月,我努力湊來398元開了店,貝貝集團就被爆裁員20%

員工也說,當天裁員約200人,裁員總數20%,公關說佔比約5%,即50人左右。

老規矩,公關有公關的說法,我們坊間還是以民意為主,我們看看網友都是怎麼說。


我失業4月,我努力湊來398元開了店,貝貝集團就被爆裁員20%

有網友就說到:我就是被裁的那個,今天的事情,還沒找下家。

別聽HR吹牛,貝貝工資不高,A2個月,B1個月,C0個月......年終應該上個星期就談好了。

也有網友吐槽到。拿了賠償走人,耽誤大好時間,最坑公司,沒有之一,慶幸被裁,換了公司,月薪翻3倍,32k,在貝貝加班加死也拿不到。

當時進去沒看風評,進去之後發現真坑,隨意降薪,領導只用那些舔它的人,7點多下個班還要鬼鬼祟祟!幹得再多領導也不看在眼裡,任何機會與你無關。


我失業4月,我努力湊來398元開了店,貝貝集團就被爆裁員20%

也有網友說到。貝貝之前華科系,亞馬遜系,特別嚴重。

幾乎,突然就會空降一個這兩個派別的領導,年前說8.5億還在開曼群島銀行賬戶存著呢,還說資金充裕。

"我陪著貝貝從0到1,又從貝店從0到1,但在貝店頂峰時間離職,四年時間早就看透這家公司,沒有前途的,出來薪資翻了幾倍,順心不少。"


我失業4月,我努力湊來398元開了店,貝貝集團就被爆裁員20%

也有網友爆料到:18年靠社群曇花一現,現在跌到媽都不認識。

公司沒有前景,去了對自己也沒有幫助,工資也不高,辭職會想辦法扣最後一個月獎金和公積金。

至於撐多久,要看他能把現在的錢省著用多久,垂死掙扎。

也有網友罵到:創始人阿里出來的,各種模仿阿里,每天忙的一筆排的滿滿的,還得跟同事嘻嘻哈哈,不然就是不合群,離職率高的一筆.

辦公環境是我見過最差的,入職的時候催著趕緊去,試用期三個月,轉正答辯表現不好就辭退,各種噁心操作。

我失業4月,我努力湊來398元開了店,貝貝集團就被爆裁員20%

對於這樣的群體“造謠”事件,筆者也真心希望他是一個謠言。但真的是“謠言”嗎?

對企業來說,每次裁員都有一個很好聽的名字:結構優化、組織優化、系統優化、業務優化……以前,裁員這詞是我們用來說資本主義國家工人悲慘命運的專用詞,是資本家們剝削工人階級最終的結果。

不知大家有沒有發覺,最近這段時間,身邊越來越多的朋友開始在網上做起了小生意。他們在努力經營的同時,我們也經常被拉入各種各樣的秒殺群,優惠商品看得眼花繚亂。

他們有時也會熱心來邀請我們也一起開開店,做做小生意,讓自己有兼職收入。

各種兼職的宣傳滿天飛,大家選擇的時候還是要擦亮眼睛,找些靠譜的。那些什麼宣傳0投入,一個月讓你賺個10萬、100萬的就別信了,天上不會掉餡餅。

還有一種就是需要你多多發展別人過來,涉嫌拉人頭也是違法的,不能做。

別到時候人頭沒拉成,還成了被別人收割的韭菜,得不償失。

最後,要多打理自己的錢,,特別是在特殊的時期。月月光雖然花得爽但真不是個好習慣,得多想想在風險來臨的時候,自己有沒有能力應對過去。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