蔣介石為了自身利益,放過岡村寧次,唯獨對此人下達“必殺令”

1945年,面對來自各方的反擊和聲討,日本帝國主義已經窮途末路,只能無奈宣佈投降,那些曾經的戰爭狂人都相繼淪為了戰犯,隨時準備接受正義的審判,岡村寧次作為侵華日軍總司令,在日本投降以後,卻意外的逃脫了正義的審判,起最主要的原因就是蔣介石的庇護。岡村寧次這樣的侵華大將都可以放過,但是卻唯獨對一人,蔣介石下達了“必殺令”,此人就是日軍高級戰犯酒井隆。

蔣介石為了自身利益,放過岡村寧次,唯獨對此人下達“必殺令”

蔣介石為了自身利益,對岡村寧次這樣重量級的戰犯逃脫審判都可以做到默許,為何對小小的酒井隆死抓不放,還三令五申的要處死他呢?

酒井隆之所以被蔣介石如此記恨,原因不僅是他在中國犯下了許多血債,而且他還多次得罪了蔣介石,最終在南京雨花臺被槍斃。

蔣介石為了自身利益,放過岡村寧次,唯獨對此人下達“必殺令”

酒井隆,日本高級將領,是日軍中將,此人是一個十分嗜血的屠夫,曾在中國犯了滔天的血債,1924年,酒井隆還是一個小小的少佐,在中國濟南擔任大使館的武館,1928年,國民政府在北伐戰爭中,準備消滅東北張作霖,但是,在進軍山東時,卻遭到了酒井隆擾亂,他調集了大量日軍,以保護日本僑民為由,大肆破壞蔣介石的北伐行動,還擅自進攻北伐軍,給中國軍民造成了巨大的傷亡,據記載,酒井隆曾經炮擊濟南城和北伐軍駐地,致使中國傷亡6000多人。

蔣介石為了自身利益,放過岡村寧次,唯獨對此人下達“必殺令”

當時蔣介石正作為北伐軍首領,對酒井隆無端的攻擊十分憤怒,但是出於國際形勢考慮,蔣介石只能忍氣吞聲,但是卻在心中默默記住了酒井隆這個讓自己吃癟的日軍指揮官。

到了1941年,酒井隆就因為“戰功”,被日軍授予了中將軍銜,任命為第23軍司令,他率軍攻打香港,放縱士兵在香港進行野蠻的掠奪和屠殺,是香港地區的人民家破人亡。

蔣介石為了自身利益,放過岡村寧次,唯獨對此人下達“必殺令”

1945年8月,日本在盟軍的打擊和世界人民的聲討中,宣佈無條件投降,酒井隆作為高級戰犯被送上了南京的戰犯審判法庭,這個狡猾殘暴的日軍劊子手,死到臨頭還不認罪,還在為極力的為自己辯駁。但是他的惡行早已有目共睹,就連蔣介石都三令五申必須嚴辦。最終,在1946年9月13日,犯下累累血債的酒井隆在雨花臺被中國軍隊執行了槍決。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