歷史之眼看三國

三國之縱橫

一個時代,一個王朝,一個人,一個故事,都有它一段經常的歷史,我們常說:以史為鑑。把歷史當做自己過去的一面鏡子。其實,歷史還能通曉未來。讓我們在未來的道路上能更加認清自我。縱觀整個世界歷史,大家就會發現萬事萬物的歷史都有他的規律,當每個朝代以史為鑑,借鑑前朝人的經驗去採取相應的措施時,卻總會亡於整個制度下存在的弊端。後朝又會以史為鑑,走向前前朝的道路。反反覆覆週而復始,直到新的革命制度開始。伴隨著血的犧牲。新的體制開始。又開始新的歷史道路輪迴。亦如:秦人不暇自哀,而後人哀之;後人哀之而不鑑之,亦使後人而復哀後人也。故而我們看待任何的歷史,都要明白這麼一個規律,這是從整個宏觀的角度去看歷史,看問題。也是我們讀史應有的第一個認知。具體一點。就是用縱向的角度去看待歷史,而不是用今人的觀點和立場去看當時人的抉擇。這是不對的。每個人每個朝代都有每個時代的認知,是那個時代背景的產物。同時我們去了解一段歷史,如三國,需要縱向去看它前面的秦漢朝和後面的晉南北朝乃至隋唐的一個歷史。才能更好的從上下朝看到最真實的三國。

歷史之眼看三國

有人說,每一個男生內心都有一個三國夢,的確,三國的歷史故事在中國幾乎是家喻戶曉。我們驚歎於赤壁之戰官渡之戰的金戈鐵馬。驚歎於每一個歷史人物之間的鬥智鬥勇等。的確,三國演義讓大家就如看一部電影一樣。精彩絕倫。然而真實的歷史,或者說我們想更好的去了解三國,顯然不是幾場戰爭和幾個人物之間的軍事政治鬥爭就能明白的。故而,我們還需要橫向去看待一段歷史,從政治,經濟,文化,軍事,民族,地理,宗教,科技,制度等各方面去看待,才能全面橫向的瞭解這段歷史。

歷史之眼看三國

我們不應該僅限於一些野史,演義或者別人的觀點就認為是真正的歷史。同時也無需去翻閱大量的史料文獻,去看各種學者的著作。甚至看一般人很難看懂的資治通鑑,二十四史等。雖然這一切都是我們想要深入瞭解,或者作為一個專業的人才所必須具備的最終素養。但是我們去評判一個頂尖的歷史人才不是因為他看了多少史料文獻。而是是否在這麼一個過程中。具備有對待任何一段歷史,能從不同紛擾複雜的史料中,縱向橫向的提煉出自己的,且是公正客觀,又能不拘一格的觀點,往更高一點說,去跳出自己和常人的認知,從全局制高點角度去看待問題。從而給這段歷史帶來新的思考和不同角度的立意,這就是真正具備了歷史專業素養,這樣才能推動著我們的傳統文化不斷向前發展。

也許歷史的精彩之處在於我們都不是經歷者,無法真正的做到親臨其境,最多隻是感同身受,尤其是對於歷史之謎,名人傳。每個人都有他不同的觀點和猜測,從而會形成不同的爭吵和派別。一千個人心中有一千個哈姆雷特。因此我們需要有一個包容的心態,去容納每個不同的聲音,從中通過我上述說道的全局觀縱向橫向角度篩選整合出最客觀的觀點。如孫子云:

"夫唯不爭,故天下莫能與之爭"。我們無法說自己的就一定是對的。但是能做的就是儘可能的去接近真實和本質。專心致志,把自己該做好的事,做到最好就夠了。

最後,每一個史學者或者愛好歷史的人,都應該明白"利益至上"的原則,同時懷揣一顆敬畏之心,內心的那種信仰和公平公正的去看待一段歷史。歷史長河中大部分人的任何動機都是和他的利益掛鉤的。同時也有那麼少部分人堅定一顆愛國之心,信仰大於一切。又或者同時有利益和信仰的矛盾體、故而我們需要公正,雙面的去看待。

以上給大家梳理了那麼多。那麼接下來我們就以三國這段歷史為題材怎麼運用我上述說的那些角度去看這段歷史吧。這樣大家以後瞭解其他不同的歷史,翻閱成百上千的歷史文獻就能夠系統性的把他歸類並總結出來。

歷史之眼看三國

三國之裂變

三國(公元220-280年)狹義上是以曹丕代漢自立,建立魏國為始端,到晉滅吳結束。當然廣義上來說,由於東漢末年的故事和三國的創立是分不開的,所以是以公元184年張角黃巾起義為開端。描述了東漢末年到三國這將近100年的歷史。所以我們要看三國,基本是以東漢乃至東漢末年的一個整體發展眼光來看。

從縱向來看,三國是從400年曆史的大漢繼承過來的。中國經歷了從春秋戰國的各諸侯之間的紛爭到秦統一六國。開始稱皇帝,建長城,開靈渠,統一文字度量衡,設立郡縣制等一系列加強中央權利並對後世有巨大影響的措施。然而秦國改革步子跨的太大。沒有及時調整治國方針,從而漢繼秦制。大漢在開端的郡縣封國並存制說明了早期分封制的一個守舊影響勢力依舊存在,到漢武帝時期的"推恩令"和聽從董仲舒"罷黜百家",從而進一步加強了中央的勢力,瓦解了地方封國的實力。一直到東漢尚書令的設置。都是不斷加強中央力量的一個舉措。

往後看,晉三國一統,認為曹魏的滅亡是因為本族勢力太弱,從而大肆分封諸侯王,至此統一二十多年後併發生了八王之亂,加上少數民族的入侵,開始了長達三百年的十六國南北朝分裂格局時期。直至隋唐大統一開創中國新的制度

其實我們可以看到縱觀整個古代中國歷史,從秦漢到明清,都是在一步步的加強中央權利,同時也要平衡中央和地方之間的一個不斷博弈和平衡,最終在清朝達到一方的頂峰。同時當朝的統治者大部分吸收前朝滅亡的經驗去調整。卻最終因此而亡,亦使後世又鑑此而已。

歷史之眼看三國

從橫向看

政治制度上:東漢時期,中央上,繼續沿用秦漢的一套制度。中央設立三公九卿,增加尚書令。在地方,行政權力還是非常大的,一郡最高長官擁有任免地方官的權利。東漢為了監督地方,派出了刺史這樣的監察官去監督地方,增加了州這一最高行政區,同時增加了相當多郡的數量。卻沒想到到了東漢末年,刺史一躍成為地方擁有兵權的最高長官-州牧。因而地方政權實力得到很大的增強,開啟了諸侯之間的爭霸,湧現了劉表,孫堅,曹操,袁紹等之間的群雄爭霸。

文化上:秦朝法家治國,又因此而亡,漢休養生息,無為而治。開啟道家治國思想,到了董仲舒時代,法家思想被"廢黜百家獨尊儒術"的儒家所吸收,並開始以儒法並用"儒表法裡"的理論去治理國家,獨立的法家學派開始逐漸的被排斥掉。流傳到現在的儒家思想,實際上已充分融入了法家思想的一些精髓的,在強調道德約束的同時,以法律對人的行為進行了更加嚴格的約束。這就形成了中國歷史上以法律和道德雙重標準的約束體系。成為了中國後世2000年的正統思想。儒家思想的精髓大致是:仁"、"義"、"禮"、"智"、"信",反對"過"與"不及",崇尚"中庸",崇尚和諧,因而我們要理解為何古代那一套文人雅士的那種信仰和對於文化的自我認同感超越了人乃至生命的本身。就能理解為何關羽成為了後人口中"忠,義"的代表,諸葛亮成為了"智"的化身,劉備的"以德服人"被後人不斷盛讚,而曹操,呂布,周瑜則變成了"黑臉"這都是後世統治者為了統治需要罷了。實際上真正的曹操和周瑜絕對是能讓你佩服的英雄。

考試製度(選撥人才)上:早期的漢朝是沒有什麼選人標準的。到了漢武帝,孝廉成為了選拔人才的標準,每一個地方都必須選出一個孝廉,剛開始還是比較公正,到了後來,孝廉不斷的被一些當地有名有權的壟斷,他們的子孫後代入京為官後,又不斷的選舉後輩為孝廉,自此湧現了以"四世三公"為代表的地方大家族勢力出現,門閥制度開始不斷的強化。士族之間權利與利益的分配。甚至出現了東漢末年賣官的局面。進一步讓士族壟斷了為官的道路。然而張角的一聲巨響,向士族勢力發起了挑戰。湧現了以曹操,劉備,孫權等為首的寒族代表(當然也不是完全的寒族出身),這在當時,是一個很勇敢的嘗試,但士族勢力才剛開始登上歷史舞臺不久,其寒族本身實力還不足以影響和改變當時以士族為代表的門閥制度。在三國整個歷史中,都是寒族和士族之間的不斷抗爭。劉曹孫都在這條道路中不斷滅亡袁術袁紹劉表劉璋等各個士族代表集團。不斷啟用寒族代表人士,如郭嘉,許褚,關張等人才。曹操實行屯田制,寓兵於農等一系列的改革措施,最終奠定了三國的局面。然而他們要想統治長久,卻只能向當時士族集團所低頭,和他們結成同盟。在那個門閥制度根深蒂固觀念的時代。即使才如郭嘉。依然只是個軍事祭酒的官職。最終在曹操死後,曹丕放棄繼續堅持寒族的道路,實行九品中正制。正式和士族結合。孫權的吳中四大家族:顧,陸,朱,張。劉備的西川,荊州勢力等都是寒族統治者為了自身統治的需要,被迫接受士族勢力。這也說明在當時只是寒族向士族發起的一個挑戰信號。我們就能理解為何劉備要任用許靖,李嚴等,河內溫縣士族集團-人稱"司馬八達"的司馬懿為何最終能走到最後。 而真正士族的滅亡還要到唐朝武則天時代才退出歷史舞臺。

歷史之眼看三國

民族:我國是一個多民族的國家,自華夏民族為正統時代開始,就不斷與周邊民族之間發生衝突與融合,這也是歷史的一個必然的趨勢。落後的民族不斷向進步的華夏民族吸收先進的制度和經驗。同時和中原王朝之前的商貿往來,促進了民族彼此之間的聯繫,經濟的發展。又因為利益的分配不均,導致的戰爭。在這一過程中,少數民族不斷的同化,同時和當地土著形成了新的民族。

東漢三國時期,主要的少數民族勢力大致有:

羌族(主要生活在西部和南部,馬騰父子經常與其聯手,諸葛亮懷柔政策);匈奴(漢初匈奴非常強大,到東漢分南北匈奴,北匈奴主力退出漠北,其故地有十餘萬戶,都被自北南下的鮮卑人領屬。從而促成鮮卑日後的強盛。南匈奴臣服漢朝,休養生息,到魏國時候已經完全服從中央王朝,晉國時期的匈奴是其後代,後代劉淵開啟五胡入侵的前奏);山越;南蠻(關係著蜀漢的生死存亡,因而諸葛亮才去懷柔攻心為上的政策);氐族(與羌族有些某種程度的相似,同時在這個過程中內遷的羌氐加速了同化的一個過程。有一部分羌、氐進入了青藏高原,與當地土著相融合,形成了主體民族-藏族);烏桓(古東胡之一 最終曹操於207年三徵烏桓,斬首領蹋頓,自此,烏桓逐漸衰落,一部分融合於華夏,一部分融合於鮮卑。);鮮卑(曹操對鮮卑採取安撫懷柔政策,設鮮卑校尉來管理,後來軻比能統一了漠南。然軻比能死後,鮮卑不斷的南遷,逐漸融入中華民族)。之所以和大家介紹這麼多少數民族,是讓大家更好的理解後面十六國時期給中國帶來巨大災難的這些少數民族的來源以及在三國時期的歷史。

地理知識:東漢末年正處於第三世紀寒冰時代。因而那段時期的平均溫度是異常寒冷的。

如在《續漢書》記載:"靈帝光和六年冬,大寒,北海,東萊。琅琊井中冰厚尺餘,是時起,天下始亂"。在180-183年期間出現極低氣候。與此同時從179-285年期間不斷出現大規模的疫情及人口死亡,氣溫持續的降低。以及自196-205十年之間降雨是自西周以來降雨量最多的一段時期,寒冷加高溼很容易讓人的抵抗力下降,這種天氣更容易讓細菌傳播,同時這10年是諸侯爭霸的頂峰。戰爭帶來的人口死亡,使得疫情傳播速度更快。這疫情貫穿著整個三國的歷史,在217年爆發的大瘟疫。建安七子四人,司馬朗等染疫而亡,又在235年,276年等多次爆發疫情,直到4世紀初才開始氣候轉暖。據史料記載,157年東漢的人口大約5600萬,到280年,只有767萬人。第三點,在北半球,年平均氣溫每增減1攝氏度,會使農作物的生長增減3-4%。這個變化在寒冷時期,使得單季稻種植區域退至淮河流域,雙季稻則退至華南地區。同時年產量相應變化大約為10%左右,當平均降水變化100mm時糧食畝產量相應變化也是10%。這一現象在高緯度地區就更為明顯。因而在三國這生產力發展水平低下且政治中心在北方的時代,我們農產量哪怕是降低了10%,就會造成大量人口的死亡。故而我們可以真正理解"白骨露於野,千里無雞鳴,生民百餘一,念之斷人腸""馬前懸人頭,車後載婦女"的心情,整個三國時代的人口隨著氣候,瘟疫和戰爭在不斷的減少。我們不應該只看到三國精彩的那段故事,更應該想象到三國那段戰爭的歷史給當時的人民帶來的慘痛。

歷史之眼看三國

科技:三國時期的科學技術也是得到了很大的發展,地理方面如《禹貢地域圖》,數學方面的《海島算經》,曆法上《乾象曆》,景初歷,醫學上《傷寒雜病論》和華佗的《五禽戲》,還有馬均的指南車,翻車和百轉水戲圖等,讓古代的工藝技術達到令人精湛的地步。難怪魏國傅玄不僅感慨:公之手藝,可堪比魯班,墨翟。這是這一時代非常偉大的科學發明。也正是這些發明讓中國技術一直領先世界幾千年。

經濟上:東漢採用記簿,實行"三十而一"的輕徭薄賦政策。老百姓需要服兵役,力役,人口稅,同時漢武帝時期實行"鹽鐵政策"增加了國庫收入,為北擊匈奴奠定了基礎。由於允許土地兼併自由,到了一個朝代末年,百姓沒有了土地。流民就會增多,就會有動亂,遇上天災人禍,就會苦不堪言,從而就會揭竿而起,因此張角就開始藉助神鬼附體,自稱天公將軍,喊出了"蒼天已死,黃天當立"的口號開啟三國的故事。

軍事:三國繼承東漢制度,最高軍事長官為大將軍,位列三公。驃騎、車騎、衛將軍為二品。遇戰事時,有各種徵(東西南北)將軍。還有前後左右將軍。安東(西南北),平東等。故而我們經常可以看到電視上各種將軍的名號,幾乎每個武將都是將軍。但是大家也應該分清這中間的等級。(如曹魏的夏侯惇即為大將軍,武將最高首領).地方軍事機構,實行州郡領兵制。州刺史(州牧)或冠將軍號,或以持節都督兼任,為轄境最高軍政長官。郡太守加將軍號者領郡兵,並置都尉專管。國總的兵力,最盛時約達80萬~90萬:魏國40萬~50萬,蜀10多萬,吳20多萬,因此電視上的動不動七十萬大軍討伐只是影視效果。三國軍制突出的特點是:中央軍建立中外軍體制、普遍實行世兵制和大興軍屯。這是當時政治和經濟的產物,與軍事鬥爭是相適應的。到了後來外軍勢力的膨脹,至東晉朝,中央已無法控制和指揮。世兵制有較強人身依附性,對後世士兵地位低賤化和門閥制度的形成有著直接影響。

宗教與思想:神學思想在古代一直佔據著統治地位。由於古人對很多東西的未知,加上統治者為了捍衛統治地位的合法性。從而出現了三大宗教。在三國時期,上層流行的是混合儒學、道學、陰陽的讖緯玄學,甚至出現了服五石散的風氣。下層主要以道教為首的各派宗教勢力,如於吉張角的太平道,張魯的五斗米教等。故而我們要理解上層讖緯玄學在貫穿整個三國思想歷史中的發揮的重要作用和上層士族的行為。

歷史之眼看三國

三國之天下

通過上述各個方面的分析,我們可以看到大部分的內容都是顯些枯燥的。和大家印象中的東漢末年分三國的精彩故事差距很大。沒有了火燒赤壁,借東風,桃園結義,三英戰呂布,草船借箭等精彩絕倫的故事。是的,因為我們看到的這些都是表面的三國,甚至很多都不存在的演義故事,之所以它精彩,是因為過程和表面的現象更容易引人入勝,讓人好奇。但是真實和內在本質的東西往往讓人不適,甚至是冰冷的數字和文字,以及背後利益的糾紛。亦如同我們吃瓜群眾八卦一件娛樂明星事件,我們只看到表面吸人眼球的娛樂周邊新聞,卻不管它真假與否,享受這個過程。這也無可厚非。但是我們想真正瞭解一個事情的本質和真相,就應該看到這背後是否有利益之手在推波助瀾,亦或是炒作?操盤手,流量的較量?我們就應該全面去了解了。

同時以上的每一點都只是非常簡單的概述了一下。想在這短短几千字下是不可能完美的講述整個大框的歷史的。而作為一個初學愛好歷史者而言。剛開始只需要懂得簡單的最根本的東西即可。讓我們有儘可能正確的歷史觀去看待一段歷史。即使他不一定是完全正確的。亦如我所說的上述也不一定是完全正確的。但至少是比較全面公正的一個觀點。

要想撥開三國這紛紛擾擾的表面迷像,就如同我上文所說,應該明白"利益至上"的原則,同時懷揣一顆敬畏之心,內心的那種信仰和公平公正的去看待一段歷史。歷史,從來都不是割裂開來的,亦或者簡單的看到它的一兩個方面就可以下結論。它是一個發生在你現在的過去時。現在的每一個因素都決定了你的行為和你要做的事,說的話。僅此而已。

不因別人演義而鄙視,不因學者專業而盲從。遵從內心那個真實的聲音,你自己在基於所有對這段歷史的瞭解前因後果縱向橫向公平公正分析出來的結論--就是你要的答案。

參考文獻:

1)《3-6世紀北方氣候異常對疫情的影響》:王飛(吉林 長春130012)

2) 《三國志》 陳壽

3)《中國曆代政治得失》 錢穆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