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什么说工作中的“老好人”是管理中的一大危害

曾经在某个节目听过讨论这样一种社会现象:在公交车上有人遇到扒手丢了钱包,失主当然坚持把车开到警察局抓小偷罗,有人反对,因为怕耽误上班时间、怕耽误接孩子放学的时间……双方争执不下时,一个人站出来,安慰失主,说:"车到警察局,不一定能抓到小偷,还耽误自己时间,就当买个教训,下次注意,说不定躲过一次大劫。"于是乎,给了小偷一次逍遥法外的机会。


我刚参加工作不久,某销售负责人违反八项规定被绩效扣罚,根据规定扣绩效50分,当时有声音说:"扣分少点吧,能不能不扣分?他业绩很好的,公司这么做,只怕会伤了他的心,说不定他还会一怒之下辞职,你可不就得罪了他。"情分被抬到制高点,作为执行者好像是无情无义之人,我很忐忑的请示上级,清楚的记得上级说:有规定就坚决按规定执行,规则面前人人平等。结果也证明,这位销售负责人并没有因此对我怀有任何偏见。


为什么说工作中的“老好人”是管理中的一大危害


孔子在《论语·阳货》中说:"乡愿,德之贼也。"说得就是老好人是道德的贼,没有原则,伤害道德最严重。正是这种"你好,我好,大家好"老好人的态度,似德非德,而又容易乱德。老好人站在道德的制高点,模糊处理好坏、是非,善恶,让恶人有恃无恐。戴着忠诚老实的面具,打着清正廉明的旗号,大家信任他,将他摆在判官的人设里,他也自我感觉良好,在众目睽睽之下,在假道德的掩盖之下,与恶人同流合污,甚至纵容恶人之恶,使得恶行不受指责,有恃无恐,更加张狂放肆。

所以呀,老好人的特征就是:自私。通过疫情,我们看到湖北某干部张**,在得到疫情的信息,非但没有及时布置工作,反而提前逃出武汉,她受到的处分是党内严重警告、降级处分。这是逃兵行为,如果她当时能够及时布置工作,染上疫情的武汉人民会不会少几百人?

为什么说工作中的“老好人”是管理中的一大危害


而远在广东的钟南山院士为什么能在84岁高龄第一时间到第一战场?他不怕染病吗?有记者采访时就问到了,他回答说:很多人问我,要是你失败的话,会不是对院士的声誉影响很大?我不在乎声誉是否受到影响,最大的压力是能不能治好病患。我好像很少想这个,我的感觉就是,我的最大压力就来自病人活不活,这个就是我的责任。你搞呼吸(系统)的,搞呼吸传染病不能救病人,那你算什么?这个是最重要的。

没错,就是这么简单,对于医生来说,医生的责任对象是病人,责任感是第一位的。因为心中有灯塔,知道为何前行,知道前行的方向在哪里。

那作为管理者呢?我们要先问问自己这样会不会损害公司的利益。作为管理者需要管理人,都想要大家团结在你的身边,这里的团结,不能是对团队的放任,而是高要求,和破坏团结的坏人坏事作斗争,在斗争中求团结则团结存,不敢作斗争的管理者,一味妥协避让的管理者,团队的结果是一定失败的,在妥协中求团结则团结亡。

为什么说工作中的“老好人”是管理中的一大危害

在我们的工作中,老好人是管理中的一大危害,这种人总是对上级领导和下级员工采取圆滑的手段,在风风雨雨的官场上,寻求平稳过渡上升,号称“和事佬”或“不倒翁”,但往往会对组织造成非常大的危害。遇到是非、善恶时,我们要有原则和底线,坚决不要沦为"老好人",多一份凌厉,少一分圆滑;多一份原则,少一分人情,工作和管理都将变得更加简单!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