雲南大理寅街鎮:堅持綠色發展 助推脫貧攻堅

寅街鎮位於彌渡縣中南部,集壩區、山區、半山區為一體。近年來,寅街鎮以培育綠色富民產業、提升農民生活品質為核心,以美麗鄉村建設、環境整治為突破口,協調推進“石縫中長珍珠”的生態扶貧新路徑,堅持綠色發展,助推脫貧攻堅,綠色理念深入人心、生態文明成果突出、脫貧攻堅成效顯著。

生態扶貧先行

雲南大理寅街鎮:堅持綠色發展 助推脫貧攻堅

堅持生態補償扶貧和特色產業扶貧並重,完成退耕還林6900畝,完成公益林補償58844畝,核桃低效林改造6100畝,森林撫育10000畝,森林覆蓋率提高至61.1%。退耕還林補助建檔立卡貧困戶14.8萬元,生態公益林補助建檔立卡戶 18.03萬元,聘請70名建檔立卡貧困人口為生態護林員,每人每年給予1萬元補助。以慄樹、後海片區為主的5250畝軟籽石榴、青花椒、柑橘等優質經濟林果的種植,為東山綠化和環境保護提供了樣板經驗。瓦哲26000畝華山松的種植,松子年產量可達160多噸,年產值達300多萬元,帶領瓦哲人民脫貧致富奔小康,既保護了“綠水青山” , 又迎來了“金山銀山”,瓦哲村被列入“國家森林鄉村”,朵祜、瓦哲先後被列入“第三批中國少數民族特色村寨”,為深度貧困山區產業扶貧走出一條示範之路。

雲南大理寅街鎮:堅持綠色發展 助推脫貧攻堅

綠色產業增收

依據寅街好山好水的天然優勢,因地制宜制定了綠色產業發展思路,紮實種好“一棵菜”,確保農民增收、農業增效、農村發展。

穩定糧食產量,全年總產24883 噸,成功創建寅街、高營1.42萬畝綠色高質高效水稻樣板;完成45萬公斤菸葉收購任務,實現菸農收入1490.7萬元。積極發展蔬菜、經濟林果等設施農業,憑藉春沐源、好菜農、魯滇、眾鑫果業、正大等帶動輻射,形成以壩區為主的3.34萬畝優質蔬菜種植區,以西山片區為主的3600畝水晶豌豆種植區。

雲南大理寅街鎮:堅持綠色發展 助推脫貧攻堅


雲南大理寅街鎮:堅持綠色發展 助推脫貧攻堅

美麗鄉村打底

一是基礎設施建設逐步完善。完成投資781萬元13.3公里的農村公路硬化項目、投資142萬元的道路安全防護工程,完成投資323萬元的農村安全飲水工程,新建大麻慄樹山水廠和慄樹石灰窯箐水廠,桂花箐引水工程實現通水。二是村莊風貌整治取得成效。全面推進“空心房”整治,摸底排查出“空心房”整治對象1853 戶,簽訂拆除協議833戶,測量755 宗,拆除513宗。對7個村委會 107戶的公路沿線農戶進行風貌整治,在高營灣子村等8個村開展人居環境提升示範村建設,風貌明顯改善。三是人居環境提升穩步前行。鞏固“河長制”工作,全面開展清河行動,實現“水清河暢岸綠景美”;以“美麗庭院”創建為抓手,實現“推窗見綠、抬頭賞景、起步聞香”,湧現出大莊、灣子、瓦哲、朵祜等一批人居環境示範村,美麗寅街形象更加具體,為脫貧攻堅打好鄉村底色。

雲南大理寅街鎮:堅持綠色發展 助推脫貧攻堅

清潔寅街提神

創建“清潔寅街”,設定每月1日為“清潔日”,結合支部主題黨日,由各村黨支部牽頭,以黨員、村組幹部、“四類”人員和掛村工作人員為主體,逐步帶動全體村民從室內室外、房前屋後到道路溝渠,全方位進行環境衛生整治。完成230間垃圾房建設和113個露天堆放點優化,提升改造公廁6個和戶廁1638個。點位改善、華潤協同垃圾處置和山區垃圾焚燒爐的點面結合,形成壩區集中清運,山區自行處理的結合處置模式,截止目前已累計清運垃圾488.46噸。在全鎮2308名中小學生中廣泛開展“小手拉大手”活動,家長孩子在休息日共同參與“門前四包”和“五淨一綠一 規範”活動。籌建“愛心美德公益超市”,建立“以獎代補、多勞多得”的脫貧正向獎勵機制,倡導“積分改變習慣、勤勞改變生活”的理念,截至目前發放積分190000 分。建立“清潔寅街隨手拍”微信工作群,督促全鎮129名保潔員第一時間組織清掃。人人參與管護,大家一起監督,實現“房前屋後乾乾淨淨,從早到晚清清爽爽”,優美環境提升全民幹事創業精氣神。

雲南大理寅街鎮:堅持綠色發展 助推脫貧攻堅


文 字:寅街鎮 莽曉蓉

圖 片:縣扶貧辦收集整理

編 輯:王麗莎

審 核:白金龍

雲南大理寅街鎮:堅持綠色發展 助推脫貧攻堅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