兒童不明原因多飲、多尿、口乾?PET

張先生的兒子小張,12歲,從2018年初開始便覺得自己要經常上廁所小便,並且經常感到口乾,要喝大量的水。張先生起初不以為意,以為小孩只是活動量大,需要多喝水,便多上廁所而已。但3個月過去後,張先生髮現兒子的小便次數、小便的尿量都較前頻繁並增多。張先生開始慌了起來,便帶小孩到當地醫院檢查,做了頭顱MR檢查,結果顯示為“鞍區生殖細胞瘤”,張先生得知結果後大吃一驚,慌亂之中並聽從醫生推薦的伽馬(γ)刀治療意見,先後在2018年6月及11月共兩次伽馬(γ)刀治療,並在同年6月份出現雙側頜下部腫大,治療結束後,多飲、多尿症狀並沒有改善,雙側頜下部卻較前更加腫大。


為了更進一步明確診斷疾病,張先生聽從朋友介紹,選擇了廣州全景影像中心較為先進的並輻射劑量較低的PET/MR設備檢查。檢查結果為:1.下丘腦漏斗區稍增粗,並部分條桿狀強化,糖代謝未見增高;垂體輕度萎縮,神經垂體T1WI高信號未見顯示,符合尿崩症改變;2.雙側頜下腺明顯對稱性腫大並糖代謝增高;腮腺後方淋巴結腫大並糖代謝增高;3.氣管前肌肉下方間隙長條狀軟組織增厚,糖代謝增高,“考慮異位胸腺受累”4.雙肺散在多發肺氣囊形成;綜上所見,考慮朗格漢斯細胞組織細胞增生症,建議頜下腺活檢明確診斷。隨後,行頜下腺病理活檢,結果顯示為朗格漢斯細胞組織細胞增生症;全景專家診斷意見與病理活檢結果完全吻合一致。


從此次檢查結果看出,張先生兒子多尿的原因是鞍區垂體病變導致的尿崩症,PET/MR檢查除了發現鞍區垂體的病變,而且還發現了頜下腺、頸部淋巴結、氣管前肌肉間隙軟組織腫塊、雙肺多發肺氣囊等,多器官、多系統受累的病變。

本案例的真實故事讓我深刻體會到,平時健康體檢篩查和疾病檢查工具的選擇尤為重要。

兒童不明原因多飲、多尿、口乾?PET/MR為你揭秘

A1、A3是T1W平掃,矢狀位可見垂體後葉高信號消失;A2、A4是T1W+C 矢狀位及冠狀位見下丘腦漏斗區稍增粗,並部分條桿狀強化。


兒童不明原因多飲、多尿、口乾?PET/MR為你揭秘

B1是矢狀位T1W+C,B2是PET斷層圖,B3是T1W+C與PET融合圖,B4是頭部PET MIP圖,從B2、B3可見下丘腦漏斗區病變的糖代謝未見增高。


兒童不明原因多飲、多尿、口乾?PET/MR為你揭秘

C1是T1W/IN,C2是T2W/FS,C3是PET斷層圖,C4是T1W/OPP,C5是T1W/IN與PET融合圖,C6是PET全身MIP圖,可見雙側頜下腺明顯對稱性腫大並糖代謝增高。


兒童不明原因多飲、多尿、口乾?PET/MR為你揭秘

D1~D6圖像序列基本同上,雙側腮腺後方淋巴結腫大並糖代謝增高。


兒童不明原因多飲、多尿、口乾?PET/MR為你揭秘

E1~E6圖像序列同上,氣管前肌肉下方間隙長條狀軟組織增厚並糖代謝增高,考慮異位胸腺受累


兒童不明原因多飲、多尿、口乾?PET/MR為你揭秘

E1~E6圖像序列同上,氣管前肌肉下方間隙長條狀軟組織增厚,糖代謝增高.


兒童不明原因多飲、多尿、口乾?PET/MR為你揭秘

上圖可見雙肺散在多發小肺氣囊形成。


什麼叫伽馬(γ)刀?

伽馬刀是立體定向放射外科的主要治療手段,將顱內的病變組織選擇性地確定為靶點,使用γ射線進行一次性大劑量地聚集照射,使之產生局灶性的壞死而達到治療疾病的目的,其周圍組織幾乎不受影響,靶區壞死邊緣如同刀割,故形象稱之為“伽馬刀”。而

多系統朗格漢斯細胞組織細胞增生症,目前治療方法以化療為主。而本案例中患者採取了兩次伽馬刀放療,卻並沒有明顯療效改善。

兒童不明原因多飲、多尿、口乾?PET/MR為你揭秘


為什麼選擇PET/MR?

一體化PET/MR,是將PET和MR有機結合在同一個機架內,一次掃描即可同時完成PET和MRI檢查,對神經系統疾病的解剖結構能精準清晰顯示,除此之外還能顯示疾病的功能和代謝情況。一次全身PET/MR檢查,便能獲得全身各器官疾病的分佈情況,並可協助臨床醫生更早期、更準確地診斷疾病,對腫瘤病變的臨床分期、指導合理治療、預後療效監測等有著較為明顯的優勢。此外,

PET/MR檢查,其輻射劑量遠遠低於PET/CT,尤其適合兒童神經系統疾病、全身腫瘤性疾病的選擇。本案例中,患者通過PET/MR檢查,發現其診斷結果與病理結果完全吻合,及時並及早改變了治療策略。

兒童不明原因多飲、多尿、口乾?PET/MR為你揭秘


朗格漢斯細胞組織細胞增生症(LCH)

朗格漢斯細胞組織細胞增生症(LCH)是一種罕見的樹突細胞和網狀細胞增生性疾病,多發生在兒童。朗格漢斯細胞在體內分佈極廣,故可發生於骨、淋巴結、皮膚等部位。目前LCH分為單系統LCH和多系統LCH。單系統LCH僅侵犯單個器官(淋巴結、皮膚、骨骼等),根據累及數目不同又有單發和多發之分。多系統LCH侵犯多個器官,其中累及高危器官(肝臟、肺、脾或造血系統)患者的病死率會大大增加。多系統性朗格漢斯細胞組織細胞增生症較少見,病變累及全身多個系統,包括皮膚、肝、脾、淋巴結、肺、骨及骨髓等,臨床表現複雜,病情多變。兒童發病率每年約0.2/100萬,病因尚不明確,認為是一種免疫性疾病,診斷需臨床、影像、病理學三方面配合。


臨床表現

朗格漢斯細胞組織細胞增生症(LCH)臨床表現多樣,其中皮膚受累可表現為脂溢性紅色溼疹樣皮疹、外耳滲液等;骨骼表現為骨質破壞、骨痛、腫脹、病理性骨折,累及部位以顱骨為主

;肺部受累可表現為咳嗽、胸痛、呼吸困難;造血系統受累可表現為貧血、白細胞減低、血小板減少,此外可出現肝脾、淋巴結腫大、發熱、多尿、類似消化道潰瘍等症狀。


常見受累系統影像表現:


No.1

中樞神經系統:

出現多尿症狀,MRI檢查以矢狀位顯示最清楚,可發現垂體後葉T1WI高信號消失。正常人垂體後葉在TlWI上多呈高信號,這是由於後葉含有較多的神經內分泌顆粒(抗利尿激素)和神經膠質細胞內的脂質小滴所致。本症多侵犯下丘腦-垂體系統,使具有抗利尿激素的神經內分泌顆粒減少,從而降低垂體後葉的磷脂含量,最終導致信號的改變,臨床上出現尿崩症,部分病人還可見垂體柄增粗或下丘腦孤立性強化結節;此病與鞍區生殖細胞瘤影像表現極為相似,常常誤診。


No.2

呼吸系統:

肺結節及囊狀病變並存,或囊狀、結節狀及網格狀病變 ,兩肺對稱分佈,中上肺野為主。結節邊緣不規則,為特徵性的表現,結節周圍為正常的肺組織圍繞。


No.3

骨骼肌肉系統:

LCH好發於紅骨髓豐富的骨骼,如顱骨、肋骨、脊椎等,其中顱骨LCH在全身諸骨中發生率最高。邊界清晰銳利的侷限性或廣泛性顱骨缺損、骨缺損的邊緣無骨膜反應和骨質增生硬化是顱骨LCH的特徵性改變;肋骨侷限性膨脹性囊狀破壞;椎體呈溶骨性破壞,並被壓縮成楔形、盤狀或條狀。


景哥提醒


兒童相關性疾病,常因小孩表達不清晰而較晚發現病變,而錯過最佳的診療時機。因此,定期體檢並及早就醫,是最好的遏制病變進展的方法。當感覺全身多處地方不適時,不妨可選擇全身PET/MR疾病篩查,可以一次性發現全身所有的問題,避免不必要走的彎路!


兒童不明原因多飲、多尿、口乾?PET/MR為你揭秘

本文由廣州全景醫學影像診斷中心馮耀保醫生提供

全景廣州中心醫生欄

兒童不明原因多飲、多尿、口乾?PET/MR為你揭秘

馮耀保


從事影像診斷工作5年,曾就職於廣東省第二人民醫院影像科3年。在廣州全景醫學影像中心工作2年,至今寫PET/CT報告3000餘例,寫PET/MR報告300餘例。


擅長中樞神經系統綜合影像診斷,曾以第一作者發表1篇個案報道,並錄用於全國核醫學年會的壁報交流。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