揮之不去的記憶(二):雙鴨山礦務局百年紀實——嶺東煤礦

主編:於耀森

(二)歷史歸屬

黑龍江流域是中國滿族祖先生息和繁衍的地方。虞舜時代,稱息慎族部落。周為粛慎。據《山海經大荒北經》記載:大荒之中,有山曰不鹹山(長白山),有粛慎氏之國。《晉書西夷傳粛慎》記載更詳:粛慎國東濱大海,西接寇漫汗國,北極弱水(黑龍江),廣袤數千裡。雙鴨山子山太平溝當為粛慎氏之國的疆域之內。

漢代時,粛慎稱為挹婁國。據《後漢書挹婁國》記載:挹婁,古粛慎之國也。在扶余東北千餘里——土氣極寒,常為穴居。記錄了包括雙鴨山太平溝在內的廣大黑龍江流域的狀況。

到南北朝時期,稱勿吉。《魏書勿吉傳》載:勿吉國,在高句麗北,舊粛慎國也——國有大水——名速末水(今松花江)。其地下溫,築城穴居。至隋唐時,勿吉則稱靺鞨地。

盛唐時,大唐帝國在黑水郡地設黑水都督府(唐後期設渤海郡)雙鴨山太平溝地區為河北道黑水都督府所轄

遼代,雙鴨山太平溝地區屬女真王國部轄區。

金代,雙鴨山太平溝地區屬上京胡裡改路轄區。

元代,雙鴨山太平溝地區屬遼陽行省達達路呼而哈萬戶府所轄。

明代,雙鴨山太平溝地區屬努兒幹都司建州衛和屯衛轄區。

清代,雙鴨山太平溝屬寧古塔將軍(清兵入關易名吉林將軍)轄區。康熙51年(1715)屬依蘭協領轄區。雍正10年(1732)屬吉林將軍三姓副都統轄區。光緒7年(1880)屬吉林將軍三姓副都統富克錦協領地。光緒32年(1906)年隸屬吉林省依蘭府,雙鴨山太平溝為歸江州轄地。宣統2(1910)吉林省設富錦縣,雙鴨子山太平溝屬富錦縣公署所轄。

中華民國2年(1913),屬吉林省依蘭道,雙鴨子山太平溝為富錦縣第五轄區。民國17(1928)廢依蘭道,雙鴨子山太平溝直屬吉林省富錦縣第五區。

揮之不去的記憶(二):雙鴨山礦務局百年紀實——嶺東煤礦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