鳳靈讀古詩之《寒食野望吟》讀白居易的清明詩

寒食野望吟

白居易

烏啼鵲噪昏喬木,清明寒食誰家哭。

風吹曠野紙錢飛,古墓壘壘春草綠。

棠梨花映白楊樹,盡是死生別離處。

冥冥重泉哭不聞,蕭蕭暮雨人歸去。

這是唐代大詩人白居易的一首詩。題《寒食野望吟》,意思就是清明節郊遊所見所感而創作的詩。清明是一個哀傷的節日,所抒發的感情也必定是悲傷的,這首詩也不例外。

烏啼鵲噪昏喬木,清明寒食誰家哭。

烏鵲啼鳴發出的是聒噪的聲音,喬木昏暗。這是哪家在清明節哭泣?第一句寫景所見所聞,本來就是一個悲傷的日子,又襯托了悲傷的顏色和音符,昏和啼噪,更渲染了一種悲傷,第二句更是進一步,誰家哭,是那些失去親人的在哭泣,還是烏鵲的啼噪,代表了這一個個無人問津的墳冢裡逝去的先人在悲愴。或許兩者都有,白居易沒有寫明,更烘托了一種悲愴的氣氛。

風吹曠野紙錢飛,古墓壘壘春草綠。

風吹過空曠的野地上值錢飛揚,古墓層層疊疊上面已經長滿了綠草。這兩句又是寫景,曠野紙錢飛,說明墓地還是有人祭拜的。古墓壘壘長出了綠草,寫出了這裡墓多時間久,更體現了祭拜者對先人的哀思。墓都層層疊疊都長草了,他卻還來祭拜這是一種多麼可貴的精神,這是一種對先人多麼難以割捨的情感。

棠梨花映白楊樹,盡是死生別離處。

棠梨花映襯著白楊樹,全都是生離死別的地方。棠梨又叫甘棠,也就是所謂的野梨,果小味苦,長在野外。但是古人常常稱讚其品質。棠梨花白色映襯著白楊的白色,更顯肅穆。再加上上面的紙錢飛揚,讓人不得不感嘆這裡就是生死離別的地方,我還活著而故人卻只能呆在墳裡。顯得無比淒涼悲壯。

冥冥重泉哭不聞,蕭蕭暮雨人歸去

那頭的亡人在九泉下聽不到我們的哭聲,在無比落寞傍晚的瀟瀟雨聲中祭奠的人回去了。最後兩句仍然實。承接上句,生死離別陰陽相隔,那頭的人是聽不到這裡人的哭泣的,陽間

人得不到亡者的回覆,最後只能落寞的回去,蕭蕭暮雨,更顯得無比淒涼。

縱觀全篇,白居易不斷的把寫景與抒情交織在一起,使得這首詩的感覺一直都很淒涼,最後在淒涼的傍晚,淒涼的雨聲中人離去而結束,一切的一切都寫出了生死離別的痛苦。白居易寫這首詩是為了什麼?對逝者的懷念?似乎不是,對生者的同情?似乎也不是。鳳靈覺得這首詩裡面有著一股淒涼的意味,與江州司馬青衫溼有著同樣的感覺,似乎是其被貶懷才不遇的作品,通篇悲愴,念故人,思亡者,是其想念過去的朋友了,而那些人或許不在了,或許在千里之外,而他心中的苦悶無處發洩,所以借寒食節所見所聞,抒發而出。


鳳靈讀古詩之《寒食野望吟》讀白居易的清明詩

圖片源自網絡


分享到:


相關文章: