黃道婆:身世迷離的紡織科學家

封建王朝對科學技術無知的蔑視,使我在寫作黃道婆這樣一位偉大女性的時候,竟然找不到隻言片語的正史記載。

現在所能看到的有關黃道婆的文字,是避亂隱居的元末民間知識分子陶宗儀在其著作《輟耕錄》中輯錄的一些軼事。但科學的魅力任何力量都無法阻擋,幽暗的時光畢竟遮不住黃道婆的光芒萬丈。

黃道婆:身世迷離的紡織科學家

黃道婆的故事,薄於官方而厚於民間,老百姓的世代演繹豐富多彩,流傳最為廣泛的版本是這樣的:在在宋末元初,經年累月的民族戰爭,導致社會極度動盪,糧田荒蕪,民不聊生,人們流離失所,遷途不定。出生於上海松江烏泥涇(今上海華涇鎮)的黃道婆與大多數江南百姓一樣,為了躲避戰亂,不得不離鄉背井,南下逃生。她這一逃,就逃到了遙遠的海南島,逃到了烽火燒不到的崖州。這裡地處邊陲,地理特別,歷代都是“中原避難之人,多家於此”的地方。

黃道婆:身世迷離的紡織科學家

黃道婆到達崖州,和當地人客居相處。連她自己都沒有想到,歷經坎坷勞苦、避難他鄉的她,雙腳已經踏上了棉紡織事業之路,從此開啟了一箇中國女性壯麗的人生。

海南崖州自古是黎族人的集居區,在漫長的勞動生活中,黎族人很早就懂得使用樹皮製衣,並逐漸積累了利用植物纖維加工紡織。瓊南地區相對乾旱,氣候溼熱,土質多沙,宜於棉花生長。島上原生的棉花,主要木棉樹和灌木棉。到了春秋戰國時期,黎族群體裡婦女的紡織技術日趨成熟。除了使用各類野麻等纖維為原料紡織,還懂得利用海南島上生長的木棉和野棉進行加工成線,紡織棉布。

在西漢,海南棉紡織技術已得到了很大的發展,所產的棉紡織物廣幅布,十分精美,也達到上貢的首選。據《後漢書》記載“武帝末,珠崖太守會稽孫幸調廣幅布獻之”。這對以絲織為主流的中原地區,棉紡廣幅布無疑成了足彌珍貴的品種。

黃道婆:身世迷離的紡織科學家

從逃生瓊南,到返回故鄉,黃道婆在崖州客居約37年之久。聰慧好學、勤勞能幹的黃道婆,不但很快融入了當地黎族人的生活,而且熟練地掌握了他們的棉紡織技術,成了當地技藝精堪的紡織能手,被崖州當地人敬為巧奪天工的“織女星”。

黃道婆:身世迷離的紡織科學家

歲月恰似織布快梭,轉眼之間,到了十三世紀末葉,南宋王朝已經覆滅了二十多年。元朝統治者慢慢改變以前那樣的屠殺掠奪政策,實行一些恢復生產和發展經濟的措施,江南社會形勢逐漸好轉。聽說故鄉安定下來,黃道婆思鄉情感難以抑制,“有志復赤子”的黃道婆忍痛告別了第二故鄉,搭船離開美麗的崖州,重返她闊別已久的長江之濱。

黃道婆:身世迷離的紡織科學家

黃道婆回鄉之後,鍾情於棉紡織方面的研究,她從海南棉紡崖州布出發,推陳出新,圍繞紡織工具與技術進行了全面的改革。

世上公認黃道婆在棉紡織領域的貢獻主要有 “四大發明”:一是發明了棉花脫籽機,又稱“軋花機”;二是發明了棉花加工機,全稱“弓式肩掛手工彈棉機”,簡稱“弓式彈棉機”;三是發明及改進了紡紗機;四是改進了原有的織布機。其中最偉大的創舉,是她發明的當時世界上最先進的紡紗工具——三繀腳踏紡車,代替了沿襲了幾千年的單手搖紡車,使紡紗效率比原來的生產提高了三倍以上,比英、德等國早有四、五百年。

黃道婆:身世迷離的紡織科學家

從現有的文獻資料來看,這一貢獻,不僅是我國棉紡織史上的一次重大革新,而且對全世界的棉紡紗技術,都是一個歷史性的重大突破。

元初著名的農學家王禎在《農書》中介紹了這種紡車,其中的《農器圖譜》還對木棉紡車進行了詳細的繪圖說明。這是我國古代棉紡織技術處於世界領先地位的佐證,同時也顯示出黃道婆不但在中國,而且在國際棉紡織史上所具有的崇高地位。因為黃道婆在棉紡織技術革新上作出的巨大貢獻,世界教科文組織稱其為“世界級的科學家”。她的家鄉上海的人民奉她為先知先覺的“先棉神”、“棉紡之母”、“紡織之母”。祭祀黃道婆的廟、堂、祠有到處皆是。

黃道婆:身世迷離的紡織科學家

黃道婆的技術創新,帶動了江南地區的棉紡織業發展,自從元朝上半葉起,松江地區乃至整個江南,在短時間內發展成為全國的棉花種植中心和棉紡織手工業中心,以致形成了如明代張所望《梧潯雜佩》所載“吾松以棉布衣被天下”,成了當時中國最繁華、最富裕的地區之一。

大約自元朝中後期起,江南的農村,從棉花的種植到棉布的產出,漸漸地出現了一個新興產業,即棉紡織業。這個新興產業具有一條完整的產業鏈,其中又形成了許多不同的行業,有棉花種植戶,即棉農;有棉紡織手工業的工廠,俗稱“作坊”,包括軋花廠、彈花制棉廠、紡紗廠、織布廠、紡織機械(手工)製造廠、修理廠,等等。

與此同時,還出現了專業的紡織工人,即所謂的“紡織娘”,簡稱“織娘”。各個行業裡還有各類中間商和經銷商。就在此時,脫離農業生產的手工業者誕生了。幾乎在棉紡織業產生的同時,還自然而然地產生了印染棉布或棉紗的行業,即“染整業”。

黃道婆:身世迷離的紡織科學家

一個人,當他認真地做著自己的事情的時候,也許不知不覺地就改變了世界。很多時候,我們翻開史書發現,歷史常常被很多平凡的人物不經意的舉動影響著,甚至改變了本來的航向。這個人物,也便從平凡走向了偉大。

黃道婆:身世迷離的紡織科學家

民間畢竟是民間,為了故事的精彩,老百姓口口相傳中不斷為她添加上想當然的情節,如她出身貧苦,曾是童養媳,生活不幸福,受公婆虐待,逃婚抗婚才去海南島,曾和黎族人民一起反抗壓迫,……如此等等,最終形成顧頡剛所說的“層累地造成的古史”。法國學者福柯在論及歷史文本的變遷時,有一句名言:“重要的不是歷史書寫的時代,而是書寫歷史的時代。

黃道婆:身世迷離的紡織科學家

關於黃道婆的民間故事,後來因為這個原因,也就漸漸為官方認可,野史經過特殊需要的圖解,也就漸漸變成了所謂的正史。每年的清明時節,位於松江區華涇鎮東灣村的黃道婆墓地,前往祭掃的人絡繹不絕。偶爾還能聽得到一首古老的歌謠:黃婆婆,黃婆婆,教我紗,教我布, 兩隻筒子兩匹布。歌謠在代代傳唱中聲音越來越小,但它背後的歷史和文化記憶,將永遠不會褪色。

黃道婆:身世迷離的紡織科學家

行文至此,我依然遺憾滿腹,關於黃道婆,我的腦海裡始終沒能形成一個清晰的具體的影像,還有一系列問號沒有答案。比如,黃道婆是她真實的名字還是當地百姓對她的尊稱?黃道婆出生在13世紀的宋末元初,具體生卒年月呢?她究竟是上海松江人還是海南崖州人?她是不是出生於貧苦人家?她有沒有丈夫和孩子?她是怎麼傾情於紡織技術革新的? 直到今天,這些都是這位紡織技術革新家未解的身世謎團。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