盱眙之战,刘宋为何能以少胜多?元嘉之治起到了很重要的作用

盱眙之战发生在南北朝时期,当时刘宋的文帝刘义隆第二次北伐,北魏的武帝拓跋焘反客为主,一度南下,饮马长江,直接在黄河北岸的瓜步建立行宫,与黄河南岸的刘宋政权对峙。由于求和亲不成,最后在江北一带大肆抢掠一番,然后班师回朝。

我为什么会说盱眙之战是刘义隆北伐,元嘉草草的一大亮色呢?因为魏军返程经过盱眙,在这里与臧质带领的区区3000步兵爆发了盱眙之战,最终刘宋还取得了胜利,将原本刘宋一边倒的局势转变为双方都死伤惨重,勉强打个平手的局势,这对于南朝乃至整个汉人圈子都是影响比较深远的。

盱眙之战,刘宋为何能以少胜多?元嘉之治起到了很重要的作用

一、盱眙之战爆发之前,刘宋面临的情形是什么样的?

1、滑台之战,王玄谟失败,使得刘宋后期一直处于被动地位

宋文帝刘义隆在王玄谟日复一日的洗脑下,加上本身就有北伐的想法,最终在点将的时候,让王玄谟这个坑货担任主力军东路军的先锋。

结果这个家伙在进攻滑台的时候,面临滑台难攻,一因为贪财,没有听取手下火攻滑台,快刀斩乱麻的建议,两个月过去,滑台城内的魏军纹丝不动;二是在围攻滑台的时候,也因为贪财,大肆搜刮民脂民膏,造成民心丧失,百姓怨声载道;三是因为两个月之后等来的不是攻占滑台,而是挥师南下的拓跋焘,面对垣护之加快进攻的建议,充耳不闻,下令宋军后退。

这一退就退出事了,拓跋焘趁着宋军后退,大肆追击,缴获宋军物资更是不计其数。

滑台之战,王玄谟失败之后,刘宋就一直处于被动地位。比如负责西路军的薛安都,在收复陕城和潼关之后,因为刘义隆认为他们不宜再孤军深入,所以命令他们回朝;而原本打算等王玄谟收复滑台之后一起进攻虎牢关的中路军,也因为两个月过去,王玄谟还是没有攻下滑台而使行动搁浅。滑台之战,给刘宋带来了非常消极的影响。

盱眙之战,刘宋为何能以少胜多?元嘉之治起到了很重要的作用

今滑台遗址

2、拓跋焘饮马长江,对刘宋政权造成威胁

拓跋焘的大军一路南下,到达长江的时候,与拓跋仁带领的骑兵会和,最终选择在长江以北的瓜步建立,与刘宋隔江相望。

当时整个刘宋都生怕拓跋焘不管三七二之一就带领大军渡江,威胁刘宋的统治,连此前二次北伐的文帝刘义隆看着对岸的魏兵,都忍不住叹息,要是檀道济在这里的话,又怎么会出现这样的情形呢?可惜呀,檀道济这个很有才能的人被你们刘宋的人给杀了呀!

拓跋焘其实心里明白,自己如果继续南下,度过长江,深入宋军腹地,凭着他们殊死一搏,自己肯定也讨不了什么好果子吃,于是就派人给对岸的刘宋传信,说想要和刘宋采取和亲的方式,终结目前的状态,但是刘义隆并没有同意。

恼羞成怒的拓跋焘最终只能选择在江北一带大肆掳掠一番,随后班师回朝。

盱眙之战,刘宋为何能以少胜多?元嘉之治起到了很重要的作用

二、盱眙之战爆发的契机

说起来可能有点好笑,因为盱眙之战爆发的契机是一泡尿。

上面说到,拓跋焘在求和亲不成之后,选择在江北一带大肆掳掠一番,然后才班师回朝,使得刘宋江北六州出现“邑里萧条”的情形。

拓跋焘在返回北魏的时候,经过了盱眙。之前南下时有一个刘宋的手下败将臧质逃往盱眙,当时拓跋焘留下了几千的兵马包围盱眙,现在经过这里,拓跋焘不怀好意地以讨要酒水为由,其实潜在的意思就是劝盱眙这座小城里的人速速投降,毕竟他们当时在人数上绝对是有压倒性优势的。

这时臧质想了一个昏招,他给了魏兵“酒水”,魏军拿到酒水之后,打开一看,竟然是尿液在里面,拓跋焘气得要命,感觉自己的尊严被对方踩在了地上,受到了一万点伤害,于是决定一不做二不休,这就有了盱眙之战。

盱眙之战的最终结果是刘宋以少胜多,那么我们来进入下一个环节,也是今天的重点环节。

盱眙之战,刘宋为何能以少胜多?元嘉之治起到了很重要的作用

三、盱眙之战,刘宋为什么能凭着3000步兵战胜阵势强大的北魏骑兵?

1、沈璞的早有准备

沈璞是什么人?他是一个很有远见的人。

公元450年,也就是在元嘉二十七年,宋文帝二次北伐时,沈璞担任的是刘濬的宣威将军、盱眙太守,好吧,他其他的身份先抛到一边,盱眙之战的胜利和沈璞“盱眙太守”的职位有很大的关系。

沈璞的任务是往前线运送粮草,确保后勤供应充足。

在北伐期间,其实盱眙所处的位置还相对安全,但是沈璞很有远见,人无远虑必有近忧,说的就是他了。沈璞觉得以当前的形势来看,未来什么样的事情都有可能会发生,战争既然已经打响,就断然没有哪一个地方能够幸免。

于是他开始修建城楼,挖深沟,聚集木材和石头,最重要的是储藏足够的食物,为防守工作做了十分充足的准备,与他一起驻守盱眙的人认为这是很没有必要的,就连宋文帝都觉得他的这个行为属于过度的神经紧张。大家都认为他在杞人忧天。

但最后事实证明,早做准备是有用的,因为战火没过多久就被引来了盱眙。

盱眙之战,刘宋为何能以少胜多?元嘉之治起到了很重要的作用

当时刘宋的辅国将军臧质在颍川惨败之后,逃向了盱眙,进城之后也吓了一到跳,只见城池固若金汤,人们衣食无忧,武器装备充足,使得随后而来的拓跋焘并不能从中获取什么优势,拓跋焘被迫遁走。

当时有人建议沈璞乘胜追击,但是沈璞认为己方兵力不足,且和臧质带来的1000步兵没有系统作战的习惯,还是不适宜继续追击了。非但如此,沈璞还让城内的士兵整装舟舰,表示刘宋军队有继续追击的意思就行了。

果不其然,看到刘宋军队似乎要追赶过来的架势,北魏骑兵以更快的速度赶回了老巢。

沈璞在这场战役中真的是作用太大了,没有他的先见之明,盱眙之战不可能这样轻易取得胜利。

盱眙之战,刘宋为何能以少胜多?元嘉之治起到了很重要的作用

2、拓跋焘自己作死:论一封信的妙用

我中学学这一段历史的时候,简直要被拓跋焘这个行为笑死了,只觉得这个人真的是聪明一世糊涂一时。

拓跋焘在作战的时候有一个战术,那就是让其他胡族的士兵冲锋在前,自己领着鲜卑的士兵跟在后面,这样就可以减免鲜卑士兵的死亡率。

拓跋焘在与臧质和沈璞的对战中其实一直都没能拿到什么好处,魏兵死伤无数。拓跋焘看着死去的魏兵急红了眼,急于寻找方法缓解自己内心的焦躁不安。于是他想了一个昏招,写了一封信给臧质:“吾今所遣斗兵,尽非我国人(鲜卑人),城东北是丁零与胡,南是氐、羌,设使丁零死,正可减常山、赵郡贼;胡死,减并州贼;氐死,减关中贼。

他以为臧质会因为他不在乎士兵死活的态度就不杀了么?不,这个想法太单纯了。不杀可以啊,但是也能让这些士兵不再诚信给北魏卖力啊!于是,臧质让人将这封信大肆宣扬到魏军营中,那些魏兵内心的伤疤就这样被人大喇喇揭开,鲜血淋漓,魏军的军心由此不稳,原来我们就是高贵的鲜卑人的替死鬼?不干了不干了,你自己打去吧!

于是,臧质凭着一封信,让乱了魏军的军心,也为刘宋的士兵赢了胜利的机会,当然,这也是因为拓跋焘自己作死,不明白军心和民心一样重要。

盱眙之战,刘宋为何能以少胜多?元嘉之治起到了很重要的作用

3、北魏的骑兵不适应南方的气候,多病

北魏生活在北方,北方的气候一直以来都是寒冷或者干燥的,比不过气候温和湿润的江南地区。于是南下的魏军犯了一个“水土不服”的毛病,原本就及不了过去那样骁勇善战的身体素质,加上盱眙之战爆发的时候是在公元451年的正月,但是经过了三旬,也就是一个月的时间,魏军都没有将盱眙拿下。

因为在战术上,刘宋先是因为身处城内,居高处,所以处于主动地位。不论是对方投石的招数还是冲车的招数,宋兵都能见招拆招,最终魏军没有办法只能肉搏,轮番登城,最终被宋军杀伤以万计。

想想数万人的尸体躺在盱眙城下,且一直以来北魏骑兵就因为水土不服而生过病,随着死亡人数的上升,魏军的病症愈加严重,最终的结果是,因为战死和病死,魏军五十万大军中有一半都死亡。

拓跋焘看着自己南下时还是五十万的大部队,现在就只剩下一半人,说不心痛是假的,当然,他心痛的一定不是那些死去士兵的生命,而是因为在那个年代,兵力强盛与否是一个国家能否强盛的关键所在。二十五万大军的死亡,北魏的兵力可以说被重创,短期之内很难再恢复过来。

盱眙之战,刘宋为何能以少胜多?元嘉之治起到了很重要的作用

总结:

刘义隆的三次北伐,其实没有哪一次对刘宋王朝产生太有利的影响的,非但如此,还使得好不容易建立起来的元嘉之治因为北伐而草草结束。但是,盱眙之战的胜利也算是给了几乎一直败北的刘宋军队一个安慰,毕竟在这次战役中,北魏的骑兵也伤亡惨重。所以盱眙之战是刘义隆北伐,草草结束的元嘉之治的一大亮色了。


参考书籍:

《宋书》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