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的美国国债是怎样形成的?

大海1825943


中国目前有3万多亿外汇储备,主要是美元,也有其他币种,这个3万多亿,是按美元来计算的。在总需求不足,特别是外需下滑的情况下,我国出口大幅下降,既然出不去,进口也就受限,也大幅下滑。这样,外储的使用,便成了一个问题。

全球总体的情况,是货币贬值。我认为,这个贬值的主因,是各国都在不约而同地增发货币,用这样的方式来刺激经济导致的。为什么会不约而同?这是因为在全球经济一体化的情况下,币值及其不同币种的汇率变化,既反映保刺激本国经济发展的需要,也反映各国间的较量和利益争夺。

比如,过去国际上认为人民币汇率低,要求人民币升值,中国实行并逐步加大汇率弹性,目前已逐步接近市场汇价。人民币汇率低,加上我国还实行了出口退税等政策,有利于中国产品低价出口,占据市场,现在汇率上去了,就意味着我国出口产品的价格高了,成为出口下降的原因之一。如果在国际间继续保持人民币贬值状态,又意味着我国的资源在低价流失。

此种现象,我把他统称为“玩货币”现象。你玩,我也玩,要玩大家一起玩。全世界都在玩。不玩会吃亏,玩不过,玩不好,也吃亏。在玩中又产生了各种规则和纷争。

美国是世界第一大经济体,美元是全球通用的结算货币。玩去玩来,背后还是要靠实力说话的。尽管都知道,美元在持续贬值,而且预期还会贬值,说了一段时间的QE3这只靴子,近日还是落下来了。比去比来,毕竟他的货币还是要牢靠些。这就好比,你现在手上有一笔钱,一时用不出去,你明知物价在上涨,进一步的通胀还可能发生,可是你还是要存钱,或者选择理财产品,或者选择买国债。与其看着贬值,不如这样处理一下,毕竟多少还有些利息。而是存活期、还是定期、理财产品、国债,就得根据自己的情况选择,怎么存,买什么,更划算牢靠些。用外汇卖美国国债,也是这样一个选择的结果。其内在的道理是一样的。

至于这么多的外储是怎么来的?这是用中国的低价产品换来的。这些钱进入中国后,对不起,央行就用人民币给你收购了。于是,增发的人民币开始在国内流通,收购的美元等外币就成了外储,买美国国债的钱,动用的就是这个外储。


北漂装修的小董


国债,简单点说就是国家债务的一种表现形式。

1.国债分很多种,短期的一年,两年,三年等。长期的5年10年20年30年也都有。当你持有美国国债或者中国国债到期后,国家给你本金和利息。

2.中国国债的形成。

中国最早是从清朝末期开始发行国内公债并大量举借丧权辱国的外债。

由中国共产党领导的红色政权在新民主主义时期也曾多次发行公债,如1932年江西中央革命根据地曾分2期发行总额为180万元的“革命战争短期公债”。

新中国成立后,中国国债发行可分为三个阶段:第一阶段是新中国刚刚建立的1950年,当时为了保证仍在进行的革命战争的供给和恢复国民经济,发行了总价值约为302亿元的“人民胜利折实公债”。第二阶段是1954-1958年,为了进行社会主义经济建设分5次发行了总额为35.46亿元的“国家经济建设公债”。第三阶段是1979年以后,为了克服财政困难和筹集重点建设资金,中国从1981年起重新开始发行国债。截止到1995年,共发行了8种内债,有国库券、国家重点建设债券、财政债券、特种债券、定向债券、保值债券、转换债券等,累计余额达3300亿元。

3.美国国债的形成。

美国自立国以来已有国债。

因为美国独立战争和通过联邦宣言,美国1791年1月1日募得国债75,463,476.52美元。其后45年,国债增长,但在安德鲁·杰克逊总统任内1835年1月8日曾短暂缩减至零,但其后很快又增长至数百万美元。

国债第一次急剧增长主因是美国南北战争。国债在1860年为6500万美元,但在1863年已超过10亿美元,战争后更增至27亿美元。在1900年前,国债金额缓慢波动,后来在1910年代和1920年代初稳步增长至220亿美元,主要是参与第一次世界大战的支出。

参与第二次世界大战使国债由1940年的510亿美元,一下子提升至战后的2600亿美元。其后,国债的增长与通货膨胀增长率相约,直到20世纪80年代时,国债又开始迅速增加。1980年至1990年,债务增加了两倍多。冷战结束后,债务曾短暂减少,但在2005年底,总债务已经达到7.9万亿美元,是1980年水平的8.7倍。

自2003年财政年度,计及预算和非预算支出,美国国债以每年5000亿美元的速度增加。债务随着赤字上升而增加,美国的年度预算赤字2007年约为1620亿美元,预料2008年将升至4100亿美元。国会财政预算办公室曾估计政府到2012年可录得盈余。然而,这一估计是根据现行法律推算,假定大规模减税措施于2010年届满,而后来减税案由于共和党国会席次的增加而延长减税故没有成功达成目标。

美国多个政府部门曾警告,相对历史水平债务水平将大幅度增加,这主要是由于对医疗、社会保障等项目的必要开支。若不改革福利制度,预料到2030年至2040年,政府税收可能不足以支付福利开支。2009年12月美国总统奥巴马签署国会通过的一项提升美国国债上限的法案,将美国政府债务上限从2900亿美元提升到了12.4万亿美元。2011年8月2日,美国总统奥巴马签署了国会通过的2011预算控制法案,避免了出现债务违约,8月5日由于美国政府的削减财政赤字计划未达到标准普尔期望的4万亿美元标准,标准普尔降低了美国政府的AAA主权信用评级至AA+级,并将评级前景定为负面,引发了全球金融业的剧烈波动。这也是94年以来美国政府主权信用评级首次被降低。

2018年6月15日,持有美国国债的外国当局在2018年4月间纷纷减持,中国和日本在4月间分别减持58亿和123亿美元,英国、印度、加拿大、韩国、墨西哥、瑞士、爱尔兰等国也加入减持。根据美国财政部列出的清单,共有19个国家在4月份抛售了美国国债。

1988年以来美国政府每年需要对外支付的利息总额,其中2018年对外支付利息总额5230亿美元,2019财年美国公共债务利息将达创纪录的5910亿美元,2019年美国政府需要支付利息6580亿美元。

2019年8月22日,美国债务管理办公室对美国公共债务进行了“最新预测”,按照特朗普政府承诺的2024年美国基本赤字降为零开始,美国发行公共债务所筹全部资金就将全部用于支付净利息。



时间小剧场


中国企业出口,从国外得到美元;出口企业要买原料,发工资,需要人民币,于是就买美元卖给人民银行(实际要复杂一些,不是直接卖给中央银行)。人民银行“买”美元,付出人民币,实际就是在“发行货币”。同时中国的进口企业进口,需要美元;就用人民币去银行买美元。于是人民银行就“卖”美元,收回人民币,实际在“回笼货币”。

现在问题是中国出口多,进口少,于是造成人民银行买的美元多于卖的美元,于是货币处于“净发行”状态。发行了人民币,手里的美元就成了“外汇储备”。作为储备的美元可以存到美国银行里面,有点利息。后来发现存在美国银行,还不如买美国国债,因为国外的银行也不保险,而且利息很低,于是就买美国国债。所以购买美国国债用的是美元(外汇储备)。如果卖出国债,那就又是货币了。基本过程就是这样,但实际操作更复杂一些。


股市大牛哥


是通过企业进出口的贸易顺差得到的外汇储备,来进行购买美国国债。因为中国出口多,进口少,实现贸易顺差,得到了“外汇储备”。作为储备的美元可以存到美国银行里面,但美国银行也不保险,而且利息很低,于是就买美国国债


Icy1057682913


全球贸易计价以美元为主,在贸易过程中,赚取的美元以购买美国中长期债券的形式存在,美国国债大致如此形成。


财经小鸡播


外贸,中国对外投资,外国对中国金融资本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