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史上对日最辉煌的一战 以少胜多 打得日本一千年不敢造次

中华文明的鼎盛时期,无疑是汉唐两代,当时的中华民族屹立在世界之巅,时至今日都有华人聚居的地方还叫做唐人街,足见当时影响力的巨大,而唐朝所创造的灿烂文化到今天都是珍贵的历史遗产。强盛的国力也让唐朝打下了大片的疆域,唐朝也是中国历史上疆域最大的王朝,唐朝极盛版图为唐高宗龙朔年间,当时中亚的绿洲地带受唐朝支配,其最大范围南至罗伏州(越南河静)、北括玄阙州(俄罗斯安加拉河流域)、西及安息州(乌兹别克斯坦布哈拉)、东临哥勿州(吉林通化)的辽阔疆域,国土面积达1237万平方公里。

中国史上对日最辉煌的一战 以少胜多 打得日本一千年不敢造次

唐朝疆域

而唐朝对外的作战是非常成功和出色的,不仅是对吐蕃的多次战争,在东部对阵近邻的战役也非常的凶猛,这两个近邻就是现在的日本和朝鲜。由于东汉末年的乱战,汉朝在末期的时候对东北和朝鲜半岛北部已经失去了控制,失去了汉朝的掌控后,当地逐渐形成了三个国家政权,一是东北以古代民族为主体的高句丽、二是以东北古代民族扶余为统治阶层,韩半岛原住民为被统治阶层的百济、三是完全由韩半岛原住民古三韩民族建立的国家新罗。

中国史上对日最辉煌的一战 以少胜多 打得日本一千年不敢造次

而这三国中,高句丽最为强盛,不仅在东北地区打败其他少数民族,更是一路向南挺近,进入朝鲜半岛,对新罗和百济形成了很大的威胁,而高句丽在这个阶段对中原王朝一直保持供奉的状态,主动的称臣纳贡,但是却一直在蚕食新罗和百济两国。

新罗,百济和日本

随着隋朝时期高句丽和中原关系破裂,而且加剧了对新罗和百济的欺压后,而这时日本也结束了乱战时代,也想要学习中国,建立一个以自己为中心的势力范围,于是日本开始频繁的和百济以及高句丽接近,三国的关系变得非常密切,而这时隋朝讨伐高句丽失败,导致中原大乱,虽然高句丽获胜,但是国力也发生了巨大的衰落,这个时候高句丽,百济,日本三国的联盟发生了微妙的变化。

高句丽由于国力变弱,开始向中原新建立的唐朝靠拢,而一直被欺压的新罗也在谋求和唐朝结盟,以此抗拒日本和百济,本来唐朝接管半岛的情况一路向好,结果高句丽国内发生了政变,这一下导致高句丽再度与唐朝对立起来,而且由于唐朝和新罗的联合,高句丽开始和日本联合打击新罗,再加上东北地区由于高句丽的存在而混乱,唐太宗做出了要征讨高句丽的决定。

中国史上对日最辉煌的一战 以少胜多 打得日本一千年不敢造次

李世民

随着唐朝和高句丽的战争一触即发,半岛上另一国百济直接站到了唐朝的对立面上,而日本这个时候也出来偷偷支持百济和高句丽。面对这样的情况,唐太宗决定痛打几国,以此来震慑他们,于是唐朝发动了十万大军,相比隋朝水陆两军的战略,唐太宗主打陆战,将主力放在辽东,水上主要负责补给物资等。

唐朝一步一个脚印的稳扎稳打的战略非常奏效,但随后由于西域的变动,导致唐朝无法集中精力解决高句丽,于是改成了袭扰战术,意在不停地消耗高句丽的国力,此后随着国力日渐恢复,唐朝再度出击,这次的目的是一举灭亡敌国,于是在660年,唐朝十万水师渡海,自西朝鲜湾登陆,直击百济。

中国史上对日最辉煌的一战 以少胜多 打得日本一千年不敢造次

朝鲜三国

由于唐朝军队突然而至,百济仅抵抗了不到四个月即告投降,百济义慈王被俘往唐朝,唐在百济故地设置五都督府,南北夹击高句丽战略构想的第一步宣告完成,于是唐随即在当年十二月兴35万大军开始南北夹击高句丽,初期唐军进展顺利,很快兵临平壤城下。

而对于日本在一旁虎视眈眈的行为,唐朝也给予了强力的回击,唐朝在此期间先后四次扣押日本的使者,向其传达自己强硬的立场,随着唐朝控制朝鲜半岛,日本意识到自己不出手的话,高句丽被灭只是时间问题,于是乎日本和唐朝的摩擦日渐频繁。

中国史上对日最辉煌的一战 以少胜多 打得日本一千年不敢造次

白江口战役

随着摩擦日渐升级,中日之战不可避免,这就是著名的白江口之战,战争发生在663年,日军(4万2千,有战船1000余艘),唐军(1万3000,战船170艘),虽然唐朝在人数上逊色于日本,但是由于唐朝在海军技术方面巨大的优势,比日军提前到达战场十日。

战役打响后唐将刘仁轨指挥船队变换阵形,分为左右两队,将倭军围住,其舰只相互碰撞无法回旋,士兵大乱。最终,日军战船全部被焚毁,数万日军被杀或溺死。这场战役也是中日两国作为国家实体进行的第一次交战,也是东北亚地区已知较早的一次具有国际性的战役,其以唐朝、新罗联军的胜利的最终结果基本上奠定了此后一千余年间东北亚地区的政治、经济与文化格局。

而在此后日本也一直在数百年间不断派使臣向唐朝拜师学艺,逐渐形成其一整套政治、经济、文化制度,这也导致了日本在此后的数百年间几乎成为唐朝的一个的翻版模型,所有的风土人情,政治制度和经济制度都学习唐朝,而日本对中国的敬畏也一直持续到1592年丰臣秀吉侵略朝鲜,在那之后的近一千年间日本未敢再对中国叫板。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