鸣犊镇上的古会浐河上的桥


鸣犊镇上的古会浐河上的桥

在古長安东部的白鹿塬、八里塬、少陵塬三塬之间,有一个古镇叫鸣犊镇,老人们都叫它牛犊镇。

鸣犊镇是一个三塬两水四面坡的典型的农业大镇。贯穿蓝田、長安、户县、周至的南横线,和韦鸣路、半引路从镇中通过。汤峪河库峪河,两条河流在此汇集,向西流去。这里肥田沃土,主产稻子和小麦。勤劳的人们用他们的双手,将两岸河堤织成网,绘出了桃红柳绿稻花香的自然画卷。

童年的时候,常听到老人在哄小孩的时候说"嫑哭咧嫑哭咧,明天抱上你到鸣犊上会去"。会究竟是咋回事,我从未见过,只知道会上很热闹。那时候常想着到会上去逛一逛,看看到底有多好玩。可是長辈们却不让去,说是年龄太小,怕跑没了。

鸣犊镇上的古会浐河上的桥

有一年农历十月一,我和村里几个小伙伴没给大人打招呼,偷偷的下了白鹿塬。我们沿着任家坡村收割过的稻田边的小路走着,老远处就看见了浐河,浐河的水面是那么的宽广,滔滔的河水奔流不息。河堤堰上一排排的杨柳树虽风飘荡,点头弯腰,似乎是在向我们打招呼,迎接从塬上下来上会的客人。

来到浐河岸边,同行的大人们都脱了脚挽起裤腿,我们娃们也学着大人的样子,把鞋提在手里蹚着水过河。阴历十月的河水又冰又凉,渗到骨头里如针扎一样难受。

鸣犊镇上的古会浐河上的桥

上了岸后,我们来到嘴头村西头的庙坡下面,又被眼前的河水挡住了去路。这条河是浐水的支流,听同行的大人说,是从库峪那边山里头流过来的。无奈,我们只得再次脱脚下水。

蹚水过河的男人女人们,你一言她一语,七嘴八舌的谈论着,从他们的嘴里得知,这个古会原来是一个烧香拜神的庙会,由于解放后破除迷信,庙没有了,庙会改成农副产品交流会。

鸣犊镇上的古会浐河上的桥

上了岸后,不知不觉的来到了镇上,那天镇上人山人海,真的是热闹极了。婆娘女子小伙子,大人背着碎娃,老汉老婆们拄着拐拐,人们你拥我,我挤你,慢慢的向前挪动着。

镇上的街道两边,耍把戏儿的、套圈圈的、卖锅碗瓢盆的、卖簸箕筛子竹笼的、卖硬柴的、卖麻的、卖草鞋的、卖洋花布土布的。还有位老婆婆卖小孩穿的老虎鞋,街道西边国营食堂门口的高台台上,有个人手里拿咧几个小包包,嘴里喊叫着顺口溜"老鼠药,老鼠药,老鼠吃咧跑不脱"。

鸣犊镇上的古会浐河上的桥

我们边走边看,忽然酸甜香辣的味道扑鼻而来,噢,这里全是卖吃货的。有卖热红苕的、炸油糕的、卖饸饹面的、卖炒调粉的、卖高桩蒸馍的、吹糖人的、卖醪糟的吆喝着,叫卖着。

"红枣醪糟,红枣醪糟,5分钱一碗"。说的是红枣醪糟,可那一大盆子醪糟汤浮头,只漂咧3个红枣,只见卖醪糟的用勺勺子在盆子里来回的搅动着。

好吃货把我们几个娃们看的傻了眼,口水直往下流,一摸口袋,分文没有,只能是看着别人吃喝,给自己的眼睛过过生日了。

鸣犊镇上的古会浐河上的桥

我们从南头一直逛到北头,北头这边就更热闹了。鼓锤声、铜器声、板胡声、乱弹的声音,从高音喇叭里传出。一位老者说,是長安剧团在这儿演戏,戏名叫《劈山救母》。

那年月看戏你得掏钱买票,不买票你是进不了戏场子,一张戏票两毛钱,虽说只有两毛钱,可对于普通人来说,几乎是买不起的。想翻墙进去看,由于我们人太小,试咧几次都爬不上去,只好坐在围墙外面的地上听戏。

“刘彦昌哭的两泪汪,怀抱娇儿小沉香,官宅内不是你亲生母,你母是华岳三娘娘"……围墙里不断的传出一阵阵热烈的掌声,听着听着,戏就唱完了。我们只能是饿着肚子勒紧裤腰带,再次脱脚蹚水过河,原路返回。

那时候人们渴望着有朝一日能在浐河上架起一座大桥,走亲戚上会赶集也就不用脱脚蹚水了。就这样盼呀,盼呀……

鸣犊镇上的古会浐河上的桥

光阴转到了1964年秋,社教大军进長安。在社教工作组和当地政府,以及鸣犊公社广大社员群众的艰辛努力下,终于在浐河上破天荒的架起了有史以来第一座钢筋水泥大桥一一社教桥。结束了几千年以来,挽起裤腿蹚水过河的历史。大桥正式通行的那天,人们从四面八方赶来,高举着红旗,敲打着锣鼓,高呼着口号,唱着《社会主义好》的革命歌曲。多少年以后,每当我从大桥上走过时,当年那热闹的情景便浮现在我的眼前。

鸣犊镇上的古会浐河上的桥

浐水随着历史的長河不停的流淌,2000年那年秋天,百年不遇的山洪爆发,凶猛的洪水冲垮了社教桥,又给河东河西,塬上塬下人们的出行造成了暂时的困难。好在县交通局即时的又在浐河上架起了一座钢筋混凝土大桥。昔日的社教桥已不复存在,新桥替代了老桥。可是我还是时不时的回想起镇上当年的古会和那座社教桥,因为童年的那些故事,在我心中永远难以忘怀。

(个别图片源于网络,版权属原作者,如有不妥,请即时联系删除。)

鸣犊镇上的古会浐河上的桥

曹石峻,原名曹世俊,西安市長安區人。平生喜爱文学、戏曲、音乐、诗歌、绘画。少年时即进入专业文艺团体,从事舞台美术设计和绘景。

发表散文

《怀念我的母亲》《梦中的母亲》《我的父亲和易俗社的情缘》《我的童年和少年》《我家门前的那口井》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